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一个老总二十年的感悟》
第10节

作者: 奔石周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到口才,大家想起了黄剑。结果人群中到处找不到他,最后何责用手一指,大家这才发现他站在马路对面。何责此时就站在前排,如果有人推举他,他本想借机推辞一番的。可惜宏安公司的人连谦让的机会都不给他,没有人提议他当代表。

  “昨天说起来那么能,今天象个缩头乌龟!”阮宝有些瞧不起黄剑。
  “那你去当代表算了!”卫达趁机怂恿道。
  阮宝懵里懵懂,“当就当,我跟汪金一起去!”
  汪金本无意出头,被阮宝这么一激,没有退路了,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三个还差一个,大家一致推举阳嫂。说有个女代表,可以代表女职工。阳嫂死活不肯,结果硬是被大家推了出去,只好半推半就地跟着汪金和阮宝随祝主任往办公楼走。这一番代表推举,可以看出宏安公司这些职工何其外强中干!
  职工的要求不问也知道,国有企业,三个月不发工资,不闹才怪!最后,政府从财政拨了一笔解困资金平息了这件事,同时批评了财办,要求处分宏安公司的负责人,要求宏安公司处理相关责任人,要求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回到办公室,郝主任下了决心,“看来宏安公司的事不能再拖了!”
  “唉,哪个去呢?”施主任有些无奈,问题仍然是问题。
  “人选我倒是有一个!”祝主任说。
  “谁?”施主任眼前一亮。
  郝主任也侧过头来,静等祝主任解释……
  祝主任保举的人是谁?请看第(4)节。

  日期:2014-07-17 09:59:18
  第二章 新老总,相斯文,开大会,遭围困
  (4)
  祝主任举荐的人姓叶名舟,今年三十二岁,中等个子,皮肤白净,戴眼镜,乍看象个文弱书生,实则是一个精明能干,雷厉风行,很有个性的人。这种外貌与内在的反差经常误导人,以貌取人的初识者往往以为叶舟是一枚软柿子,熟悉之后才发现这个人硬得象一块石头。
  叶舟是商学院科班出身,才思敏捷,能说会道,敢想敢干。他出道很早,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就进了企业的中层,二十五岁开始独挡一面,在丘山阳最大最红火的购物中心九湖大厦任部门经理,管理着八十多名员工。九湖当时十个经营部,叶舟最年轻,管理的部门却最为一枝独秀,能力有口皆碑,令那些三四十岁的资深经理望尘莫及。别人说他少年得志,他也自感良好,傲气很重,甚至有些目中无人。

  叶舟上进心极强,可以说雄心万丈,只可惜叶家是土地革命时被革过命的家族,人脉单薄。叶舟既是孤军奋战,又不屑于溜须拍马,不喜欢交际应酬,按官场上的说法“活动能量”有限,所以出道虽早,能力虽强,仕途近几年却有些停滞。
  祝主任为什么会想到叶舟呢?因为丘山阳市财办为了适应商贸企业改制转机的需要,从一九九七年起增设了一个叫改革办的临时机构(全称是“丘山阳市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办公室”),祝主任是改革办主任,叶舟是副主任,两人在一起共事。
  叶舟就在郝主任和施主任的眼皮底下,两位领导开始怎么没想到他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机关编制有限,叶舟眼下并非正式公务员,只是借调性质,所以主任们从科长里面筛选人时将他忽略了。二是改革办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将叶舟放下去,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事情为难的时候,通常是难有万全之策的。经祝主任一提醒,郝主任和施主任都觉得这个人可行。叶舟有能力,宏安公司困难,正需要这样的人去打开局面;叶舟有魅力,宏安公司乱,正需要这样的人去整顿。虽然这样调整会削弱改革办的力量,但改革办的干部好找,宏安公司的老总难找,值得腾挪。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叶舟愿不愿意去。因为他目前虽是借调,但既然一只脚踏进了公务员队伍,只要有耐心,不犯错误,另一只脚通常迟早会进来,这是惯例。机关干部也需要新陈代谢,补充新鲜血液是客观要求,借调的人在机关呆过,知根知底,工作也熟,自然是优先候补对象。
  施主任分管政工人事,干部任用照例是他出面谈话。经验丰富的人事领导深知年轻人的特点,一顶顶高帽子象飞镖一样不动声色地射向叶舟,不断刺激他的雄心壮志:
  “宏安公司目前有些困难,不过对你不算困难。你是能人,能经营,会管理,喜欢挑战。没困难的事我们不找你,困难小了的事你也看不上!”施主任说,“这个搞企业啊,好地方往往看不出干部是骡子是马,为难的地方才能脱颖而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嘛!”
  施主任不愧老到,那意思仿佛在说,宏安公司简直就是为你叶舟量身定制的,非你莫属!此地不去,更待何方?
  叶舟被施主任激励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当然,他愿意去宏安公司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对机关生活不适应。基层公务员在庞大的政府机器中就是一颗螺丝钉,不需要什么能动性、创造性,只需按部就班站好岗就行。在这里你可以不思考,甚至最好不要多思考,因为服从更稳妥,执行更重要。在这里你不必有想法,甚至不能乱说话,因为根本没有人关心你的看法。机关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是务实,机关是务虚,企业首先看做事,机关首先看做人。叶舟在企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在机关却有一种束手束脚的体会。来财办机关两年,他非常清楚自己不适合长期呆在这里,所以有机会下去管理公司他是非常乐意的。美中不足的是,宏安公司规模太小,效益太差。不过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也只能先将就再找机会调整了。

  一个星期不到,叶舟的任命就下来了。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这算是特事特办了。一般的人事任免,风声传出去一年半载了,还不一定能落到实处呢。
  在职务由上级任免的行政体制下,干部的前途就是一张纸,准确地说是一张纸上的一行字——兹任命某某某担任某某地某某职务。现在叶舟得到的就是这么一张纸。这不过是一张普通的A4纸,白底黑字,看不出一丝祥瑞之气,却切切实实关系着一个干部一生的荣辱。那上面的十几个字,也许是一个人奋斗十几年、几十年的回报,可谓字字千金,来之不易。叶舟从部门经理到总经理——还是一个没有人愿意干的总经理——就经历了整整十年!

  上任之前,郝主任特意跟叶舟谈了一次,了解有什么要求,交待一些注意事项,主要是打打气,提提神。多年来,郝主任对叶舟一直有提携之恩,这一点他是没齿不忘的。在别人眼中叶舟是公认的不驯服,唯有对郝主任,他是言听计从的。
  郝主任谈过话,施主任便安排胡守业办交接。叶舟原以为公司老总交接不说隆重也该郑重,没想到胡守业一双空手而来,也不去宏安公司办公室,就在财办机关跟叶舟扯了十多分钟。
  用胡守业的话说,“那个地方我是再也不想去了,现在就是从那栋楼下走过,我心里都难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