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蒙宋金三国战记》
第47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六月某日,大将汪德臣再度率兵攻城,可是苦战一天仍然毫无效果,按常理应该是主动撤军,谁知他在恼羞成怒之下,精神突然出现剧烈波动,竟然单人独骑跑到城下,大喊道:“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宜早降!”(3)话音未落,城上突然飞出一枚炮石,正好砸到他的身上,虽然没有把他当场砸死,但数日之后,汪德臣还是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军中。

  汪德臣是原金国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之子,自打向蒙古投降后,这一家人就成了蒙古入侵四川的急先锋,他的战殁,使蒙军气势大受挫折,而宋军却是斗志昂扬,为了向蒙军示威,王坚特意命宋军向城外发炮,抛出两条各重三十斤的新鲜活鱼和百余张蒸面饼,又在面饼中夹上纸条,上写:“尔北兵可烹鲜鱼食饼,再守十年,此城亦不可得也!”(4)此举不禁更令蒙哥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直到这时,蒙哥仍然不肯撤军,但据《元史.宪宗纪》记载,从六月起,蒙哥也染上了瘟疫,并在七月二十一日病死在钓鱼城,年仅五十一岁。关于蒙哥之死,历来说法不一,《元史.宪宗纪》称蒙哥染疾而死,《宋史.理宗纪》支持这种观点,但说蒙哥死于八月,无名氏所著《钓鱼城记》则称蒙哥是七月上旬督战时,被“炮风所震”,成疾而死,《马可波罗游记》中又记载蒙哥是膝盖中箭伤而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别的说法,难以统一,但有两点应属确认无疑:第一,蒙哥无论是因病而死,还是受外伤而死,死因肯定出在钓鱼城下;第二,蒙哥不是当初阵亡,无论是外伤还是患病,蒙哥都拖了一段时间,最后是在病情迅速恶化,经抢救无效后而死亡,据载蒙哥死前还特意嘱咐众人:“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死)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5)

  蒙哥之死,对时局的影响相当巨大,因为在他死后,蒙军已无心再战,只好在其子阿速台的率领下,向北退军,钓鱼城之围遂解,四川的局势也随之缓和。表面看来,即便蒙哥不死,也很难攻克坚如磐石的钓鱼城,自然就难以占领全蜀,完成打开长江上游大门的战略目标,因此还不至于对南宋王朝构成致命的威胁。其实不然,因为就在此时,忽必烈所率的东路军已经在京湖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果不是蒙哥的死讯突然传来,忽必烈绝不会轻易撤军,这样蒙军就可以在长江中游打开局面,南宋也很有可能在这一年就会被蒙古灭亡。

  (1)以上见《四川通志》卷四十二《合州钓鱼城记》
  (2)见《元史》列传第十六《来阿八赤传》
  (3)见《元史》列传第四十二《汪德臣传》
  (4)见《合州志》卷一无名氏《钓鱼城记》
  (5)同上

  日期:2010-06-22 11:55:42
  第三节 鄂州保卫战
  在蒙哥大举南征的筹备阶段,忽必烈因受猜忌而被解除了兵权,负责裁判佛道辩论大会。忽必烈本是蒙古高级领导人之一,此时不但失去了带兵的资格,还要被迫去听和尚念经、道士做法,不禁令他失落感大增,所以整天闷在家里闹情绪,什么事情也不去过问。近侍燕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劝他道:“主上素有疑志,今乘舆远涉危难之地,殿下以皇弟独处安全,可乎?”(1)忽必烈这才一下子醒悟过来,便在佛道辩论大会结束之后(此次大会佛教取胜),趁着向蒙哥汇报辩论会结果的机会,正式提出了从军的请求。

  蒙哥本身是信萨满教的,对佛道两家谁输谁赢不感兴趣,他见忽必烈丢掉兵权之后,不但不发牢骚、吐苦水,反而还积极寻找机会为国出力,认为他的觉悟还是很高,恰巧此时塔察儿的左翼军战绩太差,令蒙哥大失所望,于是他就决定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主帅,这就使忽必烈再次得掌兵权,也为他日后能够登上大汗宝座打下了基础。

  公元1258年十一月,忽必烈得到了新的工作安排,随后调集兵马自开平大本营启程,于次年二月到达邢州(今河北邢台),会同诸王一起南下,于五月到达濮州(今河南濮阳东),开始召集四方名士,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这些人也都纷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以谋臣郝经的言论最具代表性。
  郝经原为金国人,其家世代修习儒业,在社会上很有名望,他的祖父郝天挺是大才子元好问的老师,可见家学之渊源。郝经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逃到蒙占区躲避战火,所以后来做了蒙古大官,没有思想上的包袱,从不拿自己当亡国奴。郝经自幼博学强记,家里又有良好的硬件条件,所以二十几岁时,就已经在河北文化界崭露头角,后来他的才能被万户张柔发现,又经张柔的举荐,投入忽必烈门下。

  忽必烈此次伐宋,郝经也随军前往,并在濮州上了一道表章,名为《七道》,指出“古时凡是能混一天下者,皆以德不以力”,所以朝廷要想消灭南宋,就要“修德以应天心,法政以慰人望”,要懂得“兴文治、饬武事、育英才、恤疲民、培植元气,俟时而动”的道理。总得来看,郝经这道表章所论比较虚,讲得都是大道理,但并未对具体的作战计划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不过一般大领导都喜欢手下放这一类的空炮,因为不管有用没用,这种话都是堂堂正正的大道理,所以忽必烈也虚心纳谏,明确了这次出征的主题,就是要以“吊民伐罪、修德戒杀”为指导方针,严肃军纪,禁止滥杀无辜,为尽量减少战争对河南地区所造成的伤害,忽必烈还特意命人从济南运来食盐百万斤,以作公私之用。在战前就提出这么多保护民间的措施,这在蒙古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看成是蒙军一次巨大的进步。

  七月,已被忽必烈任命为江淮荆湖等路宣抚副使的郝经,在进军路上又上了一道名为《东师议》的表章,对这次南征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文章开头,郝经先是对蒙古大吹大擂,称蒙古以“一旅之众,奋起朔漠,斡斗极以图天下,马首所向,无不摧破。灭金源,并西夏,破荆襄,克成都,平大理,蹂躏诸夷,奄征四海,今十分天下,已有其八”。接着话锋一转,指出蒙古开国建极五十年来,从来不修内政,只知道天天打仗,常常是“括兵率赋,朝下令而夕出师,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阖国大举”,搞得国家“遗黎残姓,游气惊魂,虔刘劘荡,殆欲歼尽”,元气已经大伤。

  然后,郝经又对这次南征做出了前景分析,认为蒙古这次出兵纯属是瞎胡闹,因为蒙古人打仗,一向是凭借骑兵“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之优势,搞大规模的迂回包抄,破回鹘、灭西夏、自关中败金军、经吐蕃亡大理采取的都是这种手段,应该说行之有效。不过,这种用兵的本质是要出奇制胜,因此就要攻其不意,可现在“连百万之众, 首尾万余里,六飞雷动,乘舆亲出,竭天下,倒四海,腾掷宇宙,轩豁天地”,动静折腾得太大,宋人早有准备,这哪里是出奇制胜,简直就是掩耳盗铃,等于是“执千金之璧而投瓦石也”。

  何况南宋渡江立国已有百年,一向“纪纲修明,风俗完厚,君臣辑睦,内无祸衅,东西南北,轮广万里,亦未可小。自败盟以来,未尝大败,不可谓弱”,哪是那么好对付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