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08 11:57:06
我认为应该是出自汪景祺《历代年号论》中“一止之象”的说法。
汪景祺,字无已,号星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汪景祺少年即有才名,但仕途坎坷,久困名场,又恃才傲物,直到康熙五十三年四十二岁时才考中举人。后来汪景祺在年羹尧的西宁大营里当了两年的幕僚,著有《西征随笔》二卷,称年羹尧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对年羹尧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
年羹尧获罪后,在查抄年羹尧杭州邸宅时,汪景祺的《西征随笔》被人发现,呈送雍正。雍正大怒,在年羹尧被赐自裁一周后,下旨称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将汪景祺枭首示众。其头颅被悬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一挂就是十年。直到乾隆上台,才将其头颅择地掩埋。
一介书生的汪景祺拍年羹尧的马屁,不过是想通过巴结当时如日中天的年羹尧而作一种政治投机罢了。对于一个投身年羹尧的幕僚,当年为自己的主子写一些肉麻的赞歌,这种事几乎所有的幕僚都干过,应该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身为皇帝的雍正对这一点应该很清楚,犯不着为这种小事生这么大气。实际上,真正让雍正生气的并非是汪景祺当年对年羹尧的谄媚,而是他写的那部《历代年号论》。
汪景祺在他的《历代年号论》中指出:历代凡年号中带“正”字的都有“一止之象”(“正”字是由“一”字和“止”字组成)。他还举例说,金代海陵王的“正隆”、金哀宗的“正大”、元顺帝的“至正”、明英宗的“正统”、明武宗的“正德”,年号中带有“正”字的这几位皇帝,都没有得享延祚,不是亡国就是不得好死。因此,汪景祺认为这些带“正”字的年号“皆非吉兆”。
在读了汪景祺的这篇“高论”之后,年号同样带“正”字的雍正皇帝一定气疯了。汪景祺的《历代年号论》,分明就是在攻击自己的雍正年号,就是在咒诅他雍正逃不出“一止之象”啊!为此,气疯了的雍正甚至在日理万机中还特意撰文举反例来驳斥汪景祺的这一奇谈怪论:“汉之元鼎、元封,唐之开元、贞元,莫非‘元’字有一‘兀’之象乎?”“汉世祖以建武纪元,明太祖以洪武纪元,‘武’字即有‘止’字,难道可云‘二止’乎?”
汪景祺“一止之象”的说法确实胆大妄为,可是作为皇帝的雍正除了生气之外,还真不能仅仅因为这种胡言乱语就给他定个死罪。幸亏年羹尧案牵涉到了汪景祺,雍正皇帝这才借此杀了他,算是解了心中之恨。不过,虽然“一止之象”的说法确实有点儿耸人听闻,可是雍正自己最终好像还真的没逃过“一止之象”而没能“得享延祚”。
可见,民间所传查嗣庭案的试题为“维民所止”,意寓“雍正去头”的说法,实际上是源自于汪景祺的《历代年号论》,算是“一止之象”的“升级版”,但却不是导致查嗣庭获罪的真正考题。
日期:2015-07-08 14:22:02
既然民间的传说并不可信,那么还应该是查嗣庭所出的四道考题本身有“严重问题”,这才引起雍正的震怒。有眼尖的读者看出,第二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中第一个字是“正”,而第四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中最后一个字是“止”,可谓先有“正”,后有“止”,这不正应和了汪景祺的“一止之象”的说法,而被雍正皇帝看出来了?
