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25节作者:
英雄旗主 从当时的情况看,南宋想要收复河南并不困难,因为蒙古已将大部分军队撤走,留守河南各州的基本上都是金国的降将,而南宋在中原一带的控制区已经向北推进到陈州、蔡州之间,离开封、洛阳、归德(北宋三京)都只有几百里的路程,如果真想出兵的话,不等蒙古人反应过来,南宋就能把北宋三京全部控制住,因此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收复河南之后,蒙古人会不会打过来?自己又能不能守得住?
其实这两个问题也都不用考虑,蒙古自从崛起之后,就一向横行霸道、里挑外撅,南宋就算不出兵,蒙古人早晚也会派兵打到,更别说南宋主动出兵去招惹他了。那么能不能守得住呢?显然就更不可能,河南地处平原,正好是蒙古借以发挥骑兵优势的场所,以宋军的整体素质,根本无法在这里与蒙军对抗。而在饱受战火摧残之后,河南又缺乏有效防御的措施,加上河南地域本身广大,就算南宋能顺利收复三京,也不可能全面控制住这一地区,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南宋都不具备收复河南、将防线推进到黄河沿线的条件。
然而此时史弥远刚死,南宋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一大批朝中新贵冒了出来,这批人急于建立“边功”来稳定地位,其中以赵范、赵葵兄弟和全子才三人为代表,这三人都是前线的帅臣,赵葵为淮东制置使、全子才为淮西制置使、赵范为沿江制置副使,而且都是刚受重用,心气儿正是最高的时候,因此极力主张趁蒙古北撤之机,“抚定中原,坚守黄河、占据潼关,收复三京”(1)。不过这一建议,也遭到了朝中原有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如乔行简当时带病在家,听说此事后立即抱病上书道:“今境内之民,困于州县之贪毒,扼于势家之兼并,饥寒交迫,常欲乘势而作乱,万一兵兴于外,缀强敌而不得休,臣恐北方未可图,而南方已先骚动矣!”
淮西总领吴潜也上奏道:“金国既灭,与蒙古为邻,应表面虚与之和,内里以守为实、以战为应。河南取之虽易,守之则难,兵戎之资,所费何巨!民穷不堪,激而为变,今日之事,岂可轻议!”此外,参知政事陈贵谊、江淮制置大使赵善湘、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枢密都副承旨吴渊、淮西转运判官杜杲等人也都坚决反对,就连力主出兵的赵范手下参议官丘岳都劝阻道:“蒙古是方兴之敌,气盛锋锐,怎么可能把得来的土地让给我们呢?我军若往,彼兵必至,战祸则将起自于此,况且千里长驱以争空城,粮饷难以接济,一旦战事不利,悔之何及!”(2)
当时除了几个力主用兵的边帅之外,几乎绝大部分朝臣都反对出兵河南,但是宋理宗刚刚亲政,有建“盖世奇功”的强烈欲望,所以力主用兵。其实从宋理宗的一生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甚至还很能委屈求全,比如说他皇位来得不正,不少理学人士都总拿这件事情来攻击他,如果放到别的皇帝身上,必然会使用高压政策,但宋理宗却截然不同,理学人士越是攻击他,他就越重用理学人士,一生都对理学推崇备至,理学在中国各大学术门派中一枝独秀的时代,正是由理宗年间开启的。宋理宗这种做法其实很聪明,就是你越骂我,我就越对你好,你还好意思总骂我吗?后来攻击他得皇位不正的人果然就少了。那么像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这样急于求成,希图边功呢?恐怕对敌我形势估计不足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想急于摆脱史弥远留下来的阴影,因为史弥远是以“主和”起家的人,宋理宗如果主战,不是马上就跟史弥远划清界限了嘛!
