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15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拖雷表态之后,成吉思汗选定接班人的事情就算圆满结束了,但从这件事的过程当中却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成吉思汗诸子对由谁来继承汗位的认识并不统一;第二,窝阔台之所以能成为大汗接班人,察合台是他的有力支持者;第三,术赤同察合台的矛盾表面化,因此与窝阔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并未充分暴露,但必须引起注意,这就是拖雷对窝阔台成为大汗接班人的态度。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为人英勇善战,果敢坚决,为蒙古立下了赫赫战功,是蒙古人心目中公认的英雄。在现存史料中,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认为拖雷同样支持由窝阔台来继承汗位,其中《蒙古秘史》甚至认定拖雷最终是自愿替窝阔台而死,但实际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风俗,拖雷的继承顺序还要在窝阔台之上,那么拖雷又怎会甘心汗位旁落呢?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上一个问题,也就是成吉思汗为什么不肯传位于拖雷,而是将窝阔台立为大汗接班人?种种迹象表明,成吉思汗在选择接班人前,诸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比如说察合台对术赤的辱骂,绝不会是一时的冲动,而应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成吉思汗对此不会毫无察觉。成吉思汗作为一个头脑清晰的君主,他在考虑接班人问题上,绝不会只看考察对象的能力,还要顾及到权力移交后政权的稳定,如果单以能力而论,拖雷无疑是继承汗位的最佳人选,但拖雷的性格过于残暴,这一点身为父亲的成吉思汗自然心知肚明,如果由他来继承汗位,会不会在登上大汗宝座后对其他兄弟痛下杀手,就不能不令成吉思汗有所顾虑。而窝阔台尽管能力不如拖雷,但性格还是要温和的多,史载窝阔台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虽说这也是一种溢美之辞,但在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当中,窝阔台确实是最为宽厚的一个,成吉思汗为尽量保持在他百年之后的政局稳定,将窝阔台定为大汗接班人不失是一个明智之选。

  对于以上观点,笔者猜测的成分居多,因现存史料有限,成吉思汗本人也没有就立嗣之事,发表过公开的、权威的官方意见,所以他究竟是不是因为窝阔台为人要较拖雷仁厚而将他定为大汗接班人?笔者不敢妄下定论,但拖雷对由窝阔台最终继承汗位并不支持,却不难找出证据。
  成吉思汗西征时,对几个儿子进行了分封,其中长子术赤的被封于咸海以北,即今日咸海、顿河、伏尔加河一带,称为“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被封于原喀喇契丹国(西辽)所在的草原,即新疆、阿富汗、乌孜别克斯坦一带,称为“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因为在西征前被成吉思汗定为汗位继承人,将来要成为天下共主,所以受封的土地不大,被封于巴尔喀什湖以东、北部地区,即今日新疆的密叶立、霍博等地,称为“窝阔台汗国”;四子托雷作为成吉思汗的守灶人,当时就没有封。

  成吉思汗死时,长子术赤已经去世,并不能对窝阔台造成威胁,但四子拖雷却按照蒙古族的民族习惯,继承了成吉思汗身边绝大部分的精兵猛将,实力顿时暴增,开始具备了对窝阔台继承汗位进行干涉的必要条件。
  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7月末去世,窝阔台本应该马上继承汗位,但由于蒙古的忽里勒台大会(部落议事大会)仍然再起作用,所以窝阔台想要正式成为大汗,还要经过忽里勒台大会的选举,而在这个汗位空缺的时间段内,则由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监国。
  忽里勒台大会在蒙古各部落分散时期,是一个推举部落联盟长、决定是否发动战争的重要会议,但在蒙古建国后,忽里勒台大会就已流于形式了,况且成吉思汗已在生前将窝阔台指定为继承人,所以忽里勒台大会的选举就成了无差额的选举,按理说应该很容易通过,可是直到公元1229年7月,也就是整整拖了两年之后,这个大会才得以召开。那么谁有能力将忽里勒台大会召开的日期拖这么久,显然就只有身为监国的拖雷。

  公元1229年7月,蒙古王公大臣在克鲁伦河边聚集,狂欢三天后开始正式商议国家大事,也就是商议是否由窝阔台继承汗位。会议整整持续了近四十天,始终难以决定是否由窝阔台继承汗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是由于窝阔台本人一再谦让,他说:“虽然父汗要我继承汗位,但我还有兄长和叔伯,他们比我更能胜任此职。再者,按照蒙古风俗中幼子守灶的传统,长室中的幼子才是父亲的继承人,拖雷日夜守候在父亲身边,熟悉他的扎撒律令,这些人都在,我怎么能继承汗位呢?”

  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吗?如果窝阔台真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汗位,自然会在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就主动推辞,可见他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仅仅是做口头的谦让,那么谦让三五次也就足够了,怎么会一直谦让近四十天呢?可见窝阔台即便是谦让也是无奈之举,那么什么才是其中的真正原因呢?据《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传》中记载,直到窝阔台正式继承汗位的前两天,与会者仍在对窝阔台能否继位争论不休,大臣耶律楚材便对托雷说道:“此宗社大计,宜早定。”托雷说道:“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耶律楚材又说:“过是无吉日矣!”拖雷这才同意由窝阔台继位。此后,耶律楚材又急忙来到察合台身边,说道:“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察合台闻言便领着皇族及臣僚向窝阔台礼拜,君臣的名分至此才定了下来。事后,察合台走过来拍着耶律楚材的背说道:“真社稷臣也!”

  通过上面这段记载不难看出,窝阔台继位的真正阻力来自于拖雷,成吉思汗死后,留下来直属军队十二万九千人,其中窝阔台只分得四千人,而拖雷作为守灶人,分得了十万一千人,使他拥有了争夺汗位的强大实力,如果成吉思汗生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汗位自然就非托雷莫属,可成吉思汗偏偏又指定由窝阔台来继承汗位,拖雷如果硬抢,不免要违背成吉思汗的旨意。这兄弟两人,一个有实力没名义,另一个则是有名义没实力,这才造成蒙古汗位虚悬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的情况。

  窝阔台、拖雷兄弟为了汗位扯皮两年,虽然没有酿成流血冲突,但不可避免地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就给金哀宗苟延残喘制造了机会。在此期间,金军将领完颜陈和尚还曾在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一战中,以四百骑兵大破蒙军八千余众,取得了蒙金开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然而,正所谓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在蒙古大军连续多年的打击之下,金国早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金哀宗虽非昏庸的君主,但也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而与他同时代的敌人,如成吉思汗、木华黎、窝阔台、拖雷等人,则都是史上罕见的英雄豪杰,以金哀宗的能力,绝不足以与他们相抗衡。因此,金国亡国的命运在所难免,而随着窝阔台正式登上了汗位,这一天也就要来临了。

  日期:2010-05-26 07:11:58
  第四章 宋蒙灭金——海上之盟南宋版
  第一节 三峰山之战
  公元1229年10月,也就是窝阔台当上大汗的两个月后,蒙古又出兵庆阳(今甘肃庆阳),西线金军再度告急。金哀宗为了能够争取时间集合军队,急忙遣使求和,蒙古受此迷惑,攻势稍有缓解,这就给金国解围留下了机会。公元1230年初,金哀宗派去的援军赶到,与蒙军再战于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蒙军战败而退,庆阳之围遂解。

  窝阔台刚当上大汗,就听说蒙军打了败仗,心里暴怒不止,立即传出亲征令,准备向金国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然而这个时候,由于金国的防区大幅缩减,兵力有所集中,这就使蒙古大军的推进速度远不如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