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溜达!【八零后暖男两年支教旅行那点事】》
第15节作者:
熔瑗心彤 日期:2015-04-20 14:55:29
31.
青海——上拉秀(二)
由于这里每天念经的时间是在晚上,于是我跟方方商量下来决定,每天给这帮孩子上两节课,一节课一小时,以此完成自己的责任。我上语文,她上数学。
本以为,依我们的文化水平,教这十来个孩子绰绰有余。可等真正上课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精力真的远远不够——孩子们太爱学习了。我和方方的房间几乎随时随地都有学生过来问问题。孩子们像是知道我们待不久,想要在短短几天之内把我们榨干。
其实最为一个老师,最怕的并不是上课没人听,而是下课没人想。我和方方每次在课堂上的一小时中,都尽量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把尽可能多的知识教给他们,并严格检查他们的课堂笔记。期待的,并不是他们能一次性吸收,而是在课后慢慢的思考中,发现到难点和重点,再找我们一一解答。
上午上课,下午给学生开小灶,晚上念经,夜里改作业。这样的生活是辛苦的,却也是无比充实的。这到底是一笔高贵的修行,还是逃遁现实的手段,还是肤浅的自我陶醉,我们无从得知。如果动机本身就不存在动机,如何去论证呢?
一天,一个叫多杰的学生,在我们的宿舍中搞懂了什么是除法之后,歪着小脑袋问:“老师,你们什么时候走?”。我和方方对视了一眼,苦笑着轻叹了口气。是啊,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我和方方老师后天就走了”不想骗学生,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哦······”多杰低下头,开始玩手指。看到他这样,方方连忙蹲下,摸了摸多杰的头“多杰放心,方方老师和达瓦老师这次走是因为有事,下次还会过来给你们上课的”。
这时多杰突然抬起头,充满希翼地望着我们“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额······很快,很快”我有些心虚地拿起水杯,怕多杰看到我尴尬的表情
“哦呀,好好好”然后多杰就开心的冲了出去,用藏文在院子里各种喊各种叫,好像在告诉其他同学一个特大好消息一样。不一会扎西又冲进来,兴奋地说“老师,多杰说你们不走了是么?”······“不是,不是,老师后天要走,不过以后我们会回来的!”······“好好好!”扎西跟随多杰的脚步,继续在院子里兴奋的跑来跑去,大喊大叫。
“方方,你说他们到底有没有明白我们说的话啊”“这个······我估计没理解吧”“好吧,坏人还是让我来做吧,反正马上就是语文课了,等下我来说”
一个小时的课很快结束了,今天上的是贺知章的《咏柳》,我一直认为,汉语学习的基础就是诗词,一方面,弄明白诗词中的倒装和通假,能让以后的汉语学习更加顺利。另一方面,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能加深他们对汉文化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汉语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我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就要到来了,我清了清喉咙朗声说道“达瓦老师和方方老师后天就要走了,今年不会回来了”。看着下面孩子们疑惑的表情,我一咬牙说道:“你们好好学习,老师会在2016年的时候回来看你们”。之后就看到坐在下面的学生开始一个一个的掰手指。“不用算了,是两年之后······”说到后面,我几乎越来越小声。“下课!”说完这句话,我夺门而出,像是不愿再看到孩子们失望的表情。
藏文老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没关系,别难受。这些孩子虽然是出家人,但由于从小就住在寺庙,缺乏父母的照顾,反而比其他的孩子,更容易对人依赖。过段时间就好了,没事的,没事的。”
最终还是要走的,一周的光景,弹指一挥间。
坐在更尕的车上,看着车后一路奔跑的孩子们,窗外飞来横七八竖的“老师再见”,我甚至连摇下窗户,跟他们说道一声平安的勇气都没有。而方方坐在旁边,眼睛微微地红着。“孩子们会等着你们的,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吧”,更尕的这句话仿佛一剂重药,引得方方再也坚持不住,放声哭了出来,我也默默留下了眼泪。是啊,宁可负天下人,也万不能负了孩子。一定要回来!
日期:2015-04-21 21:09:13
32.
青海——囊谦
从上拉秀回来的第二天我和方方就分手了,她北上去了果洛藏族自治州,而我将南下进藏。
坐在开往囊谦的越野车上,一边跟汉族司机大哥聊天,一边想着自己下站该去哪里。姥姥说“你走不走,路都在那,别管,往前就行了”人都会这样,走着走着忘了自己在哪,丢了船票和玩具,原本掌心的温度渐渐散去,最后把前方当作归途。
秋风在车窗和指间飒飒作响。车在平稳的柏油马路上开着,突然司机大哥驾驶着车开始小频率使劲的摇晃,车速也慢了下来。这时我注意到马路两边一辆挨着一辆,停着满满当当的车。许多人蹲在路边不知道做些什么。这附近一没帐篷,二没寺庙,这些车停在这干什么啊?正想着,我们的车也沿路停了下来。“你们等一下,我很快就回来”说着,司机师傅就下了车。我也下了车想一探究竟。
是至今时,再看当日,那时的我可曾想过,接下来这一幕将成为改变我一生的转折点;可曾想过,以后每每回忆起这一幕都会热泪盈眶;可曾想想过,我在下一刻将蜕茧成蝶。
我走向路边的人,蹲下。我看到,藏民们把路上一条条毛毛虫,轻柔地捡起来,然后郑重其事,放到草原上,口中默默念经。
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住了,瞬间带来的窒息感,让我不住地张开嘴拼命呼吸。他们从路虎、宝马、奥迪上下来,耗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仅仅就是为了救毛毛虫?!那每一次的动作,撞击着我矫揉造作的外壳。我的眼角渐渐湿润,一颗颗滚烫的泪珠滴到我脚面上,我死死咬住嘴唇,竭力控制住身体的颤动,生怕一点点微弱的动静,打破了此时的肃穆神圣。司机大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在我身边一个劲地询问。而我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无力地跪倒地上,看着依然渺小、孱弱的毛毛虫。
以前常常跟人聊起藏区对人心的涤荡,源自对生命的尊重。可此时,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份柔若无物的力量,内心的坚强竟如叶公好龙般不堪一击。
这一刻,万物生而平等,不再是概念,也不再是所谓的态度,仅仅是两个简单的动作“捡起、放下”
两个月后,我再次出现在这里,只是我不再是旅行者,而是一名支教老师。半年后隆冬的一个下午,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后山,把刚出生就被冻死的小猫埋葬。八个月后,我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收养了八条流浪狗。一年后,我把爷爷生前最喜欢的一只雀儿放飞天空。
是的,我已破茧成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