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百年兴衰录》
第31节

作者: 横水直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女真的初期征服颇能致力于社会仁政,初下宁江州,就招抚渤海,并宣传:“女真、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刚刚平定东京就除去辽国的苛政酷法,代之以金国简易、公正的法律制度;攻克显州后,妥善安排新附人民的生产,富户迁往咸州路,贫户迁移内地,推举归诚的豪强地主为猛安,提拔有才干的人当谋克,减少租税,赈救饥荒。因此,征服区民心向化。曾有通、祺、双、辽四州的八百多家民户看到女真如此仁政,就主动到咸州都统投降,请求金国拯救他们,于是阿骨打下诏:“辽人赋敛无度,民不堪命,相率求生,不可使失望,分置诸部,择善地以处之。”金初一系列的安抚措施,直接促进金国的迅速发展、强大。

  天辅五年,金国占领上京后,为建设好上京,经完颜昱、完颜宗雄等实地考察,决定在泰州(今吉林省洮南市城四家子古城)建立农场开垦农田,把居住在贫瘠地区以及贫穷的猛安谋克民户迁徙、安置在这里,这些民户可以说是女真民族中的三等公民,一般有地位的猛安谋克军户并不迁徙。撒离喝原来在迁徙名单中,然而,他是完颜钵里劾的养子,有了这层特殊的关系,撒离喝就免迁徙。撒离喝后来跟宗弼平定陕西五路,任金军的左副元帅。

  金军的扩张非常迅猛,没几下就占领山西,接着又平定燕京,征服区发展迅速、区域庞大,民心波动,投降后经常叛乱,云中府、西京都是如此。为了镇压新征服区的反复无常,金军采取残忍的屠杀。平定西京叛变后,宗翰下令大屠杀,千多名乞丐因参加叛变被活活坑埋。这些乞丐为图得一口饭吃,跟着叛军起来抗金,结果白白地送上生命。屠杀乞丐是惨无人道的,宗翰最后落得断子绝孙、薪火不传,金世宗完颜雍认为是报应,归咎为宗翰在这次大屠杀中积下的罪恶。

  大屠杀是残忍的,折衷的办法是采取大迁徙。天祚皇帝还躲藏在阴山,契丹遗民的心还有所向,新征服区观望心理相当浓厚,潜伏着动荡的因素,这些潜在的危机是没法斩尽杀绝的,为防患于未然,金国采取迁徙的政策,把云中府、西京一带的辽民迁移到辽东地区。
  金军统帅完颜杲在征服西京以后,提出将西南招讨司移至东北内地,西南招讨司掌管云中、西京、漠南一带。宗望前往上京请阿骨打亲征燕京时,在阿骨打面前极力支持迁徙政策。宗望说:山北地区经过战乱后残破不堪,生产暂时难以恢复,人民生活必然困苦,民心就容易动摇。天祚皇帝还在阴山,征服区人民居心叵测,若是有风吹草动,他们恐怕要起来响应,若是等到人民骚动起来才兴师动众,国家就得劳民伤财。因此,必须把征服区的人民迁徙到东北,从源头上切断叛乱。

  宗望的一席话说得阿骨打点头称是。当娄室、斡鲁在宜水大败西夏元帅李良辅时,完颜杲继续加强行动,派完颜希尹往上京献捷,同时向阿骨打请求把西南招讨司诸部迁往内地。东北内地即上京(临潢府)、泰州一带,属女真的腹地,把新投降的辽民迁往那里,等于把他们迁离老巢,彻底熄灭他们的企图叛乱的意识,方便金国的管理和控制。

