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26节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胡宗宪好言好语地劝说汪直,好吃好喝地招待汪直,就是为了稳住他,以便于在自己的控制下,彻底消灭这个最大的倭寇集团。
这下好了,朝廷失信了,汪直死了,倭寇再也不受约束了,抗倭工作变得更难、更复杂了,老百姓又得受苦了。
以谋制胜的战略已经不行了,余下的倭寇只能以勇战取胜。下一个时期,一大批抗倭名将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日期:2013-10-31 13:01:15
徐阶的立场
关于倭寇的作案能力,徐阶有幸打小儿就见识过。因为他的家乡华亭县(今属上海),就是倭寇常常光顾的地方,县城也因此多次戒严。
但每每劫掠后,出去看看四处的农田、房舍,不像是人走过的,真叫一个惨不忍睹。回忆起这些往事,徐阶更恨得咬牙切齿。
因此,徐阶一直是支持胡宗宪抗倭的。
嘉靖三十三年(1544)正月,嘉靖下旨发兵征倭,兵部决议征发山东的长枪手三千名。
但是在兵部召开会议时,多数人认为倭寇飘忽无常,劳师动众地远道而来,估计不会有结果。时任兵部尚书聂豹抵不住众人的意见,最后决议,就派一个参将领三千民兵去看看就行。
当时徐阶特地去查看了文件,细心读时,怎么长枪手变成了民兵?再查之下,原来派出的只是三千疲弱之卒,这是明显的应付差事。这哪行,徐阶立即上疏反对,要发兵就得出精兵,绝不可浪费军饷,辜负了百姓。
一番据理力争之下,兵部这才改发六千精兵前去东南前线。可战事难测,这批士兵去了第一仗就中了埋伏,吃了败仗,
于是朝廷里流言四起,要追究徐阶胡乱发兵的责任。而徐阶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只是简单一辩解,特别提出了一条建议:以后凡是战败了,要一并追究地方文官的责任。
因为从长期的战败处理结果来看,武将总是难逃罪责,甚至杀头,而文官最多不过是降职处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功劳大家领,罪责武将扛。这是长期政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战事只责武将,不责文官。赏罚不公,这不行,得改。
修改的政令一经发布,东南各地的文官都紧张起来,再不敢把抗倭责任全推给军方,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和军队协同作战,抗倭积极性大为增强。
这种责有司、重将权的思想在当时有不小的作用。
嘉靖三十五年(1546)三月,俞大猷升任浙江总兵官,兼辖苏松诸军抗倭。
由于几年前徐阶曾举荐过俞大猷,这时便以书信向他授计,希望他在松江府着重选用本地的壮丁,教给他们水战或是陆战。
这为什么呢?这叫以当地人保乡土,以前都是依赖的客地兵作战,既花钱,他们又不卖力,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远不如这样靠谱。
这一些是例行公文、书信往来之类的,是一些好的努力。但要说实在的,对具体的抗倭工作,徐阶是没有太大贡献的。
其实很简单,徐阶这段时间被摁住了,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并且在态度上一直是支持的。
不搅和就算是帮忙了。有句话说,外敌从不可怕,只要中国人自己不折腾自己就行。最初的抗倭名将朱纨,最近被害死的张经、李天宠,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工作纰漏或者得罪了某些人。实际上不简单是那样,是起因于朝廷内部的党派利益之争,是由内而外引发的抗倭失败。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如果严嵩是执政党,那徐阶就算在野党。在抗倭上,有严嵩的支持就显得重要得多得多。严嵩支持,胡宗宪操作,而徐阶默认了现在的局面,不拿抗倭说事儿,就算是统一战线了。
日期:2013-10-31 16:28:06
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二月,胡宗宪的抗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赵文华以功臣身份回到朝中,加封为少保。
其实真正的抗倭工作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赵文华受到了嘉靖无比的宠信。跟仇鸾一个样儿,小人易满,他也变得没大没小起来,既得罪了严嵩,还得罪了嘉靖。那还有好果子吃?
一个字,整。
这回是嘉靖整的他,来年九月,将赵文华革职为民,很快他就死了。就此,赵文华活着唯一的价值也丧失了。
胡宗宪麻烦了,要抗倭,首先要从朝廷里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而赵文华死了,严嵩父子的支持度也大不如前了。于是,胡宗宪主动去巴结行贿,多次跟严嵩联络感情,来争取支持。
为了博得嘉靖的支持,胡宗宪想出了一主意——献祥瑞。
跟嘉靖这样的领导,表忠心汇报工作是不行的,要投其所好,这就是胡宗宪的想法。祥瑞,就是稀奇物种。
之后,胡宗宪多次进献白鹿、白龟和五色芝这些祥瑞,再附上徐文长所写的文采飞扬的表文,来证明这些东西的实际意义。这些大概是变异物种,但嘉靖特稀罕这玩意儿,他认为这是长年修道的结果,是上天给予的奖励,因此他也十分看好胡宗宪。
徐渭是大文豪,他厌恶那些溜须拍马的表文。他有个好朋友,叫做沈炼,而沈炼是怎么死的,大家都清楚,徐渭也痛恨严党,可他依然那么做了。而胡宗宪更不惜依附严党,背上骂名。这一切都为了稳住现有的局面,为了东南百姓的宁定。
抗倭一事,来之不易。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岑港。
这里盘踞着三千多名倭寇,他们扬言要为汪老板报仇。岑港在舟山群岛的西面,地形非常复杂,倭寇是居高临下,他们堵住了所有通路,只留一条小道进出。
几路官兵上万人在这儿围攻岑港,主将是俞大猷。大家都知道,俞大猷是抗倭名将,但这次他也没辙。
因为官兵是仰攻,作战不便,而倭寇又拼死抵抗。就这样,从春天围到了秋天,夏装都换过去了,愣是没攻下来。朝廷火急了,几万人拿不下三千人,限令一个月内攻克岑港,否则将官一律免职。
俞大猷心急如焚,可真的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正当这时,一个参将站了出来,说交给我。俞大猷看了看,也没别的办法了,试试吧,就点头同意了。
俞大猷的信任没有错,这位参将名叫戚继光。
接下来的日子,戚继光每天只派小股官兵前去骚扰,不动员作战,更不带队猛攻。如此一天一天的消磨日期。
随着一月期限的临近,俞大猷有些坐不住了。这一天,戚继光突然集结官兵,亲率部队,奋勇冲锋。倭寇毫无防备,抵挡不住,全军溃败,在一个深夜里退出了岑港。
用示弱的办法,令敌人的锐气再而衰三而竭,然后选定突破口,亲自带头猛攻,一战而定。
岑港一战,戚继光脱颖而出。
日期:2013-10-31 20:19:30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登州人,嘉靖七年(1528)生人。
他的六世祖叫戚祥,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而后战死于云南。明政府为了追念他的功勋,就让他的后代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是个四品武职。所以说,自戚继光生下来起,就有个将军官职等着他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