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0-23 14:58:19
发首词作轻松一下:)
菩萨蛮
文/江南小隐
假如情意深如海,假如命运能修改。故事请重来,剧情容再猜。
时间随我选,角色由君演。相遇在初春,江南月破云?
日期:2013-10-24 19:34:29
67
燕昭王招贤的逻辑
文/江南小隐
战国时期,燕国地处北陲,国弱地僻。经常被其它大国欺侮。刚刚收复被齐人占领国土的燕昭王,痛定思痛,决心广纳人才,走一条强兵富国之路。
可是,当时天下纷争,各大国都在不惜重金招揽人才,燕国偏远而又弱小,谁又愿意来此穷乡僻壤呢?
况且,这招聘广告应如何打才会有效果,也是个令昭王头痛不已的问题。
于是昭王请来谋士郭隗,向他讨教聘用人才的方法。
“郭爱卿,你得给我想想办法,看如何才能招聘到天下最优秀的人才。”
郭隗抓了抓头皮,沉思半晌,这才不紧不慢地说:“大王,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于是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君很想得到一匹千里马,花重金四处求购,可等了三年,也没买到。这时有个大臣自告奋勇站出来,说给他一千两黄金,可以帮国君买到。这位大臣怀揣一千两黄金四处奔走,三个月后,终于打听到了一匹千里马,但可惜的是他刚一赶到,那匹千里马就死了。于是大臣花了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千里马的骨架,千里迢迢赶回来向国君交差。国君见后大怒:我让你买的是活马,你将死马骨头买回来有什么用?大臣回答说:太有用了,别人一旦听说您肯花五百两黄金的价钱买一付千里马的骨架,那还愁以后没人把活的千里马给您送上门来吗?果然,国君重金购买马骨的消息一传开,不到一年,国君就得到了三匹最好的千里马。
故事讲完了,见昭王仍在沉思,郭隗这才诚恳地说:“您如果真心想招纳贤才,何不就从我身上做起呢?您如果重用我,就会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象我郭隗这样平庸的人都能得到您的重用,国外那些有能力的人就会自动向您聚拢过来,您还担心找不到人才吗?”
燕昭王大受启发,立即给郭隗盖了幢富丽堂皇的别墅,又大张旗鼓地拜郭隗为老师,对之毕恭毕敬。还特地在风景秀丽的易山山麓上筑了一座“黄金台”,里面储满了黄灿灿的金子,专门用来招纳贤才。这样,燕昭王爱才重才的名声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许多有才干的人纷纷从外地投奔燕国来了。如乐毅从魏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苏代从洛阳来。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可喜局面。在这些能人异士的共同经营下,燕国终于日趋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燕昭王之所以能招揽到上述人才,完全是采纳了郭隗的建议。而郭隗的建议,则必须归功于正确的逻辑推理。
我们来考察一下郭隗的逻辑推理思路。
郭隗是一个才能平庸的人。
郭隗这样才质一般的人都能得到燕昭王的重用,可见昭王真的是爱才若渴,思贤若渴。
如果是真有才干、强于郭隗的能人,来到燕国,肯定可以得到燕昭王的赏识。
于是众多能人不远千里,纷纷投奔燕国。燕昭王终于于愿以偿。
日期:2013-11-06 08:53:16
68
谁才是真正的偷情高手?
文/江南小隐
中国恐怕是地球上最会玩文辞的国家,谁敢不同意,作者直接要跟他急!你看看,即使任何一件极普通甚或有些低俗的事件,只要经我们老祖宗们一文学,便也能发明出一串串文绉绉的语言来形容。比如说偷情,我们现代人谓之出轨或乱搞,可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却自有高雅得多的说法,谓之相如窃玉、抑或韩寿偷香。看看,经这么一韵色,这事儿就已经变得多诗意啊多浪漫?
相如窃玉的典故,想来应当知之甚多,毕竟司马相如嘛,西汉的大文学家一枚,红得发紫火得烫人的名星人物,想来知名度还是不会缺乏的。相比之下,只会偷香的韩寿就要显得黯淡多了。
韩寿的人气虽比不了司马相如,但真正偷情的本领,却比司马似有过之而无不及。堂堂司马,文章写得连皇帝都想结交,可去人家家里赴宴,看见美妇,垂涎三尺,想上手,却还要动心思靠弹琴去挑逗,这方面人家韩寿就优势历然了。韩寿去上司家里吃饭,也不用吟诗作赋,也不用弹琴唱歌,人家老板家的千金白富美就心旌摇荡,恨不能以身相许了。事后千方百计打发后婢暗通曲款。潜修音好,厚相赠结,自愿献财献色。不但如此,连极其难得的皇宫贡品西域奇香,竟也不惜偷送情郎。后人所说韩寿偷香,实实是冤枉他,因为这香明明不是偷,而是美女所送。
司马相如偷情事发,文君的老父,一个小小县城里的暴发户,居然还老大不高兴,以为辱没门庭,可见司马相如在其心目中地位并不怎么样,让一个土财佬都瞧不起,这司马相如混的是的确不乍样。可人家韩寿却不然,韩寿天天爬围墙,被朝庭重臣,皇亲国戚的岳父大人查出行迹,却居然不露声色,不但不反感,反而心甘情愿把女儿嫁给了他。两相对比,可见同样是偷情,司马相如若和韩寿PK,实在还不能称为高手。
日期:2013-11-07 08:59:09
69
良史董狐就是一个糊涂蛋
文/江南小隐
公元前607年秋天,晋国的国君晋灵公被赵穿在桃园里杀死了。国史董狐将这笔账算在晋国大夫赵盾的身上,提笔写道:“赵盾弑其君。”后来孔子评价此事,认为“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也由此流芳百世。可惜在笔者看来,这位良史董狐,其实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蛋。
当初,董狐将弑君的罪名强加到赵盾身上时,赵盾是明显不认同的。可董狐的理由是:子为正卿, 逃亡而不越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诛杀弑君的赵穿,那弑君的人不是你也是你了!
且不说董狐逻辑上的荒诞不经。让我们先看看这位被臣属杀死的晋灵公,是何许狗血人物。据《左传》载:“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从上述记载里,我们知道了晋灵公是个极不遵守做国君规则的人,他凶狠残暴,不但对百姓横征暴敛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还吃饱饭后没事干,居然拿起弹弓来弹射过路的行人寻开心。他的厨师因为炖熊掌没有烧烂,结果被他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这种全无人性的暴君,真可谓人人都得而诛之。若因此而被人杀死,完全是他自己在自找死路。贾谊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用在晋灵公身上,正好是弑灵公者灵公也,非他人也!又哪里怪得上别人?
再来看看赵盾,背着弑君之名真是何其冤也!当灵公对赵盾苦口婆心的规劝怀恨在心,竟欲置赵盾于死地而后快,派出杀手去行刺赵盾。若非杀手被赵盾忠君爱民,为国操劳的诚意所感,甘愿触树自杀,那赵盾岂非要含恨地下?灵公一计不成,又以饮酒之名将赵盾召至王宫,伏甲将攻之。席中放出恶狗来咬赵盾,若非赵盾的家臣提弥明舍身忘死,勇斗恶犬,那赵盾岂非要血肉模糊,命丧黄泉?当赵盾急欲死里逃生,若非灵公埋伏的甲士中,有一位叫灵辄的倒戟相向,死救赵盾,那赵盾又如何能逃出王宫,而保首级?所以说,赵盾绝无半点杀灵公之意,而灵公有数次杀赵盾之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