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44节作者:
何三刀 日期:2015-05-02 21:04:07
(紧接第五章 第1节《成都府之乱》)
王府由方圆百里远近闻名的大户,竟然不到一年就被“敲”得揭不开锅了,王老爷还惨遭横祸,消息传出,四乡八寨的乡亲们感念王老爷的仁义,东家凑几把米,西家砍两棵菜,没米没菜的人家,也设法弄一捆柴火前来支援,就这样总算把王博勋给葬到了祖坟山。
幸好王府人还算醒目,早挖坑深埋了一部分金银细软,要不然历经此劫真会倾家荡产,不被杀死也得饿死,饿不死还得急死。
王景书在把父亲的后事料理完之后,左思右想,这个局面必须得请大哥回来主持才行,于是专程去成都府给哥哥拍了封电报。
谢勺子夫妇眼看王府的生活已经很困难,而且树大招风,担心安全,就提出来要回老家谢家湾去躲避一阵。他说的其实也是众多帮工佣人们的想法,二姨太眼看日子没法过下去,也不得不点头,于是昔日门庭若市的大家族,立即变成了“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谢珍珠自然是带着一双儿女随着父母撤离,临行前,她劝婆婆(四姨太)也跟着撤。四姨太正在绝望关头,见媳妇对自己这么好,感激得涕泪横流,哪有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道理?
王景林果然等到来年农历三月,倒春寒冻过了桐子花,才得以跋山涉水赶回老家。奇怪的是,但见大朝门紧闭,鸡不鸣狗不吠,王府大白天不见了人烟似的!
想到萨府那悲惨的一幕,他心里不由得一紧,边大力叩门边扯开喉咙喊:“景书,珍珠,我是景林,我回来啦,开门啊!”
这一喊不打紧,二娘,三娘和王景书都过来了,其他两座院子的二爹、三爹他们也闻声赶了过来,大家围着王景林,哭的哭笑的笑,乱成了一团。好不容易安静了下来,这才互相摆起了龙门阵(即聊天),把成都和北京的事情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这王景林一路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样子跟叫花子也差不了太远,他也顾不上洗一把脸,先就要忙着去给爹上坟。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准备好香蜡纸烛,一队人都面含凄切地朝祖坟走去。
点燃两对红蜡烛,插好,手持三炷香,王景林规规矩矩地给躺在坟里的爹行了迟到的三叩九拜的大礼。旁人早已将纸钱堆码好,引燃。大家默默地看着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好像对逝者的一切怀念和祝福,都随那火苗的肆意舔舐,跟着青烟飞向了冥冥中的另一个世界。王景林没有想到自己进京会与父亲永诀,其实他很想大哭一场,但男人的尊严促使他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落在地,却始终没有哭出声。
既然回来了,长兄代父,王景林就得承担起责任,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他拿主意。他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家庭会,眼下的头等大事是要确保家人能吃上饭,他决定采用“深挖洞广积粮”的办法,适当采购、储备些粮食,因为局面如此之乱,哪一天果真打到不可开交,如果断粮了,就真的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同时,他决定把老婆孩子从谢家湾去接回来,作为长子,是这一家的主心骨,他断然没有抛弃家园避祸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他带了从四品的官服回来,可是这身“狗皮”又能管啥用呢?也许还会招来新的祸事,所以大家都没有对官服表现出应有的兴趣。他翻出了一套以前的旧衣服来换上,就步行去二十多里外的谢家湾接老婆娃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走在那条曾经铺满了喜庆和祝福的路上,想想这几年家里亲人的变故,他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地悄悄流了下来。
(第五章 第1节《成都府之乱》未完)
日期:2015-05-03 20:18:34
(上接第五章 第1节《成都府之乱》)
当他站在岳父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他的老婆谢珍珠,比原来显得更白胖了些,而院坝里有个两个小孩,正在做“锅锅窑”,无疑,这就是自己的孩子王致用和王雅诗。想着子女们差点成了孤儿,王景林不禁感慨万千,喊了声“珍珠---”大老爷们也滚下了几滴热泪。
