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诉离殇——80后的血色浪漫》
第8节

作者: 叫我庆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头夹在我们俩中间,穿着因为身高窜得太快而变得明显小一号的上衣,像被两个歹徒劫持的人质。脖子纤细,脑袋硕大,像顶在一根牙签上的苹果。表情怪异,介于哭笑之间。
  我跟大伟从小学一年级就坐同桌,每天一块上学放学。放学以后我去大伟家写作业。我们俩在学校门口买一毛钱一袋的“蜜桃精”和“无花果”,边走边吃。
  写完作业我们一块看《圣斗士星矢》,看得很仔细,并且用笔记本做记录,然后放学的路上用新学来的“天马流星拳”和“庐山升龙霸”PK。大伟他妈很喜欢我,说我这孩子看着就透着一股子招人喜欢的劲,嘴还特甜,一口一个阿姨的。我们看电视时大伟他妈就在旁边给我们削苹果。
  我家和大伟家离得不远,但是大伟家住楼里,我们家住平房。那阵楼很少,能住上楼的基本上都是有些背景的官宦人家。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新转来一个同学,脑袋大脖子细,头发蓬乱,眼神木讷。当时他并没有引起我们多大的关注。
  他真正引起我们注意是因为他的“链子枪”。当时男生都流行玩“砸炮枪”,那是一种塑料的玩具手枪,左轮可以卸下来,里面放上一圈“砸炮”当子『弹』,勾动扳机的时候枪栓撞击砸炮发出响声,还能冒出一缕青烟。当时几乎每个男生都有一把,放学的时候互相射击,并以吓得女生四散奔逃为乐。
  有一次我们发现新来那孩子从书包里拿出一把很新颖的枪,那枪把是用粗铁丝弯成的,枪筒的位置穿着一排自行车的链子,链子上面勒着一道挺宽的橡皮筋,我们都围在一圈看这个新奇的东西。
  那个孩子很娴熟的掰开链子最前面两截,从用床单布缝成的书包里摸出一盒火柴,把几根火柴上的火药小心翼翼的刮下来,塞进前两节链子里面,用火柴棒把火药压实,再把链子重新合上,然后用右手用力的拉动了绑着橡皮筋的枪栓,给他的枪上了膛。  

  我们都很紧张的跑出很远,有的同学把耳朵都堵上了,眯着眼睛看。新来的孩子把枪冲着地面扣动了扳机,一声巨响胜过了我们所有的砸炮枪。
  我们都很新奇的围了过来,那孩子并不看我们,把链子枪重新装进了书包,转身走了。
  我和大伟一路跟着他,跟了一段,我说:“能把你的枪给我们看看吗?”那孩子停下了,看看我俩,打开书包把那链子枪拿出来交给了我。
  我从那孩子手里接过那把沉甸甸的枪,我跟大伟当时就爱不释手,觉得这才是一个男人应该玩的枪。那孩子就说了,要不我给你们做一把吧,不过你们得自己拿材料。
  我俩当时兴奋得不行,说没问题,没问题,你就说都需要啥吧。那孩子就跟我俩说了所需材料。

  我说这个是你自己做的呀?那孩子说是呀,我还会做别的呢。接着他又跟我俩说了很多我们没听过的新鲜玩意,听得我俩无限神往。
  那个孩子就是大头。
  日期:2014-12-18 20:59:47
  8记得当时年纪小

