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43节作者:
英雄旗主 吐蕃最早是由古代藏民所建立的国家,在唐朝时曾盛极一时,“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等州,南临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1),甚至还曾一度攻入长安,将唐代宗赶出了京城。不过到了公元842年,吐蕃王朝最后一任赞普朗达磨遇刺身亡,他的两个儿子沃松和永丹各据一方,为争夺赞普宝座大打出手,吐蕃王朝从此陷入了分裂,到宋朝末年,吐蕃内部山头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各据一方,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了,只能称之为吐蕃诸部。
蒙古和吐蕃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早在成吉思汗灭西夏时,就曾招降过毗邻西夏的部落,其后拖雷假道南宋攻打金国时,也曾招降过吐蕃东北部的边缘部落,但这两次接触仅限于吐蕃的边区部落,双方还没有深入往来。其后察合台之子穆直和窝阔台之子阔端都曾进入过藏区,并招降了一些部落,但规模也不大,直到公元1244年,阔端又派大将道尔达进入藏区,召吐蕃萨斯迦派首领萨班入见,萨班没有拒绝,当年就携自己的侄子八思巴启程,并于公元1246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见到了阔端,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蒙古方面同意由萨班监藏,而萨班则同意帮蒙古招降吐蕃诸部,此后大部分吐蕃部落都相继归附于蒙古,这也是忽必烈决定绕道藏区的原因。
公元1251年,萨班去世,他的侄子八思巴成为新任萨斯迦教派法主,当时年仅十七岁。八思巴据说是个天才级的人物,年纪虽然不大,但佛法精深,知识渊博,是吐蕃人眼中标准的活佛。尽管忽必烈实施斡腹行动时,吐蕃大多数部落都已归附,可毕竟那里不是自己的地盘,为了保证大军能顺利行军,忽必烈便派人将八思巴召到六盘山,命他回吐蕃地区为自己筹措军粮、摊派差役。
谁知八思巴年纪虽然不大,但脾气却是不小,听完就说吐蕃诸部没钱,百姓负担不起,将忽必烈的要求一口回绝,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忽必烈当时身为上国的实权宗王,八思巴不过只是下国的宗教领袖,他这种态度如果放在平时,恐怕很难摆脱悲惨的命运,可眼下忽必烈有求于他,得罪不起,只好来软的,但自己出面又下不来台,只好让王妃察必从中斡旋,双方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忽必烈夫妇从此皈依佛门,尊八思巴为上师,并接受八思巴为其夫妇举行的密宗喜金刚灌顶仪式。而八思巴则同意为忽必烈通过藏区提供方便,一面派人做向导,一面给吐蕃各地的高僧大德写信,叫他们为忽必烈出粮出力。
这是一个双赢的协议。因为通过这一协议,八思巴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在吐蕃的领袖地位,忽必烈称帝后,八思巴更是水涨船高,被尊为“帝师”,藏传佛教也成了元朝的国教,此后元朝的历代帝王,都设置帝师一职,并且都是由萨思迦派的高僧出任。八思巴本人不过就是写了几封信,充其量也就是为蒙古贡献了一些粮食,还不用自掏腰包,就得到了这么丰厚的回报,可谓是实惠多多。而忽必烈也不吃亏,蒙古虽有本民族的萨满教,但从成吉思汗时起,蒙古历代领导人就从不歧视其他教派,无论是萨满教,还是佛教、道教、景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统统平等,什么庙都拜,哪路神仙也不得罪,忽必烈受此熏陶,对改信藏传佛教并不会感到难以接受,何况吐蕃地区环境恶劣,不适于人类居住,全面占领也没有用,不占领又难以控制,所以忽必烈用改信藏传佛教的手段来羈縻他们,实在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高收益的好买卖。当然,这件事还有一个重大的历史意义,就是为日后元朝在吐蕃境内设置行政机构奠定了基础,西藏也正是从这时起,成为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员。
公元1253年八月,忽必烈召集的十万大军集结完毕,随即离开六盘山,进抵临洮(今属甘肃),并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由兀良合台率西路军,忽必烈率中路军、诸王木哥、塔察儿、阿必失哈率东路军分头向大理进发。由于前期工作组织到位,使蒙军的行进非常顺利,西路军自达拉沟西行进入阿坝草原,经甘孜、理塘、稻城南下,因为这一带水草丰美,路上又没遇到阻碍,所以行军非常顺利,仅用了十多天,就从旦当岭(今云南中甸境内)进入了大理国境,随后攻克空和寨(大理边防要塞,在今丽江石鼓一带),并飞马报知忽必烈,请他火速入滇主持军务。
东路军进展也非常顺利,他们取道川西北草原,沿南宋边界军州南下,这条路线紧挨着南宋辖境,本来难免会受到宋军的阻击,谁知南宋蜀帅余阶恰好在这个时候含恨而死,继任者余晦又是个无能之辈,对边防事务,一无措置,各地边将又不肯主动出击,竟眼睁睁地看着蒙军擦边而过,在汉源(今属四川)渡过大渡河,进入了大理国境。
只有忽必烈的中路军稍有不顺,公元1253年九月末,忽必烈在满陀城(今四川泸定)接到兀合良台飞报后,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便将大批辎重留在满陀,全军轻装简行渡过大渡河,但由于是沿着大渡河谷地行军,只能翻越崇山峻岭,紧贴悬崖绝壁而行,到翻越雪山时,因山路崎岖,马不能行,将士们只能以步带骑,有时一天都走不上二三十里,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中路军行军两千余里,才终于穿过了高山峡谷无人区,进抵金沙江畔,直逼大理国北境。
金沙江一带是大理国的老少边穷地区,大小部落多如牛毛。大理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国内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国王段兴智是白蛮人(白族),但手中并无权力,国家大权被乌蛮人(彝族)高祥、高和所垄断,而高氏兄弟的山头主义思想严重,大局观不强,时常利用手中权力欺压国内各少数民族,搞得大理诸部人心离散,没有任何凝聚力,所以忽必烈率军到达金沙江畔后,除少数摩些部族稍作抵抗外,其余大多数部落都主动投降,使蒙军得以安然渡过金沙江。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江段,一向以水流湍急而著称,三国时期称“泸水”,诸葛亮所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就是这里,毛泽东同志在红军胜利长征后,也曾留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可见这里地势之险恶。蒙军将士生长于北方,本来不熟悉水战,但在这次出征前,忽必烈对大理国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事先已准备了大批“革囊”作为渡江工具。
所谓“革囊”,简而言之就是用皮革制成的气囊。在古代中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两岸,百姓们为方便过河,制作出一种简易工具,就是将牛羊杀死后,用细管向体内吹气,然后用力拍打,使皮肉分开。这时,再割去牛羊的头部和四肢,就可将皮整张剥下,最后将牛羊头部、四肢、尾部的孔洞扎紧,革囊就制作完成了。需要过河时,人们便往革囊中吹气,使其膨满之后,就可以借之渡江了,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救生圈原理,只是古时没有塑料,只能用皮革代替,吹牛皮的典故也是从这里来的。
中路军渡江之后,蒙古三路大军都已进入了大理国境。前面说过,蒙古这次斡腹之行的成败不在于能不能战胜大理,而在于能否顺利到达大理,此时蒙古的三路大军既然都已进入了大理国境,大理亡国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十一月十六日,忽必烈率军向大理城(今属云南)进发,并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去招降,承诺只要大理国肯乖乖投降,蒙军就绝不加以伤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