谢珍珠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一个又黑又瘦的男人站在大门口,以为又是叫花子上门来唱“莲花落”了,正准备去施舍他两个铜钱,却看他激动得落泪,不由得心生奇怪;而且他还懂得叫自己的名字。
这时,王景林已经大步走了过来,站在她面前,问道:“啷个了,不认得我啦?”话说夫妻之间,毕竟熟悉,他这句话的口气,珍珠那是再熟不过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嗫着嘴说:“真是你吗,景林------”俩夫妻抱头大哭,惹得两个小孩也跟着哭了起来。这一哭惊动了整个家族,大家都纷纷赶来,一番生离死别、劫后重生的场面不表。
当下,经过一番张罗,王景林美美地吃上了几个月来的第一餐饱饭,而且是地道的家乡美食;他也将这几年的坎坷经历说了一遍,听得大家唏嘘不已。老婆早早给他烧好了洗澡水,又给他准备了洗漱用品,一番修整后,再换上了新的长衫短褂,整个人立即精神起来了。
好不容易挨到晚上,众人终于散了,把两个小孩安顿好之后,夫妻俩迫不及待地进了房。夫妻感情有多深?爱的有多真?其实一切话都是多余的,恩爱夫妻都懂得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而且都很善于表达,让对方用心灵去体会那一份无尽的热烈与缠绵---。折腾了几次后,看王景林意犹未尽的样子,哪像个吃了千般苦的人?珍珠心疼了,忍不住又落下了泪水。王景林悄悄说:“刚才还在要死要活的,咋个又哭嘛?”珍珠翻身一把抱住他:“傻瓜,我这是高兴。好多人都说你肯定死了,可我从来就不相信,我总觉得你不会抛下我们娘儿母女,你肯定要回来的。你回来了,我高兴,就落泪。你不晓得夜深人静时我哭过多少回,大朝门外的老柳树那边,天天把我的眼睛都要望穿了------”
几句深情的倾述,让王景林顿觉荡气回肠。他无话可说,就把珍珠一翻身又压到身下。人间最美妙的事情,无疑是身体与心灵的碰撞与交流,珍珠此时早已酥软,哪里还能推得开他呢------
第二天,王景林带着他娘和老婆娃儿返回王家,他想要重建家园。岳父岳母觉得回去也没事做了,反而增加负担,就决心留在谢家湾,把老房子好好培修一下,在这里安身养老度过晚年。
这一来,荒凉冷清的王府又恢复了几分活力,王景林给大家做了分工:自己两兄弟负责外面的事物,包括催收拖欠的钱粮,和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采买储存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日用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珍珠和弟媳妇田巧玲,主要负责家里的浆洗和煮饭、喂牲畜、清洁卫生等事务。二娘、三娘和四姨太,则负责带好几个小娃娃。不管白天晚上,大朝门都必须关严实,用大木杠顶好。
为了表示家里已经穷得很恼火,家庭会议上还决定:每天早饭和午饭合为一餐,只能煮真正的红苕酸菜稀饭,少搭几颗米表示意思,汤里可以加一点包谷面增稠,这样既减少了生火冒烟的风险,任何时候外人闯进来,看见吃的这么简单,不相信王家穷,那也不合情理。厨房的米面之类,切记不要超过十斤,以免被人抢走。而一天之中最丰盛的一餐,只能放在晚上,趁着夜色由王景林亲自来炒菜,以犒劳全家老小。
然而计划很完美,操作起来很艰难。首先是收账,按四川话说,那些账本来就是“烂帐”,太平年景尚且拖拖拉拉,到了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要么是能找到人,给你赔笑脸说好话请求宽容;要么是索性耍无赖,“我人是一根球是一条,要钱要粮没有,要命你就拿去”;更多的是连人影子也见不着了,生死不明,去向不定。兄弟俩抱着账本跑了好多天,钱粮没收到几个,脚板上打的泡倒不少,每天晚上都要老婆用针在灯芯上烧红了来挑破水泡。
粮食乃一家之本,因为稀缺,现在就是愿意出高价,连买也买不到啊。紧要关头,还是大娘二娘嫁出去外地的五个女儿,克服重重困难支援了娘家一批,王景林把这些粮食找最偏僻的南瓜坑藏好,家里才算有了点底气。
王府里值钱的东西其实也早就被抢、被偷的差不多了,但是女人们心细,早听说“流寇”们搞的阵仗很大,她们都把自己的私房钱往隐秘的地窖埋藏起来了。所以,二姨太和谢珍珠、田巧玲的私人财产倒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三姨太、四姨太因为本来也没有多少私人财物,她们的损失虽说不上大,但没有了,就是真的没有了。
在王景林、王景书两弟兄的努力下,大家的生活总算稍微能够恢复正常了,都希望从此天下太平,能过个实在日子。然而,1902年五六月之交,也就是王景林返乡两个月后,华阳县爆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大起义,那就是“华阳廖观音曾铁锤红灯教大起义”。
这场起义声势之大,攻打过四川总督府,打死了四川军区司令员,给四川的局面带来了重大影响。
(第五章 第1节《成都府之乱》完结,敬请关注第2节《华阳大起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