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无法解决,因为魏延对诸葛亮永远是口服心不服;杨仪与魏延的矛盾,更无法调和,这俩人势同水火,无法相容。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魏延与杨仪都不是问题,可如果哪一天诸葛亮不在了,这问题可就大了。这一点不要说诸葛亮,就连东吴的孙权都看出来了。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对费祎说:“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
费祎一时愕然不能即答。
如何才能避免魏延、杨仪为乱呢?诸葛亮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他生平不弄险,这次他不得不冒一次险。他病了却不撤兵,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命将不久。如果撤了兵,魏延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可如果自己死在军中,司马懿闻讯追击蜀军会很危险。为此,他做了最周密的部署,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费祎和姜维。
魏延像(图0117)
一切都如诸葛亮所料,当费祎把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以及退兵安排告诉魏延时,魏延马上就变了一个人,俨然他就是全军统帅。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这话是什么意思?第一,丞相死了,诸军都该听他的。至于丞相的遗命都不算数了。第二,他不可能为杨仪断后。综合起来一句话,他要窝里反,要夺权。费祎早有准备,假意听命于他并与他商量应当如何,然后表示“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然后脱身而走。等魏延反应过来,想追赶已来不及了。于是杨仪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诸营开拔,有条不紊地撤退,魏延不听由他。魏延听说大军开拔,急率所部赶在前面,所过烧绝栈道,阻挡大军撤退。王平斥责魏延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明白了真相,魏延部众一哄而散,魏延只带着儿子和几个从人逃命。马岱奉命追赶,最后将魏延斩首。
当世有很多人为魏延鸣不平,认为魏延是冤死的。看看这个经过,他死的冤吗?他分明是自寻死路,“自作孽,不可活”。他确实不想谋反,他只是想夺权。而谋反则是夺权之后的事儿。孔子曰“勇而无礼则乱”,魏延就是这样的人。即使在诸葛亮手下,仍不改其本性,最终自取灭亡,又有什么可惋惜的!
司马懿听说蜀军已退,急急率兵追赶,在山口被姜维摇旗击鼓呐喊,给吓退了几十里。百姓笑之曰:“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也自嘲曰:“我能料其生,安能料其死?”第二天,司马懿巡视诸葛亮的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
日期:2013-09-19 07:06:07
二十七、身后之事
诸葛亮临终不仅解决了魏延的问题,其他事情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接班人的问题。
诸葛亮选的第一任接班人是蒋琬。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最初蒋琬是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的,入蜀之后刘备让他做了广都县长。结果蒋琬到任,诸事不理,刘备大怒,要治他的罪。诸葛亮为他求情说:“公琰,社稷之器,非百里才也。”从那时,诸葛亮就把蒋琬视作接班人了。后来,刘备做了汉中王,诸葛亮推举蒋琬做了尚书。诸葛亮开府,用蒋琬为东曹掾,负责选举。建兴五年,蒋琬与长史张裔留守,总理相府之事。八年,代张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在外征伐,蒋琬在内足食足兵,保障供给。诸葛亮常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临终前,密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为尚书令,假节,领益州刺史,总理朝政。当时诸葛亮新丧,举国震悚,蒋琬出类拔萃,处众官之首,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和平日一样。于是众人渐渐诚服。
蒋琬像(图0118)
这时候最难受的人是杨仪。他率大军退还,又诛杀了魏延,自以为功劳最大,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结果诸葛亮属意蒋琬,他只得到中军师一个闲职。由此他郁郁寡欢,怨恨满腹,且牢骚不断。有一次费祎去看他,杨仪怅恨不已,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国,处世宁当落魄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密表其言,于是废杨仪为庶民,流放汉嘉郡。杨仪流放到了汉嘉,还不服罪,又上书诽谤蒋琬,言辞过激。蒋琬只得把他收监入狱。最后杨仪在狱中自杀。
杨仪像(图0119)
诸葛亮此举,让人想到晏子的二桃杀三士。此等智谋,真是神鬼莫测。不知东吴的孙权听说这些,会作何感想。
蒋琬之外,诸葛亮还选好了第二任接班人,这就是费祎。费祎字文伟,祖籍江夏。费祎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依从族父费伯仁入蜀游学。与南郡董允,汝南许叔龙齐名。刘备立刘禅为太子,让费祎与董允做了太子舍人。诸葛亮南征归来,群僚出几十里外迎接,诸葛亮特意让费祎上了自己的车,共载而回,众人无不对他刮目相看。随后诸葛亮让他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东吴,费祎应变敏捷,答对自如,不辱使命。孙权对他说:“君天下淑德,必能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难舍之情,溢于言表,临别孙权将自己所配宝刀相赠。回来以后,迁为侍中。建兴五年,诸葛亮北驻汉中,费祎作为参军随从。建兴八年,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魏延与杨仪不和,都是费祎居中调解,才使他们相安无事。十二年,为后军师。蒋琬迁大将军以后,费祎为尚书令。
费祎像(图0120)
诸葛亮选的第三代接班人是姜维。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投诚过来的。一番交谈之后,诸葛亮当即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姜维只有二十七岁。然后特意派姜维到成都见刘禅,同时写信给张裔、蒋琬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说:“须先教领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去世以后,转为右监军辅汉将军,负责统领诸军。
姜维像(图0121)
就这样,诸葛亮对身后的三代接班人都做了安排,因此蜀汉政权一直非常稳固,政权交接也自然平稳,直到灭亡也没出现什么政变、谋反之类的事件。这与曹魏、孙吴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能不叹服。想当年,管仲为相三十年,竟没找到一个理想的继任者,结果管仲一死齐国就乱了。诸葛亮却保证了身后蜀国三十年的安宁,比之管仲高出太多了。
诸葛亮选的接班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德才兼备。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四人,都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清廉,不蓄私财,不治产业,不由百姓不爱戴。这一点,不要说在三国时代,就是历史长河中,也非常罕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