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57节

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那次秋游中,两个人没有哀叹社会不公,也没有干某些无聊文人常干的事,留下什么所谓的伤感语句来抒发情怀,却以各自对时势的把握相互以相业期许。
  大丈夫当如此也。
  之后,张居正和高拱相互勉励,互相扶持,出于相同的志趣做派,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日期:2013-11-21 22:18:56
  嘉靖四十一年(1563)五月,严嵩下课,局势开始走向明朗。
  这一年八月,徐阶推荐张居正参与重录《永乐大典》,是文书工作,让他把才华先用在了这些地方。
  嘉靖四十二年(1563),徐阶推荐张居正担任《承天大志》的副总裁,实际主持全盘工作。
  注意了,其总裁官是徐阶和袁炜。
  所谓作《承天大志》,就是给承天府作府志。这个承天府是哪儿?前面说过,是湖广安陆州,嘉靖的老家。这名字是他在大礼议中改过来的,又叫做兴都,名字够气派。
  编写这个府志,嘉靖是相当重视,特地让两位大学士担任总裁官。因为,这是为了显示他正统出身的合法性,有点暴发户的心理,所以每一篇稿件他都会亲自过目。
  由此,张居正只能往无限吹嘘的的地�**殴桓瘢馐谴看獾穆砥ㄎ恼隆�
  在做爷爷之前,谁都做过孙子。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七月,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张居正就主持完成了《承天大志》,事情办得很利索,这给嘉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久后,张居正升任右春坊右谕德(从五品),担任裕王府的日讲官。
  虽然只升了半级,但谁都看得出来,徐阶的这个安排,实在是太关键了,后来张居正每次回想起来,也总是感激不已。
  这时景王已经彻底没戏了,而这一步,徐阶既和裕王府连上了关系,又使张居正得到了腾飞的必要条件。

  这里得说,徐阶对张居正确实是好的没了边,润物细无声。看看张居正的工作经历,右中允、国子监司业、编写大典府志、右谕德,不是教书就是编书,关键是服务的对象还很特别。既锻炼人,又攒人品,更没危险,还跟领导混个脸熟。
  徐阶在与严嵩的斗法中,后期短兵相接,门生、同乡都用上了,邹应龙、林润全派去了,甚至危险时刻宁肯自己出面摆平,也一直雪藏着张居正。
  而且,机密事务徐阶从来不瞒着张居正,会时常跟他商议,让他对局势和斗争保持一定的把控。
  对于这一切,张居正自然是嘴上不说,心中有数。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还没到,于是他安安心心地给裕王讲课。
  日期:2013-11-21 23:28:40

  这时,他的同学殷士儋担任着右赞善兼司经局洗马,同为裕王府的讲官。连同前面两位已经调任的讲官,高拱和陈以勤。凭借这一段非凡的教学经历,张居正、高拱、殷士儋、陈以勤。这四位将是隆庆年间的风云人物。
  据记载,张居正讲课时,总能引经执义,联系时事,他言辞恳切,讲解十分到位。裕王往往聚精会神地盯着张老师,以表示极高的敬意。
  而更有不同的是,王府的太监们跟张居正的关系处得都不错,行礼问好,谈天请教。侍从大太监李芳对张居正也非常的尊敬,经常向他请教书中的道理,也问及一些天下大事。
  能和太监周旋,是个不错的本事。
  直线、上升
  嘉靖四十五年(1566),张居正升任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
  十二月,嘉靖驾崩,一切打乱重来。

  慌忙之中,徐阶紧急叫来了张居正。
  尽管对嘉靖死亡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天下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此时此刻,就在自己的一支笔下。他从未如此地接近权力核心,有些激动了。
  随着《嘉靖遗诏》的颁布,徐阶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天下人也都知道了,张居正是徐首辅最为信任的门生,是遗诏的执笔者。
  毕竟四品官离入阁还远得很,但这样一来,使得张居正赢得了超高的人气,可谓中外瞩目,名噪一时,这为之后的入阁造足了声势。
  但徐阶手段从来不白来,往往里面包含了好几次用意。他意识到张居正和高拱的关系不一般,将来对自己是个大麻烦。
  这一次,在张居正的兴奋和不知不觉间,给他俩之间种下了不可说、却很深的芥蒂。
  只是,这一点暂时被张居正火箭一般的升职速度锁掩盖了。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
  二月,张居正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这一年,张居正四十三岁。
  一同入阁的,还有陈以勤。
  这时的内阁一共有六个人,徐阶、李春芳、郭朴、高拱、陈以勤、张居正。注意这几个人的先后顺序,内阁讲究论资排辈,先入阁的排前面,前面没了后面顶上。
  那一同入阁的怎么办?比。比科第,比资历,比职位,只要能比的都拿来比。郭朴比高拱早中两科进士,所以排在高拱前面。而陈以勤是张居正会试时的房师,所以张居正排老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