  后来我和大伟都有了自己的链子枪,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为了弄到链子枪必需的材料——自行车的链子,我和大伟用钳子把我妈新买的自行车上面的链子弄断了,从里面取出了若干截,后来怕被我妈发现又用铁丝给连上了,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自从有了链子枪后我们跟大头的关系开始突飞猛进。大头经常带我们去他家玩。大头家住得很远,几乎到了荒郊野外,但是对我和大伟却有着无尽的吸引力。
  大头家的房子是一栋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周边用木头和苇席围拢着,圈成了一个院落。我一直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们家根本没有值得被贼偷走的东西,而且贼要是真想偷走点东西的话,那“院墙”也是形同虚设。
  大头家的院子里面开辟了两片菜园子,种了一些韭菜、豆角和西红柿。那些西红柿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我和大伟惦记上了,以后我们每次去了都先去西红柿那转一圈,看看有没有红的。后来发现很难遇到红的,估计还没红的时候就已经惨遭大头毒手了。无奈之下我俩只能找那些半青半黄的下手了。
  大头的父母对我们这种辣手摧花的行径很是纵容,还一直为没有什么好吃的来招待我们感到愧疚。
  大头的父母很乐意让大头跟我们一块玩,因为我和大伟看上去很像好孩子,不像大头家旁边的那些不上学的孩子,他妈很反感大头跟他们交往,用他妈的原话就是:“别老把那帮妖魔鬼怪往家领。”

  大头他爸就在离他家不远的草地放羊,我们也经常去那里,不过不是放羊,我们去抓蝈蝈。
  大头抓蝈蝈很专业,每次听到蝈蝈叫的时候就对我俩做个安静的手势,然后蹑手蹑脚的走到离蝈蝈几米远的地方,趴在地上,匍匐着向声源靠近,如果这时蝈蝈不叫了,他就安静的趴在地上等,直到蝈蝈再次引吭高歌,大头看准蝈蝈位置后,两手并拢,像只青蛙一样迅猛地扑过去,把蝈蝈当场制服。
  大头抓到蝈蝈就会分给我们俩。我们每人有一个蝈蝈笼,那是大头他妈用冰棍棒给我们编的,接头处用细铁丝缠得细密牢固,看着像一个手工的木塔,美轮美奂。
  当时除了抓蝈蝈我们还比较热衷的一个事情就是捞鱼。捞鱼的工具是大头自制的,一块纱窗,两边用细铁丝缠上两根木棒,下面再栓点螺丝之类的重物,看起来很简陋,但是捞鱼效果奇佳。
  离大头他爸放羊的地方不远有条小河,河水冰凉清澈,浅的地方刚能没过脚踝,深的地方也只到膝盖。没有课的时候,我们带着胶皮桶和渔网挽着裤腿一下午一下午的在那捞。

  捞鱼一般的分工是:大头把渔网戳在河里在下游拦截,我跟大伟去不远的上游用脚把淤泥踢起来,把水搅浑,一路蹚到大头跟前,大头谨慎地把网边的两根木棍往一块拢拢,然后猛地抬起,随着渔网抬起,水花四溅,就会看见网中间污泥和水草掩盖下有几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在腾挪跳跃,死命挣扎。大伟把它们捧起来放进装了半桶河水的黑胶皮桶里面。
  我们捞完了会挑出几条长的好看的放在一个坑坑洼洼的铝盆里养起来,还给取上名字,这些名字多数以同学和老师的名字做参照。
  有一次大头看着我们养鱼的盆子忧伤的说:“李老师死了。”她妈刚进屋,紧张的问:“谁死了?!”大头从盆里面捞出一条泥鳅,说这个是李老师,死了。大头他妈噗嗤乐了,说这帮缺德孩子。
  除了几条被选中圈养的,我们把其余的鱼都交给大头他妈,然后我们就看着盆里的一群游来游去的“老师同学”,等着吃他妈给我们炸的鱼酱。
  大头他妈做的鱼酱鲜香异常,曾经是我们最期待的珍馐美味,而等待鱼酱的那段时间也是最幸福而漫长的。
  其实吃了抓蝈蝈和捞鱼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更有技术含量更加高雅的尝试。比如在大伟的提议下我们曾经试图给《西游记》写个续集,因为看到了连续剧的结尾大家明显意犹未尽。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群策群力的想了一下午,也只是达到了把“小明扶老奶奶过马路”变成了“孙悟空扶老奶奶过马路”的高度,并且在构思过程中我们除了无休止的争吵并没体验出任何艺术创作的快感,于是只好作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