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45节作者:
何三刀 日期:2015-11-05 20:47:40
川菜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下集
第五章家道中落
第2节华阳大起义
话说1902年的春天,那时王景林正因为大雪封山,被阻隔在秦岭之外,所以等到阳春三月冻过桐子花之后,才得以赶回华阳老家奔丧。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一年的春天,就已预告了灾难还将接踵而至:一是天灾,整个四川盆地遇上了罕见的春旱,盆周许多州县根本就没能播上种,或新生的禾苗枯萎致死;二是人祸,像成都平原这样的富庶之地,自古引都江堰之水灌溉农作物,旱涝保守,可兵荒马乱的年月,还有几个人能安心种田呢?这样,眼看着小春的收成微薄,人心就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了。暴乱是必然的,不然根本没法活。
廖九妹,客家人,出生于金堂县合兴乡,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村姑。如同她的名字一样,随和淳朴,由于自幼习武,健硕而美丽。正是花季,她脸上时时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见生人尚有几分羞涩,走路时还爱哼着曲儿,蹦蹦跳跳的。
她的爷爷在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就是个英雄,参与了三元里抗英,杀死过洋人。后来为躲避通缉,跑到成都府投奔一个姓曾的发小,人称曾剪刀。安定下来后,廖老爷子在华阳石板滩镇开了家土布染坊,生意挺好,于是曾剪刀也跑来开了间铁匠铺,二人毗邻而居,闲时两家互相走动,其乐融融。
曾铁匠的孙子曾阿义,人称曾铁锤,孔武有力,但心思缜密。实际上,他早就与江湖上的义和拳人士暗通往来,川西各地乱民起事之际,他也蠢蠢欲动,因为傻子都能看出来大清王朝气数将尽,群雄并起、各自称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在金堂、华阳这一带,曾铁锤的名号很响亮,但他一直只是在暗地里做组织和领导工作,总觉得自己出面的号召力还不够。他需要一个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灵魂人物。
这个人会是谁呢?他把自己熟悉的有点头脑或有点武艺的人,像过细箩一样筛了一遍又一遍,发现都比不过自己的才干和人望。这让他很自信,却又很恼火。
这一日,他照常在铁匠铺里挥汗如雨地打铁。有人最近给他贡献了一块陨石,据说若能跟生铁熔铸在一起,制成兵器,必将削铁如泥,大杀四方,助其成就霸王基业。曾铁锤听着这话十分入耳,所以亲自上阵,赤裸着上身,甩开了膀子千锤百炼,眼看着一把厚背薄刃的宝刀就要成型,他的心情简直好极了。
当天正是端午节,不管有没有收获新麦,按民间风俗还是要庆祝一下的,方式有两种:要么用糯米蒸粽子,要么用新麦蒸包子馒头。而亲戚、朋友和邻居之间,经常有礼尚往来,互相将自家制作的美食端来端去尝鲜。
曾铁锤正在仔细审视将来的“御用宝刀”,畅想着它所掀起的血雨腥风之际,恰好廖九妹这时给他端着一大盘包子馒头过来了。她也不将盘子放下,就这样端着站在曾铁锤面前,笑盈盈地看着他,示意他趁热快吃。曾铁锤只得放下手中的活什,也懒得洗手,左右开弓地抓着包子,边吃边称赞:“味道好极了!”
要说这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心里早已有了那么一层意思,只是九妹才十六岁,所以铁锤的心思是,再等一等,就可以提亲了。后来流行举义了,铁锤知道自己一定是要上战场造反的,这反而让他犹豫起来,万一自己有个好歹,岂不是害了九妹?因而他竟把九妹排除在义军之外了。
这会九妹看他吃的太快,怕他噎住,就把盘子端开了,还说:“看你那幅怂相,好像没吃过包子似的。慢慢吃,没得人跟你抢。”
铁锤虽然没有文化,但他喜欢听四川评书,还喜欢看川剧,所以历史上的许多故事他都耳熟能详。这会他吃着包子,看着眼前的九妹,胸脯圆鼓鼓的,脸儿红扑扑的,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好似会说话,不由得心里又是一动。他想,自己虽然是个打铁匠,但刘备也不过是个卖草鞋的,朱元璋还当过叫花子,说起当皇帝,也没啥了不起,谁的拳头最硬,这天下就是谁的。我铁锤的运气比朱元璋可能还略好一点,他那个马皇后,一双大脚,像个母老虎,我这九妹如果能当上皇后,难道不比马皇后抻展(漂亮)一点吗?应该是比她强太多了!
基于这样的心理,曾铁锤索性连包子也懒得吃了,围着廖九妹转着圈研究起来。但见:面如银盘,眉似卧蚕,眼如秋水,嘴似番茄。刘海轻梳,掩不住那一抹清纯;腰肢健硕,踏步间流露出几分英姿。站着如松,坐着如莲。乍一看武林师妹,细端详人间观音,好一幅富贵的福相!
曾铁锤的举动,让九妹莫名其妙,也让她难堪,因为他这样转着圈地看自己的前胸后臀,肯定是没安好心!少女的羞涩,促使她放下盘子转身就走。她要走,曾铁锤急了,追出门又把她喊了回来,说是有正事商量。九妹看他不像是撒谎,以为是要说提亲的事,就满面春风地回来了。这一来一回之间,就引发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