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40节作者:
英雄旗主 与对文臣的防范相比,宋理宗对武将的猜忌就更甚。在宋理宗时代,国内威望最高、能力最强、作用最突出的武将,非孟珙莫属,宋理宗也一直对孟珙十分倚重,还曾让他一人担任京湖、四川两大战区的主帅。但也正因如此,宋理宗又一直都对孟珙十分猜忌,在宋蒙战争频繁时期,宋理宗离不开孟珙,而在蒙古内乱期间,由于两国战事归于沉寂,宋理宗觉得孟珙的用处已经不大,就开始对他多方进行掣肘。
孟珙自任京湖制置使以来,曾多次击败过入侵的蒙军,在当世享有盛名。而从公元1244年开始,孟珙利用蒙古内乱的时机,多次派兵出动出击,攻打蒙军在河南的要塞,焚毁蒙军囤积的粮草,并屡获胜捷,声名更加显赫,不少原先向蒙军投降的南宋将士纷纷来归,使京湖战场上的形势出现了空前的好转。公元1246年,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长官范用吉也不想再跟蒙古人混下去了,便秘密向孟珙请求投降。孟珙不禁大喜过望,急忙上书请求朝廷予以批准。
范用吉身为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一旦归顺过来,显然会在军事上对南宋大有裨益,宋理宗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可由于孟珙当时的威望太高,兄弟几个又都是抗蒙名将,宋理宗生怕一旦范用吉投降过来,会更加助长孟珙的声势,造成功高震主的不良局面,所以竟然以范用吉“叛服不常”为由,拒绝了孟珙的请求。就在这件事的不久前,孟珙的老领导史嵩之因父丧而丁忧,朝中没有人能为他说话,反倒是谗言四起,孟珙自知已不容于朝,不免心灰意冷,叹息道:“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随后主动上表请求致仕,宋理宗马上就给与批准,让孟珙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的名义退休,这更使孟珙忧愤不已,从此一病不起。当年九月初一,有一颗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鸣,随后狂风大作,掀开房屋,折断树木。当晚,孟珙就薨于江陵。
孟珙是南宋中期最杰出的爱国将领,他本人很有儒将风度,平时在军中十分威严,但下去之后,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3),可与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相比。孟珙去世那年,年仅五十二岁,这无疑是南宋的巨大损失,不过好在孟珙只能算是被排挤而死,还不能说是被活活逼死,死后还被追赠太师、封吉国公,下场还不算十分悲惨。与孟珙相比,同时代的另一名将余阶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了。
自从就任四川制置使以来,余阶功高厥伟,为稳定南宋的西南防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时间一久,也避免不了受猜疑的命运。四川因偏居一隅,本身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向来就是个容易产生割据的地方,五代时期,就有王建和孟知详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前、后蜀,南宋建国之后,也曾发生过吴曦叛乱称王之事,所以四川的帅臣历来都是最容易受到朝廷猜忌的一个群体,而余阶本人办事又不顾嫌疑,昧于勇退,最终也使自己落得一个很不好的下场。
公元1244年,余阶的老上级赵葵进入枢密院,开始执掌兵权,并给余阶以很有力的支持,到了公元1249年,宋理宗又将赵葵任命为右相兼枢密使,本来这对余阶来说更是一件好事,谁知赵葵是武将出身,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反对派们就以此为借口,对赵葵群起攻之,并抬出了“宰相须用读书人”的祖训,使赵葵没等上任就被迫辞职,结果连原有的兵权都没有了,这对余阶自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余阶还有左相郑清之的支持,在朝中还算是有人,地位依然稳固,可是到了公元1251年,连左相郑清之也病死了,与余阶毫无关系的右相谢方叔升任左相,这样余阶的后台全部倒塌,已经无法得到任何一个朝中大员的有力支持。
