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也想用收割机,排的更靠后了,便请姐姐姐夫帮忙,自己收割,今年收了,打算再也不种地了。
黑旦去陕东市了一冬,没挣来一分钱,没跑一个口儿。春天去收酒瓶挣了一千多块。挨收割机也排不上号,弄的黑旦只得自己割。媳妇觉自己跟了个没本事的男人,割麦只是低着头,也不跟邻居搭句话。眼见一片地只剩下她一家人了,再割一会儿,媳妇坐在麦垛上叹气。看着两个在地里滚爬的孩子,不知该说点啥。
九条二饼几个人,虽然用收割机收了麦子,但身上晒掉了一层皮,发誓再也不让家里种庄稼了。在庄子里寻人,说谁把我的地种了,我啥也不要,只要你们把公粮交了就成,我自己不赔不挣。
猴娃说:“到下一次再动地,干脆把地交到队里,省得我们一粒粮食不得,还得寻人种,反倒欠了别人一个人情似的。”
九条、猴娃他们算了一笔账,看种一年地能落多少。
九姓村水旱地每人合一亩二分:水地一分左右,其余是两三个等级的旱地。平均每自产小麦五百斤,他们都算成了小麦,实际上都留了一二分秋地,种点红薯或棉花或烤烟,有的还栽了点苹果树。按市价每斤六毛合三百块钱,每亩地得化肥四十多元,种子十几元,犁地两遍得二三十元,打麦电费约五元,公粮提留粮七八十斤合四五十元,统共合计一百六七十元,净挣也只有一百二三十元了,还有算不住的投入。算到这儿,他们不敢再算,一个五口之家,种地净收入是多少?
都言农家乐,
岂知苦辛多。
扳指算一算,
收入有几何!
欲知详细,请看下章《进军中原》。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5 17:49:08
38 进军中原
.
不算不知道,一算坚决不种地了,忙碌一年,没有送一件药挣钱多!看着庄民们说起来怡然自得,算下来就是这点收入啊!
几个人不算则已,一算心里凉哇哇地。
收罢麦,跑药的老乡们陆续返回陕东市。踏上陕东市这片土地,一个消息在激荡着人心:中原市也弄开了!
中原市是个省会城市,人口几百万,能跑的口也多。
这回在中原市挂靠公司的是朱老黑,六月七号开的业。朱老黑能在中原市挂靠公司,得益于陕东市政府那个秘书一一就是过年的时候,漂亮媳妇江菁送礼的那个。江菁把她的生意拓展到了中原市,就是要抢占先机:这时的中原市基本上处于纯国营状态,只有少数安徽太和人和湖北几个做单品种的人在这里活动。
陕东市跑药的老乡开始大肆谈论中原市的事,说小光过去几天就跑住了大口,一个计划挣了十几万。那边刚开始口儿十分好跑,这对于老乡们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于是跑药的大军,大举往中原市进发。
这个消息不啻在陕东市震动,也震动了镇里的各村各庄,“到中原市跑药”成了跃跃欲试者的口号,成了热衷谈论跑药者的最新话题。
麦后这一呼隆,一下子过去了一二百人。九生、大龙、小龙这几个原来在陕东市没弄住事的,也撵潮流般去了中原市。
开辟处『女』地,
争先恐后去。
好口不等人,
先机岂犹疑!
猴娃这几天也准备去中原市。
邙山岭上那个医院,是建筑总公司的直属医院。医院进药吃回扣的事儿传到了总公司,总公司很重视,专门派调查组到医院做调查。调查来,调查去,也查不出证据。但职工的意见还很强烈,便决定定点进药,点儿定到了道北公司。这回谁也不用争了。只是猴娃觉着撑一回口,只送了两回货,心里一心的不舒服。既没了口,中原市正是好时机,只好去中原市再兜一圈了。
猴娃在陕东市还有一个小口,走之前,他到这个口上看看。一见院长面,院长就拍着猴娃的肩膀:“猴娃,你小子鬼得很,这几年光从我这儿你挣了多少钱?”
猴娃一猛不知道院长话的意思,没敢贸然应答。院长说:“我前几天去药市上看了看,感冒通才两毛多,你卖给我是多少?一块六毛七,一件子就挣了五六千块钱!以后不从你那儿进了,我自己去药市上进!”
猴娃在院长的笑哈哈中听到了一声霹雳,他几乎哑口无言,弹簧一般的嘴,没有了用处。
“你知道点啥!”猴娃情急中扔出了这一句话,把院长给镇住了。然后猴娃对院长笑,用笑来缓和刚才的紧张气氛。
猴娃同院长说话已到了熟不忌礼的地步。院长这几年,吃的喝的全是猴娃的;当然,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猴娃吃的喝的全是院长的,其意思已不用解释了。
猴娃说:“院长,我们是做啥的?这情况能不知道!药市情况我们熟悉得很,他们有一部分药还是从我们公司调的。那些老板姓啥叫啥我们都一清二楚,但是我们就是不去他们那儿买药,质量上不放心!他们的药是啥来路?都是从私人手里进的!你想,谁给你质量上的保证?那回,他们进了一批氨苄青霉素,是啥货?是青霉素瓶子上贴了氨苄的标签!
你要不要?只要你说要,我给你送,我连钱也不要,但责任你得负!”猴娃瞄了院长一眼,看他的反应,接着说:“咋弄?你给我写张条子,立个保证!再说,他们都是私人卖药的,没证件,没发票,发票从哪儿来?你咋走帐?”
院长对药市的了解肤浅,只是浮光掠影。听猴娃说的有板有眼,情通理顺,心下有点悸。猴娃见院长被他的话打动了,才舒了一口气,又说:
“院长,要我说咱们打了几年交道,应该是彼此信任了,有几句话我想对你说说。你是跟药打了一辈子交道了,这药品不比别的商品,别的商品质量有问题,顶多吃个钱的亏,扔了算了。药品是治病的,牵涉到的是人命,出一点问题你能负起责任?人死到医院里,你告卖药的也晚了,你的饭碗还要不要了?人说“能吃千日饭,不吃一日饭”,咱还是把事儿弄的稳当些保险,你说呢?“
院长五十多岁,是个诚实人。从本心说,他根本不想直接到药市进药。自己一个人去药市进药不中,叫采购和主任也去,那不是全露了馅?一人为私,二人为公,给他们多少钱?还不如有个中间人送,也是还叫猴娃送,自己再争取点利益罢了,谁知道猴娃说出了这么多道道,说得院长半信半疑。
“小李,你也不用吓我了,药市上的全是假药?”
“院长,这话该咋说咋说,肯定地说,药市上的药不全是假药,但你知道哪种是真哪种是假?一百种里边有一种就麻烦了!前几天电视上不是还演假药治死人的事吗?”
一听这话,院长激凌了一下。
院长会说些什么呢?请看下章《窘境》。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5 18:30:13
39 窘境
猴娃的一阵炸乎,院长像处在迷雾中一样,也作不出正确的判断了,便对猴娃说:
“你弄事可得保险点,让利多少是小事,出了人命是大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