  天辅六年,阿骨打颁布诏令:除西京免去徙动之外(西京经金军严厉镇压后,都是良民),其他山西各州的人民都被迁移到上京一带,分成两路安置,一路安置在浑河路,一路往上京。
  四千金兵护押着迁徙队伍从岭西移往岭东,护押队的队长是阿骨打的最小弟弟完颜昂,完颜昂没有管理经验,就放纵四千金兵为所欲为。士兵都是残暴、贪婪的,在没有纪律约束下,对迁徙人民肆意抢掠、残暴虐待,制造严重的骚扰,人民怨声载道。
  迁徙队伍来到上京(临潢府),那里是女真的腹地,到处荆棘荒凉,迁徙人民看着眼前的情景,内心极度失望,满肚子怨恨汹涌而起,不自不觉地暴动起来,他们抗击金军,纷纷逃离上京,逃奔夹山投靠天祚皇帝参加抗金斗争,天祚皇帝的声势壮大起来。
  其中只留下章愍宫、小室韦二部。
  迁徙是复杂和微妙的,不仅仅是居住地方的改变,同时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都被强行改变,不同民族和人群生活在一起,矛盾错综复杂,既有新老移民、大小民族、远近地区等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又有互异的风俗文化冲突以及国仇家恨的悲愤情怀。它们交融在一起,在新环境中相互碰撞、激发,最后爆发出大规模的反金斗争。

  迁徙是苦难的,山西移民的暴动仅仅是整个迁徙运动的插曲,绝大多数移民不敢反抗,他们为逃避迁徙的苦难,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然而,普通百姓能逃往哪里呢?他们在逃亡的路上颠簸流离,有的卖身为奴,投身豪强地主,在豪强地主的保护下安稳的生活;有的逃匿山林当起强盗;有的在饥寒交迫中饿死冻死……遭遇都是非常悲惨。

  迁徙区的安居生活也十分艰辛,冬天则天寒地冻,耕作却没有耕牛,他们靠双手耕地。如此恶劣环境下,即使不被折磨死,日子也极难度活,经常是三餐不继,少衣缺食,他们为了活命,最后有的卖子,有的典妻,弄得饥寒交迫、妻离子散。
  金国初期,无数难民就这样沦为奴隶,当时的奴隶交易相当盛行。天会二年,金国出于人道主义,曾下诏为宁江州600多名奴隶赎身,皇统四年下诏规定,成人奴隶可赎绢三匹,妇女儿童奴隶赎绢二匹,奴隶的价格在当时相当低廉。然而,能够真正沐浴到金国皇帝的皇恩的奴隶毕竟是少数,其他千千万万奴隶还是在永不见天日中挣扎。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迁徙中渐渐地认清女真统治者的丑恶嘴脸,民间流传着 “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的民谣,因此,那些不愿受被奴役的人民争相起来反抗,金国新征服区降而复叛的斗争犹如星星之火,其中平州张觉的抗金斗争最为声势浩大。
  日期:2011-06-06 10:33:42
  张觉平州反金
  张觉,平州义丰人,辽国进士,曾任辽国兴军节度副使,因平定平州叛乱,被推荐为平州执政官,耶律淳死后,张觉意识到辽国必然灭亡,就招兵买马,称霸一方,萧德妃派时立爱为知州,张觉拒之城外。

  中央的衰弱直接催生地方军阀,而强大的金国绝不允许张觉独霸一方,因此,金军入燕后就密切关注张觉的动向,宗翰曾向辽国参知政事康公弼询问张觉的情况,康公弼认为张觉的军队都是民兵,难以大有作为,建议先稳住他,然后再寻找机会把他消灭。
  金国把燕京划归宋朝后将从燕京离开,宗翰准备趁金军北回时兵临平州,把张觉消灭。
  康公弼认为武力镇压会加速张觉的叛反,就劝阻宗翰,自己前往平州说降张觉。张觉向康公弼解释:“辽国八路中已有七路投降,唯独平州没有解甲休兵,原因无他,只想防御萧干啊!请先生在金人面前代言解释。”萧干和耶律大石分裂后,正在奚王府建国称王,若张觉真的没有野心,那借助他去制约萧干,也未尝不是好办法。康公弼回燕京就安慰宗翰,说:“彼无足虑。”

  天辅七年二月,金、宋瓜分辽国,平州划入金国,改为南京,金国任命张觉为南京留守,时立爱为知州。时立爱看不惯张觉的军阀作风,就卸职归乡。
  时立爱属那种心存良知、以民为本的官员。金军当时非常残暴,每次攻下城邑后,就把城中的民户全部迁徙上京,人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时立爱目睹人民的悲惨遭遇,就以平州知府的名义降金,在降表中向阿骨打反映新附人民被迁徙的悲惨境况,恳请阿骨打宣谕德义,“顺则抚之,逆则讨之”, 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折磨人民。时立爱这种忧民如己的精神让阿骨打大受感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