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背后的黑暗历史故事》
第21节

作者: 灰骑士大统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29 09:14:03
  点石成金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会像纸币一样随便贬值的黄金,更是万万不能没有的(大多数人还是木有,唉)。可惜世上黄金太少,太难以得到,若是有能将路边乱石堆化作大金块的法子,岂不妙哉?
  于是,就有了点石成金的传说。
  “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这是现存典籍中对于点石成金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晋炼丹大师葛洪所著《神仙传》中,主人公为许逊,乃是道教中有名的凡人修真得道者,即许真君。传说他在当旌阳县令(今四川德阳一带)时,施用点石成金的法子,来为老百姓缴纳税赋。
  这类法子,在西方叫炼金术,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公元前的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就在搞,中世纪更是盛行一时,即便到了所谓科学昌明的工业革命时期,依然有包括牛顿等人在内的高级知识分子沉迷于其中,随着近代化学的兴起方才逐渐绝迹,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
  在中国,点石成金的漫长历史,与西方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两者在内容和目的上有着巨大的区别,即西方主要以妄图将乱世堆炼成大金块为主、炼出长生不老药为辅,中国则是颠倒过来,以炼出长生不老药为主,炼大金块为辅。
  由于这种区别,点石成金在中国的门派,广义上乃是属于炼丹派,狭义上乃是属于炼丹派中的黄白术——用乱石堆炼出黄色金子和白色银子的法子。而炼丹派的终极目的,则是为了炼出长生不老药,吃了就能成仙。即便是看上去是为了连金银而进行的黄白术,在极度狂热追求不死的秦皇汉武“催促”下,实际上也发展成了要将金银中的精华抽取出来制成长生不老药的炼丹术。上面的徐逊,便是此中的一个高手,传说他后来炼丹成功,全家四十余口,连带鸡、狗、鸭什么的都一起随他吃了成仙升天了,剩下一个小孩留在凡间,叫许仙……

  好吧,许仙的事情,鸡、狗、鸭成仙升天的事情,都是扯淡。但切不可因此认为炼丹也是扯淡而已,在古代,那可是一件相当高级、十分危险、收益巨大的大事业。
  在炼丹术的初级阶段——秦汉时期,方士们向贪恋人间富贵的君王推销的长生不老方式十分的直白,将各种看起来颇为特异的矿物、植物稍微烧烤一下,或者烧烤都不用,吃下去便是了。依据成书于两汉时期的《列仙传》所载,那个时代的方士,认为所谓的成仙食谱,不是吃云母、石头,就是吃松子、桂树等等: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炼食云母……咀嚼云英”
  “邛疏者……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
  “偓佺者……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也。松者,简松也。时人受服者,皆至二三百岁焉”
  到了东汉中晚期,这种着实有点让君王们难以接受的直接吞食法,逐渐演化成了炼丹术。之前不少追求长生不老者,如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已经通过大量实验积累起了足够的炼丹知识,如发现了铅、汞、硫、砷等矿物质之间的基本化学反应,还炼出了不少被称为“药金”的假黄金(实为铜锌合金)。这些成果,为炼丹家们发展出更加高级的炼丹术打下了良好基础,系统的炼丹理论,也逐渐成形。

  东汉晚期出现了一本名为《周易参同契》的炼丹教材,其主要内容看似在讲神话故事,如“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实则是在讲如炼丹过程中,水银加热后遇到硫磺的一些化学变化,这都要拜其传说中的作者,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的魏伯阳故作高深、大量用隐语所赐。颇有意思的是在《神仙传》中,这个魏伯阳被写成了神仙,却是一个吃了自己炼的仙丹“死了”的神仙:“伯阳乃服丹, 丹入口即死”,虽然作者称此举是为了考验弟子的诚心而“假死”,但也可看出此时的炼丹术,较之前直接吞食有些进步,但应该仍存在不少吃了就死的案例。