此外,当时的宰相郑清之也有这种想法,郑清之是史弥远的死党,也是宋理宗的老师,但他本人没有史弥远那么大的权势。史弥远死后,郑清之明显看出来政治风向就要大变了,此时如果再坚持史弥远的方针路线,相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因此也立马转舵,坚决支持宋理宗出兵收复河南。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一次很不成熟的军事大行动就此展开了。
公元1234年六月,宋理宗命全子才率一万淮西兵为先锋直趋汴京,命赵葵率五万主力军作为后继,将赵范任命为两淮制置大使,驻军光州、黄州间(此处临近中原,是京湖、两淮战场的结合部)负责接应。又因为京湖制帅史嵩之始终反对出兵,所以宋理宗就不用京湖兵,只用淮西兵,但要求史嵩之负责为淮西军供应粮草。
南宋这次进军非常顺利,六月十二日,全子才从庐州正式出发,六天后渡过淮河进入敌境,由于蒙古大军已经撤离,中原百姓又死伤殆尽,因此宋军如入无人之境,别说受到阻拦,就连活人都没看到几个。六月末,全子才就收复了归德府(北宋南京,今河南商丘),七月二日,全子才就已进至汴京,并于城外二十里安下营寨。
此时汴京城由蒙古所立的傀儡崔立统属,就是那个献城陪送老婆的原金国京城西面元帅,此人名声极臭,汴京军民都对他恨之入骨,宋军还在路上之时,崔立就被原金国将领李伯渊等人割掉人头,拿去祭奠金哀宗的亡魂,等宋军一到,李伯渊等人立即开城出降。
这是自公元1129年杜充出逃后,宋朝军队第一次重回汴京,所以意义非常重大,然而他们看到的,已不是《清明上河图》中那座繁华的都市,到处都是一片残垣断壁,破败的尸体和森森的白骨更是随处可见,空气里始终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尸臭味,城中只剩下数千活人,个个都被饿得瘦骨嶙峋,没有丝毫的生气。(3)
全子才此时已被迁为关陕制置使,按照原定计划,他入城之后应该继续向西前进,收复西京洛阳和潼关,可是他身为前锋,所带粮草有限,汴京又成了这个样子,也无粮草可筹,只好停了下来。十几日后,赵葵率领主力宋军抵达汴京,一看全子才仍然按兵不动,便责备道:“我辈始谋据关守河,今抵汴已半月,不急趋洛阳、潼关何待耶?”(4)全子才便说粮草已经用尽,无法继续进军。
赵葵听完大为不满,既对全子才不满,也对督运粮草的京湖制帅史嵩之不满,便急命部将范用吉率一万三千人西进,再命杨谊率一万五千人为后援,让两军各带五天粮草出兵,将士们集体反应粮食太少不够吃,赵葵手中也没有粮,只能让部下先出兵再说,承诺等粮草运来后就立刻给他们送去。可赵葵还不知道,督办粮草的京湖制帅史嵩之由于极力反对出兵,所以就硬顶着不办,并且振振有词地说道:“抗旨罪在一人,遵旨祸及天下。”(5)虽然史嵩之已经因为这件事情被撤了职,但时间已被耽误下来,在此期间,黄河北岸的蒙军已决开了河堤,使汴京四外河水泛滥,粮食已经运不到了。
七月二十一日,范用吉率兵先行,为了节省粮食,他命令士兵把五天的口粮分成七天吃,士兵们也发扬风格,饿着肚子向洛阳进军。七月二十八日,范用吉率兵进入了无人防守的洛阳城,但刚进城粮食就已经断了。而在此之前,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得知了宋军进入河南的消息,于是决定对发动一场全面地、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并将金国国王、木华黎之孙塔思任命为主将,就在宋军进入洛阳的同时,蒙古大将塔察儿也率本部人马接近了这里。
七月二十九日,作为后援的杨谊率宋军抵达了洛阳城外,并在洛阳城东三十里暂时休息,并传令生火造饭。估计杨谊的粮食也所剩无几,生怕入城之后被那伙宋军抢去,所以先在城外吃完了再说。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蒙古大将塔察儿的先锋官刘享安跃马横枪,突然杀到,宋军将士又累又饿,根本无力抵抗,被杀得全军覆没,主将杨谊仅以身免,狼狈逃入了洛阳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