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历史:夏商--从历史专业的角度出发,梳理夏商及其以前之历史》
第3节作者:
史海求索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和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等,但是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却发现了有10多种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比在陕西半坡遗址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早了近千年,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半坡遗址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更像是大地湾遗址上发现的刻画符号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这可能不是简单的符号标记,而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因为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对这些刻画符号,郭沫若先生也曾经说到:“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如果真的是最早的文字,那么我国有文字的历史可以一口气向前推数十个世纪: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地湾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究竟为单纯母系氏族阶段还是在母系氏族阶段之后还有父系氏族阶段这一问题中,通过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女相陶器和对女性的生殖崇拜(包括鱼图腾,鱼生殖能力强,我们哺乳动物生殖是以个位数为主的,鱼类生殖是以“万”、“十万”位数为主的……)等来看,大地湾文化大体应处于母系氏族阶段,而且向父系氏族阶段转变的趋势不太明显。
日期:2015-06-25 22:35:48
匆匆落幕
从大地湾文化的先民进入这一块区域起,大地湾文化横跨了55000余年,历经了多少温暖期、寒冷期的交替,并未因寒冷期的严寒、干旱而造成文明的衰落、灭亡,但是到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却突然衰落下去了,留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总得来说分为以下三大说法。
首先是瘟疫说。提出瘟疫说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早在远古时期即已经出现了瘟疫(禽鸟之间都早就有啦,恐龙会不会也是因为瘟疫而绝迹的呢?),而当时的人们对瘟疫的抵抗能力和认识水平均严重不足,因此在瘟疫爆发后无力控制,不得不放弃这片区域,远走他乡。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是爆发瘟疫,那么为什么在遗址中没有发现大的埋葬瘟疫死者的集中墓地?为什么人们走得那么匆忙——连种子、礼器、量具等重要物品都没有带走?他们去了哪里?
还有的是火灾说。火灾说的支持者认为“宫殿式建筑”F901是一个火灾现场,主要依据是该建筑可以形成烟囱效应,堆放在里面的木材等有可能自燃,并且难以及时扑灭。在一场大火烧毁了它之后,可能当地的先民对火有一种敬畏心理,在火灾后便迁走了。但是,还是一样的问题,为什么走得如此匆忙?他们去了哪里?另外,一处地方发生火灾,足以导致整个大地湾文化突然衰落吗?
我比较支持的是民族入侵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地湾文化晚期,也就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时候,在大地湾文化西北部,马家窑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了,而且它后来扩张的地域非常广阔,甚至包括了大地湾文化相关地区。对此,我们也许可以理清一下思路:马家窑文化的创造者曾经吸收大地湾文化的精华,并且创造出了比大地湾文化更加先进的新石器文化,而马家窑文化本身极具扩张性,在向东南的扩张中,马家窑文化与大地湾文化发生了碰撞,并且摧毁或驱逐了大地湾文化。这似乎更能解释为什么大地湾文化会整个文化都突然衰落下去。
到底大地湾文化为什么突然衰落,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大地湾文化衰落了,被摧毁了,却并未完全消失,它的精华为后来的文化所吸收,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日期:2015-06-25 22:38:21
第一章共讲述11个石器时代文化,第十二节专门讲史前一万年中国历史地理,第十三节专门讲我国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给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线索。本章内容主要在于交代后文的背景和帮助大家理解后来的历史。
日期:2015-06-26 11:03:45
2?仰韶文化
结束了大地湾文化之旅后,我们现在来到了仰韶文化区。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文化。同时,它也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分布最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因最早于1921年由安特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其存在的时间约为距今7000年到5000年,比大地湾文化要晚得多,但是和大地湾文化第六层的时间基本重叠。
日期:2015-06-26 11:04:36
“仰韶家族,人丁兴旺”
整个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大约是以关中、豫西和晋南为中心,向外辐射延伸到北抵河套地区,南到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接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这可比大地湾文化大不知道多少倍,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相关的文化遗址多达5000多个,在很多地方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各具地方特点。因此,仰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大的文化集合,它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的地区性的子文化,最典型的是陕西的半坡文化、河南的庙底沟文化这两个子类型。
日期:2015-06-26 11:06:03
仰韶文化的水平和特点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耕作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它继承了前仰韶文化时期其他文化的农耕经济模式(如前文所说的大地湾文化粟作农业和后文将说到的磁山文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植物为主。而除了粟类植物外,这一时期还培育出了同样耐旱的粮食作物——黍,在河南东南部的浙川下王岗遗址上还发现了稻谷遗存。同时,仰韶文化时期也发现了碳化了的白菜籽等蔬菜种子遗存,表明蔬菜已经开始种植了,这些都说明仰韶文化的农业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它与更早的南方河姆渡文化之间可能已经存在了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另外,在家禽的驯养方面,仰韶文化先民已经可以驯养猪、狗、羊,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少数的马骨,可能已经有对马的使用,由此可以推测这段时期仰韶文化和游牧民是有交往的,或者说仰韶文化部分子文化带有一定的游牧性质。重点的是鸡,在遗址中鸡骨的数量很多,这时候可能鸡已经是作为一种驯化了的家禽被饲养了,而在最新的考古发掘研究中,基本可以确认鸡是最早在我国华北的磁山文化时期被人类驯服的[ 但是就其驯化的家鸡是源于原鸡还是雉,尚存争议。](此前一直流行印度是最早驯化家鸡的地方),那么,仰韶文化的鸡是自身文化驯化的,还是跟磁山文化区有所交流,从磁山文化区传入的呢?
仰韶文化的耕作技术是原始的锄耕农业,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 百度百科:原始农业经营方式。]这种耕作技术和耕作方法大概和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方拥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先民差不多,但不管怎么说,懂得土地轮休在当时来说很了不起了。到了仰韶文化中后期的庙底沟和大河村两种子文化类型,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明显比仰韶文化前期要先进,这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仰韶文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仰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少数人脱离生产、阶级形成提供了可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