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历史:夏商--从历史专业的角度出发,梳理夏商及其以前之历史》
第8节作者:
史海求索 龙山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狩猎、渔业和家畜饲养等。这个时期食物来源已经比较稳定,传统的狩猎、渔业、采集等生产在经济生产中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而耕作业和家畜饲养的比重则大幅提升。比较特别的是龙山文化的陶器。龙山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主,前文已经提到过,黑陶的出现是制陶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龙山文化的黑陶可能与大汶口文化有关,到了后期还出现了红陶。黑陶和红陶的烧制温度都需约1000摄氏度,这表明龙山文化的烧窑技术已经比前代大为进步。龙山文化的陶器普遍使用陶轮手工制作,使得陶器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而制作工艺也经长期积累而提高,高超的制作工艺配上先进的烧窑技术,使得龙山文化成为我国制陶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墓葬随葬品的多少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这差距不止体现在同性之中,在同等经济水平的两性之中也相当明显。这些说明不但贫富差距已经很大,而且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也已经很普遍。从后世夏朝有殉葬的习俗,商人殉葬更是达到了顶峰来看,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殉葬习俗。殉葬的人口除了部分是本族人之外,可能大部分来自于其他部落,从其他部落掠夺人口充当奴隶的现象应该已经出现。
龙山文化挖掘出很多著名的遗址,这些遗址都是龙山文化繁荣一时的见证。如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都城(中心地区),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都城,比两河流域同时期的王国的都城都要大。这个遗址的发现,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既然我们当时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王城,这是否是我国朝代可以上溯到夏之前的有力证据呢?这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还有藤花落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乡,是我国发现的首例内外双重城墙结构的史前遗址。丁堌堆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程楼乡丁堌堆村,它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认识,把它从仰韶文化中分离出来,而看成是龙山文化的先驱。景阳冈遗址,就位于武松打虎的那个景阳冈,在今山东聊城阳谷县张秋镇,在这一遗址上发现的字符,与甲骨文有相似之处,可能是甲骨文的源头之一,同时,这一遗址也是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古城址,为研究中国古城建设和文化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几个遗址外,还有很多著名的遗址,如青岛胶南遗址、河南遗址、教场铺遗址、城子涯遗址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
日期:2015-06-28 13:52:54
大变革时代
从龙山文化的发展情况和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此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人口迅速增长,文化快速发展,融合空前频繁。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并且受到大汶口文化、北方磁山文化遗存和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原史前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前面讲述马家窑文化的时候,我们讲到了黄帝和炎帝实际上起源于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类型——马家窑文化区东部,后因游牧或开垦荒地等原因逐步向东迁徙,进入了中原地区,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先民碰撞、融合,共同形成了新的文化——龙山文化。所以,很多学者把黄帝、炎帝归于龙山文化其实是武断的、不全面的。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我们有理由相信,青铜制作工艺是随着炎黄部落西迁而传播到东域,并且促进了东域文化的发展。事实上炎帝的部落在龙山文化以前已经迁到了中原地区,并且神农氏曾经是继伏羲氏和女娲氏之后又一部落联盟的领袖部落。后面要说到的齐家文化也与龙山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此种种,都能看出马家窑文化与龙山文化的渊源。
龙山文化作为一个中原(北方)的史前文化集大成者,其在我国考古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和无法替代的。龙山文化既是史前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期[ 第二个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三个为晚晴民国时期。]。这个时期民族大融合、大迁徙,奴隶制雏形出现,国家形成,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龙山文化可以说是形成了后世中国文明的雏形,而它的的后继者夏文化、商文化,更是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是中国文明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可以说,龙山文化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文化,前面的积累在这一文化中勃发,这一文化的创造给了后世文化以基础。因此,龙山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瓦解并且向奴隶社会迈进的时期。下一节,我们将回到西北,去领略和龙山文化时间相近、内容相似的齐家文化。
日期:2015-06-29 12:51:59
7?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姚河西岸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是一个年代距今较近(约距今4500—4000年),与龙山文化比较相似,以甘肃兰州为中心、范围包括大半个甘肃和陕西西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与内蒙古部分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晚期文化。
日期:2015-06-29 12:54:20
西北龙山
作为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齐家文化在其各方面的文化程度都已经相当接近文明社会。该文化的先民们已经不再像马家窑文化先民那样经常从这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的聚落定位已经相对更为稳定,定居农业发展迅速。齐家文化的种植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依然是继承了西北前面诸文化种植粟的传统,同时,还饲养猪、羊、狗、牛、马等大小牲畜,畜牧业非常发达,能更好地解决食物来源问题。因此,此时的渔猎经济和采集经济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样,就必将促进文化内部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从而带来文化的繁荣和贫富差距的出现与扩大。最重要的是,有了更高级的生产力水平,就使得只需更少人劳动即可满足需求,这就令一部分人长期脱离生产成为了可能,从而逐渐产生了阶级。
从发掘的器物来看,齐家文化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生产工具虽仍然以精细加工的石器为主,此外还有不少骨器,但是,齐家文化已经能打造红铜器和青铜器。在青铜器制造上,冷锻法广泛应用,同时发现了单范制造和简单的合范制造,表明齐家文化的冶金技术已经比马家窑文化更先进。而且,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和部族的冶金业相比,齐家文化的冶金技术更加发达,很可能是当时的冶金中心。在纺织业方面,齐家文化也进步很大。此时我们的先民已经不再主要靠兽皮遮羞保暖了,齐家文化的先民们能用简单的纺织工具,织出粗细麻丝,并且经纬密集,遮羞和保暖能力都很高,而且材料丰富易得,所以是当时的普遍衣物。齐家文化的陶器制作也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同时期的龙山文化一样,齐家文化的制陶业也很发达。虽然制陶技术仍以泥条盘筑法手制为主,但是陶轮也已经开始使用,陶器生产更快、更美观,而且此时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烧窑技术,烧窑技术比前面的文化有所提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