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风流》
第25节

作者: 浮虫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光一句话,把庄元弄的晕晕乎乎,小光们给百分之七十多让利,自己咋给人谈,给人家多少,这不是没有了利润?
  “你现在有几个口儿?”庄元穷追不舍。
  小光简直没法回答庄元提的问题,很少有人这样问。这像瓜田李下,专让人起疑心嘛。
  “好几个。”小光这样回答了。

  那几个人,见庄元抠着问,觉得庄元太幼稚:县里干部哩,咋连个孩子都不如呢,怪不得升不上去!
  “对,我刚来,不知道哪些口儿是你们的,看万一跑重了,不好看,你们说说,哪些是你们的口儿,我就不再去了。”庄元口气诚恳。
  几个人谁也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大龙怕太尴尬,说:“庄元哥,你也不用这样问,别人也不会对你说,你想去哪儿跑,静跑了,撞住了谁的口儿,就有人给你说话了。”
  庄元有点疑惑不解,觉着自己是好心好意,这些人都怪见外。
  庄元的这种问法,前几年也有,一般也都说。后来,谁也不说了,人人都戒备森严,因为有几回事儿,都是对方知道了口儿,才去戳的。后来竟成一股风气,听说谁跑了一个新口儿,一轰儿戳去了,因而撑口的事儿屡见不鲜。今天对着说好听话,看着又亲又近,明天弄不好在口上就碰上了,最多是脸红一下,便转为不青不红走了。渐渐地老乡们都避开了这些敏感的话题,不谈了,以免怀疑是在刺探情报。大概商场和官场一样,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人心叵测。

  庄元见几个人如此态度,也不用再虚心请教了,他自己把这看作是跑药的第一课,以后在实践中慢慢体味、学习吧!
  官场商场自不同,
  好好体会慢适应。
  若论文化差别大,
  若论世故未必中。
  在一块坐着,就要闲话,大家都不说话了,便是不正常,便像发生了啥事一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寻找是出了什么问题。
  小光见一时静下来了,有点尴尬,便问庄元:“嗯,你出来是咋弄的,是留职停薪,还是请假?”小光这话问的亲切,打破了这寂静。
  庄元这才见自己有了表达心情的机会,便滔滔地说走已来。

  庄元说了些什么话?请看下章《收麦时节》。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5 15:28:04
  36 麦收时节
  .
  庄元接过小光的话轻巧地说:“我不算请假,也不算停职留薪,算偷着跑出来的。名义上指的是病假,其实是个幌子。主任说,你悄悄地走,别对别人说,人都知道了,我就不好保你了,这就出来了。”
  庄元这几句话,基本和同大超说的一样。他初来乍到,老乡们见了,总要站着或坐下问问情况,以尽老乡之谊。问到这个事儿,庄元总是眉飞色舞地说着这几句话,在标榜着自己同领导的良好关系。
  这天晚上,他就住在了大龙这里。
  .  
  不管几号收麦,麦收是一天天近了,多数人都操心着这个事儿。五月二十五号,没事的人已经回去了,收麦的事也多,扫场,买镰、买扫帚,收拾打麦机,杂事多。跑药的人好多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干活人,媳妇孩子们都巴望着他们回去,才是有了靠山。回来的,媳妇孩子的心算装在了肚子里了;没回来的,有的捎信,有的猜测:大概明天你爸就回来了:消了孩子们的萦记,也宽了自己的心。

  不过,有些人已不用操这些心了。大超、老黑、千青、小光等人,家里这几年就没种地,也不大关心收种。再说收那仨核桃俩枣,他们也看不到眼里了。大超割麦前,总是回家转一圈,问问母亲兄弟,少啥不少,要啥不要,也只是个意思。弟弟还种了点地。家里从不给他提啥要求,走的时候,留上个一千两千块钱,说是火麦连天,浆养身子,尽尽孝顺之心兄弟之谊罢了。千青没回去过,兄弟姐妹家的事,他很少过问。

  本来老黑是不用回去的,他同媳妇回去,是同村长商量小舅子生孩子的事,看待客合适,还是不待客合适。村长说:“要说你们是有钱儿人,待客不值啥,只是待了客就捂不住大家嘴了,不如不声张,就是别人听说,也没看见,我也装作不知道,也就算了。”
  听村长如是说,这俩人的意见也统一了:不待客。

  他俩没在庄里停,只把车上的两件啤酒给村长放下,又留了两千块钱叫村长照应着。村长接住钱,让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九条、二饼、猴娃、大小龙一批人六月一日这天都回去了,天明、金贵说到二号或三号。九条们到车站,见邻村的黑娃、有子、二春、恒子、硬脖、三毛已坐在车上,没空位了。九条和猴娃几个人说:“咱们干脆坐下一趟车,占个好位子省得挤。坐这趟车,他们得坐在加在走道里的小凳上,受罪。上人下客了,还得站起来让路。”
  那几个人说“中”。
  跑药游击队,
  城乡两头心。
  农忙且回家,
  闲时去淘金。
  这几个人能顺利回家吗?请看下章《算笔账》。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5 16:10:39
  37 算笔账
  .
  迎面过来几个人,提着背着东西,有的是健力宝,有的是啤酒,还有麦乳精、奶粉之类,多数是零的,三包五包。这一赶子人,是陈屯的,离镇子远些,有二十里。他们和九条天明们也是一个镇,回家到镇子上买东西还得再跑一次,不如从陕东市带点算了,放在车上也不用肩扛。

  走近了,九条同他们打招呼:”陈三,买了这么多东西!”
  “好好拿着,看小偷给掂走了。”猴娃打趣。
  糊涂一阵,几个人往前边走去。
  九条们等了一会儿,还没有车,他们商定不再等了,几个人便包了一辆出租车往回走。

  五号已有人动镰。六号全庄子的人都行动起来了。麦收一日黄。说收麦就是这两三天,收的晚了,赶不上趟,况且有些麦口松,就打籽到地里了。
  九条回家就张罗哪儿有收割机,今年他再也不受那割麦的罪了。他和收割机联系好了,明天就到他家。第二天八点,收割机来了,他领着收割机,上午忙到下午,十几亩麦全割完了。收的是净麦籽,不用扬麦,机械化就是好,只是麦秸成溜子弄了一地,九条也不管了,叫他爹慢慢拾掇。二饼是趁九条请的收割机,把自己的麦子收了收,一家人也享受了现代化的的方便。
  村长家的麦没用收割机割。一说割麦,地里便成了人海。有些用的着村长的人,叫老婆孩子老爹先干自己的活,自己给村长家帮忙。地里一撒几十张廉,十几辆架子车,有人还开来了汽车。村长自己也不用动镰刀,只需迈着方步招待帮忙的人,脸上笑呵呵的。帮忙的人也自感荣耀,人问了,便高声说:“给村长家帮忙去了!”脸上一脸的光彩。
  猴娃在等收割机,他排到了第四天。猴娃他爹急得心急火燎,便自己拿了一张廉,先下地了。
  大超在陕东市还萦记者家里的事儿,托朋友叫邻村的收割机明天来把弟弟的麦收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