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2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侂胄搞战备搞了好几年,准备得还算是很充分,进入开禧元年(1205年)之后,又从北方不断传来不利于金国的消息,韩侂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决定大举北伐。当时宋金两国的边境形势与南宋建国时并无变化,仍然按长江流域分为西、中、东三大战场,即位于长江上游的川陕战场,位于长江中游的京湖战场(京西、湖北)和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淮战场。开禧二年(1206年)三月,韩侂胄以四川宣抚使程松、副使吴曦为西部战场的正副统帅,以湖北、京西宣抚使薛叔似为中部战场主帅,以两淮宣抚使邓友龙为东部战场上的主帅,在川陕、京湖、两淮三个战场上,对金国发起了全面进攻。

  战事初期,由于金军对南宋的大举入侵估计不足,还真使宋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三个战场上都有捷报传来,韩侂胄受此鼓舞,便于当年五月七日请宋宁宗正式下诏讨伐金国。宋宁宗也对每次见到金使就要磕头十分反感,所以对韩侂胄的北伐之举非常支持,随即正式传下了诏书。却不想南宋文恬武嬉惯了,军政败坏、将帅乏人,军队的战斗力极其低下,侥幸获胜不过是一时之举。就在北伐诏书下达的前一天,宋军江州都统王大节引军攻打蔡州(今河南汝南)不克,全军大溃。此后,中、西两路军也连遭败绩,三线战事全面受阻,到了六月,川陕战场副帅吴曦又主动向金国投降,其后又被金国封为了蜀王,吓得主帅程松连夜逃出了四川,这样宋金两国的战争形势已全面逆转。

  进入十月,金国开始大举反扑,金军兵分两路渡过淮河,直抵长江北岸,沿途宋军望风逃窜,毫无反抗之力。韩侂胄每天得到的都是这些消息,也是一筹莫展,只好又想议和,可金国得理不饶人,不肯轻易同意,几经交涉之后,才对南宋提出了割让两淮、增岁币五万两、犒军银一千万两、斩元谋人函首以献等一系列苛刻条件。
  元谋人就是最先出谋划策之人,说白了就是韩侂胄。别的条件还能答应,脑袋难道还能送给别人吗?韩侂胄听完之后暴怒不止,再不考虑议和,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并把老将辛弃疾任命为枢密都承旨,准备让他来指挥军事,可是辛弃疾当时已经六十八岁了,正在家里养病,还没来得及上任就死了。辛弃疾的死,对局势影响倒不是很大,也没有影响到韩侂胄继续抵抗的决心,他仍在调兵遣将,准备与金国决一死战,只可惜形势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韩侂胄的意料之外。

  北伐的失利,使韩侂胄的声望大降,因此有很多对韩侂胄不满的人,就想趁机结束他的专权时代,其中以礼部侍郎史弥远最为积极。史弥远是孝宗朝宰相史浩之子,二十三岁就考中了进士,本来像他这种既是相门之子,又是正牌子进士出身的人,在宋朝官场上理应最有前途,可就是因为与韩侂胄政见不和,始终不能得到重用,所以史弥远一直以来,都对韩侂胄异常憎恨。除史弥远外,还有一个人也对韩侂胄十分不满,而这个人的来头更大,因为她就是当今天下的国母,宁宗皇帝的正妻杨皇后。

  宁宗的皇后本来是韩侂胄的侄女,但已于数年前病故,等到立杨氏为后的时候,韩侂胄曾发表过反对意见,所以杨皇后一直都将韩侂胄视为仇敌,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杨皇后自然就跟史弥远找到了共同点,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拟定出一个阴谋,准备对韩侂胄实施肉体上的坚决消灭。
  开禧三年十一月初二,杨皇后在宫中伪造圣旨,称韩侂胄“罪恶贯盈,合行诛戮”,然后由史弥远暗中派人埋伏在韩侂胄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对其进行突然袭击。次日一早,对此一无所知的韩侂胄像往常一样上朝,刚走到太庙,就被史弥远安排的人马截获,拉到旁边的玉津园内杀死,随后被割去首级,作为一项议和条件送往金国。(4)

