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46节作者:
何三刀 原来,曾阿义的心病,就是缺一个义军的形象代言人,由此才能整出义军的核心理念。今天他把廖九妹看了又看,发现她长相端庄,气质稳重,就萌生了让她扮观音娘娘以号召群众参战的念头。你想啊,一个如花少女,号称观世音菩萨转世,带领义军征战,这该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呢?她的作用,往小了说顶得了一百个曾铁锤,往大了说,也许相当于千军万马呢!
廖九妹爱她的铁锤哥,既然铁锤哥哥要她这样做,她觉得是不会错的。她粗通武艺,也知道这乱世必会出英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也就那样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拼吧!以爱神的名义。
曾铁锤的策划果然非常成功,自从廖观音在石板滩镇一升帐,远近慕名而来的各路勇士豪杰络绎不绝,廖观音穿着戏文中观音娘娘的服饰,给来者从净水瓶往额头上蘸两滴水,俨然膜拜者就可以神灵附体,刀枪不入了。就这样,短短的一个把月,华阳和金堂的红灯教教徒,就从一千人猛增到四千多人。
红灯教的声势壮大了,华阳县令龚子蔓坐不住了,这年月,哪个地盘出了乱民,地方官就吃不了兜着走。然而官方一出面弹压,这事情的性质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以前传教是文斗,现在官方来镇压,那就要武斗了。
日期:2015-11-05 20:49:42
龚县令不摸实际情况,带着相当于一个县中队的百十号人马,自我感觉良好地到石板滩“清剿”乱匪。他这一去,就相当于把肥肉送进了狗嘴,几口就给吃光了,而且没吐骨头。他本人倒是逃回了华阳县衙,可是义军随后就追进了城,仓促中他只好化装为乞丐,这才逃得一命,跑到总督府去告急。
督抚震惊,清廷大惊,严令斩草除根!
然而,以廖观音为形象代言人的义军,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士气,清廷派来镇压的援兵尚未到,义军数日之内竟发展到一万多人。此时的局势,东有简阳县的李永洪,南有人寿县的熊青禾两支义军,实际规模都有三千人以上,西面的灌县、郫县、新繁等地,更有多股义军在活动,成都府已经形成了四面楚歌之势。
让朝廷吓得屁滚尿流的一战,发生在1902年8月中旬。是役,清廷从二品武官、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孙烈全亲自带兵出战,在金堂清江镇火盆山,清军水陆两军被全歼,孙烈全被枭首示众。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大为惊恐,急急撤换四川总督奎俊,并让岑春煊从山西带兵前往四川就任新总督,要求不计代价扑灭乱民。
要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剿”与“反”的拉锯战中,真正出彩的,除了廖观音外,还有另一个人,他就是文官陈橘。
廖观音出彩是必然的,她一个如花少女,坐着四人抬的彩轿,挥舞令旗,指到哪杀到哪,义军们像潮水一样冲锋,根本不把清军的枪炮当一回事,抵近与清军肉搏,往往把官军杀得丢盔卸甲。而陈橘的出彩,却让人匪夷所思。他本来是一个退休文官,而且已经76岁高龄,从未带过兵。为了保卫家乡,他将一些地主武装统一起来指挥,每次出战,他都要侦察、策划,安排进兵和迂回、撤退线路,以及补给、增援等事宜。他宁愿示弱,放开地盘,但一逮着机会,就会果断出击,每击必中。到后来,廖观音也不济事了,义军一听陈橘杀到,皆惶惶然,士气大受影响。
虽然义军在成都府东南西北有三万余人之多,然而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调度,各自为战。岑春煊九月到任后,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各个击破,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廖观音和曾铁锤的部队,属于官府必须彻底清剿的对象,因而要赶净杀绝。尽管廖观音出奇兵,派了一支二三十人的小股部队,潜入府城,夜袭总督府,搞得风声鹤唳,让岑春煊以为“此命休矣!”,但大势已去。1903年1月15日,因叛徒出卖,廖观音在龙泉驿洛带镇被捕后,岑春煊决定先斩后奏,公开在督府院前执行斩刑。廖观音被剥光了衣服,袒胸露乳游街示众,随着破锣破鼓的召唤,市民们以及远近闻风而来的看客们,挤得一些小桥和木楼都坍塌了,因为这样的热闹,要修炼五百年以上才能看到。廖观音面无惧色,咒骂着慈禧妖后和岑春煊走狗,随着刽子手的鬼头刀一晃,她人头落地,然而身躯竟然不倒。此情此景令观众或看客们不胜唏嘘。按惯例,刽子手们随后做开了“生意”,开卖人血馒头。当时馒头本来就很贵,这会卖得更贵了,但稀有之物,即使贵得离谱,也很正常。
然而真正令人发指的,是在追缉残留义军的过程中,为了冒功,各路政府军和地主武装,干尽了丧尽天良之事。单说当初为了抓到廖观音,有清兵在成都东门外见到一个大肚的孕妇,想要调戏,孕妇不从,就被人当作是“廖观音”给杀了,死后半个月无人敢收葬。而四个农民想进城,身背破絮,腰插镰刀,竟然也被指认为是匪徒,二话不说就给杀了。
如果说,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是山崩地裂般的血腥恐怖,那么,战后的清剿和追逃,这种白色恐怖给平民带来的深刻恐惧,更是许多人终身挥之不去的噩梦。
王府的人,无论男女,不是在战争中经受摧残,就是在清剿中饱受折磨,这让曾经躲在皇宫里、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王景林,日日就如同在梦游一般。
(第五章第2节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