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的圣人:看低调的他如何PK掉百王,开创盛世,竟堪称圣人》
第44节作者:
浪迹zty 日期:2014-07-23 09:05:35
回归正题。
薄昭的死因也许是一个谜,也许正如史书上说的那样,因杀害汉庭使者而获罪,但他因何杀人还暂时不得而知。前面提到,历史不能够胡乱猜测,但如果完全不对存在疑点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就会使历史失去应有的趣味,就永远不可能还原历史的真相。正如人如果太过单纯,就将永远被蒙在鼓里一样。凡事都讲究个度,任何事情都有个底线,只要在这个底线之内,我们大可尽情地做我们所想做的。
不过我这里还是采纳《资治通鉴》的说法,也不管薄昭为何杀人,因为猜测的结果有N个,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其列举出来。对于刘恒杀薄昭一事,史书上虽然记载得不详细,然而历史上不乏人对此作出评论,仅《资治通鉴》上就有三位(也许该段史料有所遗失,但在评论者那个年代还比较详细)。
唐朝宰相李德裕认为,刘恒诛杀薄昭虽然英明,但在道义上似乎不妥。因为他的母亲薄太后当时还健在,你现在杀了她唯一的弟弟,你叫她心里如何不难受?作为儿子的刘恒让母亲伤心,这就是在道义上犯错误。我认为李德裕这话基本公允,但也有点愚孝的味道在内。
司马光认为,法律应该是天下的公器,人人都得遵守,只有善持法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偏不私,亲疏如一。这样就没有人敢有所恃而犯法。薄昭虽然向来被称为长者,但刘恒不为他安排贤德的太傅辅导,反而让他典兵专权,使其骄而犯上,不就是自恃有皇帝的宠幸吗(如果薄昭真是恃宠而骄,看来我先前还猜对了几分)?如果刘恒这个时候还赦免薄昭,那么他与汉成帝、汉哀帝这哥俩败家子还有什么区别呢?
漂亮,司马光老先生这话切中肯綮,入木三分,与我的观点基本一致。平心而论,当年司马光在歇斯底里地抗议王安石变法时,我对他的有些举动是不太欣赏的,但这位老先生也不乏可爱之处。你想啊,老大宋神宗强烈支持变法,他司马老头子说要抗议就要抗议,不让我抗议成功我就不陪你玩儿了,一门心思写《资治通鉴》去,打死也不拍领导的马屁。你难道不觉得这样的人很可爱?你难道不觉得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太少了?
最后说另一个文帝对此事的评价,他就是有时候一点混蛋的魏文帝曹丕。
日期:2014-07-24 18:39:24
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同上)
对于外戚之家,只能够施以恩惠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千万不能够让他们掌权。让他们掌权实际上也就是害了他们,他们一旦恃宠而骄触犯刑法,就不得不依法处置。司马光认为,这是曹丕在讥笑刘恒,打开始他就应该防范薄昭,不然何至于“杀舅伤母”。
司马光认为曹丕这话说得在理,当然我也这样认为。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得很好。曹丕当权称帝时,绝对没有外戚张扬跋扈的事件发生,他的母亲卞太后也是个相当低调的贤惠女子。曹丕有个倒霉的妹夫,也就是刘恒的后代汉献帝刘协,仅存的一点儿皇帝的虚名,也被这小子给弄没了,害得他爹曹操在上面整天骂声喋喋,你个坑爹的龟儿子,要当皇帝老子早当了!
薄昭事件说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事情的真相还有点朦胧,但我也无可奈何。不过没关系,至少这一事件再次警告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将自己不愿看到的结局扼杀在摇篮里。千万不要步刘恒的后尘,等到失去了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也千万不要自以为懂得这个道理,而漫不经心地对待这句话,要把它镌刻在骨子里,不要等到后悔的时候,才想起这句忠告来。
日期:2014-07-26 08:30:39
智囊晁错
薄昭事件的余波还未完全平静,匈奴又开始打起汉朝边境的主意来,这无疑让本就忧心政事的刘恒更加身心疲惫。所幸的是,匈奴这次打家劫舍的军事行动并不大,以至于《匈奴列传》都没有提及此事。当时有个叫晁错的人对匈奴深恶痛绝,屡次上书刘恒,建议他对匈奴采取积极反击的军事行动。
晁错者,颍川人,曾就学于轵县张恢,主修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后因通晓文献典籍,被朝廷征召为太常掌故。所谓太常掌故,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应该叫奉常掌故,因为它是秦朝遗留下来的官职,其名称在刘恒的宝贝儿子汉景帝刘启时期才更改。太常掌故的顶头上司是太常,其职掌宗庙祭祀礼仪,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礼仪专家团团长。
这个晁错显然不太可能搞祭祀时的接待工作,史书上说他严峻刚直而又苛刻,而且他又是以精通文献典籍而入仕的,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卑躬屈膝的招待他人的。
刘恒即位后,朝廷没有研究《尚书》的人才,听说齐国的伏生原是秦朝的博士,精通《尚书》,但因为年逾九十不能征召,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这个时候,太常想到了向来聪敏的晁错,就让他到伏生处学习《尚书》。晁错结业回朝后,乘机上书刘恒报告学习情况,称赞并解说《尚书》。
估计刘恒也有点欣赏晁错,就下诏让他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后来又升迁他为博士官。晁错仕途稍顺,不忘宣传自己的刑名之术,于是就此向刘恒上奏。晁错在奏书中对刘恒说,君王谙熟刑名之术才能地尊位贵、功传后世,而不知刑名之术的君王则可能身死臣手。现在恒哥的宝贝儿子刘启虽然骑射水平高,智商也要超过常人一截,但对刑名之术非常生疏,希望恒哥留心让太子学点该方面的专业知识。
刘恒虽然信黄老之术,却出奇的没有拒绝晁错的建议,还当即拜他为太子家令。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刑名之术有利于加强皇权,但也能够说明刘恒并不愚忠于某一思想。这点他老婆窦漪房不如他,这姐们是黄老学术的忠实信徒,她孙子刘彻想尊儒术有为一番,愣是被他给灭了。所幸刘彻不是个短命鬼,最终在时间上将她奶奶彻底打败。
话说晁错自从做了太子家令后,就和刘恒的宝贝儿子刘启打得火热,并成功地凭借自己的博学善辩赢得了刘启的信赖,还在太子府中获得了“智囊”美誉。其后不久,匈奴多次发兵侵扰边境,刘恒出兵抵御,晁错乘机上书言兵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