  古时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炼丹又是高级活动,还用隐语写一本炼丹的书,无疑只会对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造成严重的阻碍,于是到了东晋,写《神仙传》的炼丹大师葛洪系统整理了前代炼丹成果,记载于《抱朴子》一书中。其中对于如何炼制各种仙丹,都有详尽记载,只不过吃了到底能不能成仙,估计连葛洪自己都没敢试过:
  “九光丹……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而异器盛之。欲起死人,未满三日者,取青丹一刀圭和水,以浴死人,又以一刀圭发其口内之,死人立生也。欲致行厨,取黑丹和水,以涂左手,其所求如口所道皆自至,可致天下万物也。欲隐形及先知未然方来之事,及住年不老,服黄丹一刀圭,即便长生不老矣。及坐见千里之外,吉凶皆知,如在目前也。人生宿命,盛衰寿夭,富贵贫贱,皆知之也,其法俱在太清经中卷耳”

  这个九光丹,吃了能隐形、预测未来、长生不老、死而复生……太霸道了。只是,按照葛洪的法子炼出来吃下去,估计只会立即去死吧。
  谁敢吃下去?
  皇帝。
  如果没有狂热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炼丹术,诚然并不会因此绝迹,但至少不会因此而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存在。事实上,葛洪之后,推动炼丹术发展的主要势力,倒并非炼丹的方士们,而是那些越来越怕死的皇帝了。

  日期:2014-07-29 09:14:31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这个开创了一个帝国的枭雄,在最初的一番进取激情过去之后,就专注于炼制长生不老药的事业上去了。刚好有个投机取巧的臣子,献了一本关于炼丹的《服饵仙经》(天知道他又是从哪搞来的),于是这个拓跋珪就在宫中大炼特炼,封山林做燃料,甚至于拿死囚试药:
  “珪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薪蒸。药成,令死罪者试服之,多死,不验;而珪犹信之,访求不已”
  最后实在赖不过去的方士们,拿出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东西,来糊弄拓跋珪,最终让拓跋珪中毒,“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实质上这种东西乃是三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开来的“五石散”,鲁迅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其有过论述,认为那是一种“毒品”。如此批判倒也有些过了,“五石散”乃一种壮阳的药物,但吃多了就会致命,这同让拓跋珪没事就吃阿莫西林一个道理,他可能中毒会更深。

  拓跋珪之后,因为服食之后明显感觉神清气爽,同时不明显感觉中毒,更不明显感觉会因此死亡,加之炼制工艺成熟,普及率高,“寒食散”成了方士手中的主要推销丹药,一直卖了五、六百年,卖到了唐玄宗时期,其间因为此物而中毒乃至丧命者,除了皇帝外,还有王羲之一类的名人雅士。李白、白居易等人也热衷此道,只是不知他们的死亡,是否与服食了包括“五石散”在内的丹药有关,如李白就在其诗作中多次提到他对于炼丹的爱好,“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宋朝以后,迷恋丹药的皇帝依然是一个接着一个,但炼丹术的发展,有了重大的转变,出现了所谓的内丹术,即以人体为炼丹的载体,通过精气的修炼,达到将自身修炼成仙,与服食丹药成仙殊途同归的目的。
  简单说,就是气功。
  现在,炼丹的方士,当然是已经久不见于人世了,点石成金的骗子,或许还不时冒出来几个。但漫长的炼丹史,留下的绝非几个皇帝吃多了五石散而中毒身亡的段子。炼丹,在古代是高级而神圣的事业,在皇帝面前很有市场,但若一来炼出的丹药不能让皇帝神清气爽身轻似燕,二来炼出来的丹药让皇帝吃了就挂,都是会掉脑袋并灭族的。
  最危险的还并非这个,最危险的是在炼丹时被炸死。
  在“万古丹经王”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一书中,对于炼丹时可能被炸死有如下记载:

  “若药物非种、分剂参差、失其纪纲……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炼丹大师葛洪则在《抱朴子》中提到,“又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或以酒饵,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肠裹蒸之於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经现代实验证明,这个过程与原始火药制造过程十分接近,弄不好就会导致爆炸,不知葛洪是否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呢?
  炼丹法主要靠所谓的“火法炼丹”,即无水加热法,包括对各种混合物质长时间高温加热、局部烘烤、熔化、蒸馏等等,若是不慎将硝石、木炭、雄黄神马的弄在一起,进行“火法炼丹”的话,原始火药就会产生,爆炸就可能出现,炼丹方士就可能被炸死。
  据说火药以及许多其他的发现,乃是炼丹术留给现代化学的遗产,但那并非当时那些被炸死炸伤的炼丹方士所愿了,他们想炼的,是长生不老药啊,顺带的,来点黄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