  韩侂胄作为一个权臣,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毕竟是走正常程序上来的国家高级领导人,杨皇后和史弥远用这种手段杀了他,性质与政变无异,按理说是绝对不应该被允许的,可是宋宁宗的思维非常简单,以前韩侂胄活着的时候,他就听韩侂胄的,现在韩侂胄被史弥远杀了,他又开始听史弥远的,于是南宋又开始了史弥远的专权时代。

  史弥远是个彻底的投降派,上台之后就恢复了秦桧的王爵,表明自己坚定的投降立场,然后积极与金国议和。其实这个时候,南宋所受的军事压力已经有所减轻,吴曦投敌之后没过多久,就被部下杀了,这样南宋又重新取得了四川地区的控制权,东线金军在毕再遇所部宋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也无力渡江,金军统帅仆散揆、左丞相宗浩又相继病死,只能代之以完颜匡,金军三易主帅,犯了兵家大忌,所以金章宗也不想再战,同意跟南宋议和。

  嘉定元年(1208年)九月,南宋与金国正式签订了和议,内容如下:第一,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第二,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犒军银三百万两;第三,疆界与绍兴时相同(金国让出新占领土)。从和议的内容上看,双方都作了让步,宋朝增加了岁币,但金国也让出了一部分领土,对于南宋来说,还算勉强可以接受,然而由于金国提出,要以韩侂胄的人头作为议和的先决条件,却极大地伤害了宋人的感情,因为函首求和的方式带有着很强的侮辱性,有人曾打过这样比方:“好比一家的产业被强盗抢走了,这家的仆人为其子孙出谋划策,想要将丢掉的产业夺回来,即便事情不成,可他的仆人又有什么罪过?难道还要把仆人的头割下来送给强盗吗?”

  从这一点上看,韩侂胄确实死得没道理,而把他的人头送给金国就更加没有道理,南宋作为一个堂堂的主权国家,臣子没罪,自然不用追究,即便有罪,也应该由自己惩处,又怎么能把这种权利交到敌人手里呢?因此有人作诗道:“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雠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燕,于期未返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诗里将韩侂胄比喻成晁错和樊于其,未免有过誉之嫌,但大意还是不错的,这也反映出时人对这种“函首安边”的方式,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韩侂胄的死,这场形同儿戏的开禧北伐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双方又大致回到了战前的状态。其实从南宋初年起,宋金两国就一直是这个样子,时而开战、时而议和,金国在多数情况下都占有优势,但也无力将南宋灭亡,所以总体而言两国还是一直处在一种平衡当中。
  然而,就在开禧北伐的同年,金国北部边境之外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凶残的征服者铁木真,于漠北斡难河源头树起了九脚白旄纛,召集各部落首领贵族,隆重举行了忽里勒台大会,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蒙古国由此诞生,铁木真则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成吉思汗。用不了多久,他和他的子孙,就将率领着那些“用人肉养着,用铁链拴着”的士兵,骑着烈马、挥舞着钢刀,卷起浓浓的烟尘,如风暴般席卷所知世界。无数的文明将毁于他们脚下,无数的生命在他们面前化为脓血,随着大蒙古国的建立,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劫难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作为与蒙古依次相连的金国与南宋,又将如何应对呢?

  (1)《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七 《陈自强 苏师旦》
  (2)《金史》本纪第十二《章宗四》
  (3)《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六
  (4)《续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八卷
  日期:2010-05-14 07:03:54

  第二节 一代天骄
  南宋开禧北伐与蒙古建国同在一年,虽说只是时间上的巧合,并无必然的联系,但也并非完全孤立的两件事,因为蒙古和南宋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也就是大金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