就在郑清之死前,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利州都统王夔性格残暴,依仗功劳桀骜不逊,成为四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王夔为人还非常缺德,到处勒索钱物,经常把辖区里的富户捉来,将箩筐中间掏孔,套在富户脖子上,然后用火点燃,称之为“蟆蚀月”,或用弓弦系在富户鼻子底下,吊在房梁之上,称之为“错系喉”,有时还会绑住人的两条腿,用长木压住,称之为“干榨油”,总之榨钱的办法很多,四川人都对他恨之入骨,背地里称他为“王夜叉”。
余阶早就有心将王夔铲除,但是又害怕王夔手握重兵,一旦处理不当,会酿出大祸。后来余阶的亲将杨成就劝他说道:“侍郎不必害怕,王夔的兵将虽多,可也都是朝廷的人,当年吴家在高宗年间百战保蜀,又积四代恩威,根本不可谓不固,可吴曦一夕叛乱,还是立刻就被部将所杀,难道王夔的势力还能比得上当年的吴曦吗?咱们宋朝的体制决定了乱臣贼子们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余阶听完觉得很对,就夜召王夔入帅府议事,又悄悄命杨成去带领其军。王夔对此毫无所知,大大咧咧地进了帅府,但随即就被余阶擒获斩首示众。而与此同时,杨成则单人独骑进了王夔的营寨,宣布王夔已被正法,军队由他本人暂时接管。将士们惊愕不已,相顾不知所为,杨成又对他们晓以大义,耐心说服教育,成功地安抚了将士们的情绪。
余阶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应该说是非常圆满,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况且余阶身为四川制置大使,手中握有先斩后奏、便宜处置一切事务的权力,因此也不算越权。其实这种事情在宋朝不乏先例,比如说高宗年间张浚就曾在四川杀过大将曲端,那一次还是冤杀,但宋高宗也没有去怪罪张浚,可是由于余阶治蜀多年,身上的光环太多,着实令人妒忌,所以很多人就以此事为借口对余阶进行大肆攻讦,其中不乏像左相谢方叔这样的大人物。
谢方叔才能平平,为相四五年,既无大功、也无大过,没有任何作为。他之所以打击余阶,一来是余阶是郑清之的人,而谢方叔向来都与郑清之不睦,所以打击余阶就是打击刚刚死掉的郑清之;二来与随后发生的另一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王夔死后,利州戎司按惯例推举统制姚世安为将,这在当时既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也是一种很跋扈的行为,被称为“举代”,也就是说一支部队的主将离职之后,往往会让其部将接管军队。这种行为其实违反了当时军队高级将领由朝廷直接委任的原则,余阶早有心革除此弊,因此就不予承认,便命一个姓金的都统带三千骑兵去云顶山接管王夔军,不想姚世安竟然闭关不纳,把那名姓金的将领赶了回去,还口出狂言来威胁余阶。
此事过后,姚世安知道余阶必然不会善罢干休,所以也在苦求对策。正巧此时谢方叔有个侄子正在云顶山避难,姚世安就重金厚结此人,以寻求得到谢方叔的支持。正好谢方叔也想搞掉余阶,姚世安主动向他靠拢又给他制造了打击余阶的客观条件,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边由姚世安在四川大肆搜集余阶所谓的罪状,一边由谢方叔在宋理宗面前大讲余阶的坏话。谢方叔身居高位,手下党羽众多,加上朝中不乏眼红余阶功业者,也都跟着落井下石,就连参知政事徐清叟也掺乎进来。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成天在宋理宗面前嘀嘀咕咕,对余阶进行大肆的诋毁和污蔑。宋理宗的疑心本来就重,自然抵不住众人的百口交侵,终于在公元1253年五月发出庚牌,召余阶入京奏事。
庚牌也叫更牌,是宋代调动大臣的专用牌符,此牌一出,就标志着四川的余阶时代宣告结束。而自从姚世安依仗谢方叔的势力抗命以来,使余阶在四川的声威大挫,余阶忧愤之余,身体每况愈下,在宋理宗发出庚牌之时,余阶突然身患重病,并专以此事上奏了朝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