如果一些人总是喜欢盯着别人的文章,来做一些拆字解字的恐怖游戏,那么历史上真正制造文字狱案的恐怕就不是喜怒无常的皇帝了,而是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之徒。
其实我们知道,所谓文字狱案,其背后实际上都一定掩藏着某些不能明说的隐情。只是后来记史的文人因对其中的隐情并不清楚,而不得不以民间流传的文字狱臆想,来解释那些当事人获罪的原因。故而,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文化层次较低,在他大兴文字狱案中的那些受害者,大都是因他们的文章中有“该杀”的谐音字而获罪。例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其中“则”与“贼”音同,被视为骂太祖起兵当过贼,林元亮被处斩;又如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其中“生”与“僧”音同,又被视为骂太祖当过和尚,蒋镇亦被处斩,等等。史书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明太祖滥杀官员是事实,但里面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绝不可能仅以文字狱案来解释。因为所谓政治,实际上就是权力利益的平衡。而作为一个历史上公认的,在政治上有一定作为的成功的政治家,朱元璋也不可能可笑到就因为官员们不小心用了谐音字(这好像也没办法小心哪),就把他们一个个全杀了。
因此,查嗣庭考题中因先有“正”后有“止”,而应和“一止之象”的说法,应该也是后世文人的附会。查嗣庭绝不是因考题中含“正”和“止”这两个字而获罪的,他的因言获罪应该全部是出于雍正对这四道试题的意思解读上。
让我们先看第一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话说得好听就提拔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再引申一些的意思就是:国家在选拔人才时既要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他的高谈阔论便重用,又要在听取不同的意见时,不纠结于一个人的人品和地位,只要他的意见是正确的就应采纳。
第二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出自《易?大壮?彖》:“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意思是:“大”的意思就是“正”,人一旦能做到正大,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情感就应该是天地之情啊!朱熹在《答吕伯恭书》中亦说:“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日期:2015-07-08 16:41:51
第三题“其旨远,其辞文”语自《周易?系辞卜》,全句是“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旨,是指意旨,也就是主题思想。旨远,是说文章的思想境界非常深远,极有内涵。辞,是指修辞,也就是表现手法。文,是说写做手法文雅,指文采华丽。辞文,是指文章用词考究,极有文采和韵律。曲,是说语句婉转;中,是指意思不偏不倚。言曲而中,是说对所述问题进行评价的时候,用词比较婉转而符合中道,不激烈不隐晦。肆,是指放纵、随意,引申为真实而普遍;隐,是指隐蔽,引申为保护、含藏。事肆而隐,是说所述的事情比较明显,也比较常见,但对具体的人和事又有所含蓄和收敛。全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个人所做的文章,意境深远又富于文采,说的话婉转却很中立客观,事情说的很明白透彻但又比较含蓄、谦逊。
最后一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语自《诗经?周颂?良耜》,诗中有“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谢社稷之神的乐歌。作者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情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挃挃”是收割庄稼的声音,如同我们今天说的镰刀唰唰响,用以表现一个喜气洋洋的收获场面;“栗栗”是形容收获的数目之多;“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意思是粮食堆得高如城墙,一堆堆排列得如梳子一样,亦是形容丰收的景象。“以开百室”:“室”,仓库;“百室”,言其极多。“百室盈止,妇子宁止”的意思是说:丰收了,所有的仓房都装满了粮食,老婆孩子自然高兴,也就都安宁踏实了。常言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嘛!
我们看到,查嗣庭出的这四句考题,应该都是出自四书五经,里面不是圣人的名言,就是歌功颂德的诗篇,绝无造谣诽谤之类的东西。可是,为什么雍正还要坚持认为老查是在“讽刺时事,心怀怨望”呢?
既然雍正认为查嗣庭所出的试题“讽刺了时事”,那就说明在查嗣庭出考题前不久,一定是发生了雍正所认为的与查嗣庭考题所指有关的“时事”的。当然,这一事件并未被现存的史料记载下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现在就顺着雍正的思路来解读查嗣庭的这四道考题。
第一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的前半句很好理解,就是奉劝人们不要被一个人的夸夸其谈而蒙蔽。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好像从来就没有重用过夸夸其谈之辈,他所重用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些实干家。因此,雍正一定不会认为这前半句是在“讽刺时事”。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是后半句“不以人废言”,即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那么在查嗣庭看来,当时是不是就有这样一个“品德”不好的人,他所说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作为皇帝的雍正却偏偏不采纳他的正确主张呢?如果有,这个人指的又是谁呢?
能同雍正皇帝对话的当然都是他身边所熟悉的人,而这个说话有道理却“品德”有问题的人,当然就是指的雍正的皇三子弘时。他之所以“品德”有问题,就是因为他与皇父的贵妃从小到达就一直保持着一生都割舍不下的情感;他说的话之所以有道理,就是因为他当时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公开反对宋儒理学的“灭绝人性论”,大力支持自晚明以来兴起的“新学”主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