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来访—古代官场小人的另类史话》
第7节作者:
十大碗
《观 海》
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云岛相连接,风潮无极已。
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无待送将归,自然伤客子。
《挽歌》
昔日驱驷马,谒帝长扬宫。旌悬白云外,骑猎红尘中。
今来向漳浦,素盖转悲风。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
交 错 的 朋 友
我们固执的以为学识能提高人的修养,却无法解释一些名士大儒卑鄙无耻的小人行径;我们坚信感情能融化哪怕是一个冰封的灵魂,却发现多深多久的情谊都不会对有些人留下印记。我们对此不能在社会学领域找到满意的答案,只得暂且将这种人品的缺陷和情感的缺失划归到自然学范畴,满怀希望地请求科学大师们从生理解剖或者基因工程方面作出解释,当然,也许这恰恰是正确的选择——对南唐大学士张洎的生平感悟。
——作者按
陈乔的“同”志
公元975年,冬,南唐都城金陵。
在通向皇宫的宽阔大道上,急匆匆地走着一个身穿朝官服饰的人,清矍的面孔满是绝望的神情。这人叫陈乔,时任右内史侍郎(执掌机要、处理政务的副职)兼光政院使(即枢密院,负责军事边防的大臣)。
陈乔刚刚从城墙上下来,刚才见到的场景让他痛彻心扉、万念俱灰:经过精心组织、满怀全城君臣百姓希望的一次城下决战又以失败告终。这几乎是所能做到的最后一次努力,城内所有的精兵强将都已派上。站在城墙之上的陈乔眼巴巴地看着己方兵将虽有城头上数万军民的呐喊助威,但在势如虎狼的宋兵面前几无抵御之力,被全城军民寄予厚望的威武之师转瞬之间即被击溃。望着己方兵士一片片的被追、被杀,瞧着那些平日里豪言壮语、盛气凌人的将军们像豆腐一般被砍落马下,残肢横飞,鲜血四溅,站在城墙上观战的兵士百姓都吓得肝胆俱裂,瑟瑟发抖。当所剩无几的唐兵狼狈不堪地逃进城门,陈乔知道大势已去,无限沮丧地走下城楼向宫中走去。
一年前,北国(指赵宋朝廷)大举入侵,企图一举攻占南唐小国,实现其一统天下的雄霸野心。经过一年苦战,国衰兵弱的南唐招架不住北宋的强大攻势,疆域日渐缩小,最终造成京城被围、兵临城下的困境。经过长达七个多月的连续攻守鏖战,金陵城内守军早已疲惫不堪,陷入内绝粮草、外绝援兵的危难境地。刚刚结束的城下之战几乎耗尽了南唐君臣的所有人力物力和精力,失败的结果使全城军民彻底丧失了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京城失守只是迟早的事情。
陈乔深恨自己无能。作为参与负责政务军事的主要大臣,眼见国破家亡在即却回天无术,陈乔自责懊恼羞愧怨恨诸般滋味齐聚心头,要不是为了赶回宫中再见圣上一面,当时就想撞死在城墙之上。
路上遇见中书舍人、清辉殿大学士张洎,陈乔知道他是圣上十分欣赏宠信的大臣。平日两人虽无深交,但在这国难临头时刻,共同的命运似乎轻易地就将之间的陌生隔阂一扫而光。在简单介绍了守城之战的情况后,陈乔不禁仰天长叹,向这位并不熟悉的同僚表明了要以死殉国的心志。出乎他的意料,张洎也表示了相同的意向。望着眼前这位儒雅清秀、平日里喜欢讲禅论道的同僚,陈乔有了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同朝为臣数年,怎么就没看出这也是一位血性男儿?要是真有来世,陈乔心想一定要与他结为知己好友。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人能以自己的生命为圣上尽忠、为国家献身,陈乔心灰意冷的内心多少感到有了一丝暖意,不由得对这位并不太熟悉的同事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和莫名其妙的感激之情。
日期:2014-06-09 21:44:50
交错的朋友(2)
两人携手走进大殿。
金碧辉煌、宽敞明亮的殿堂似乎也散发出一股末日的气息,诺大的厅堂中只有圣上一人斜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显 得孤单而又凄凉。见到自己奉若圣明、一生为之献身的君主圣上即将面临亡国受辱的境遇,陈乔心如刀绞,匍匐在地,以虔诚得已经类似痉挛的跪拜向自己的君主表达着无限的忠诚和最后的敬爱,当听到敬爱的圣上诚心的劝慰,看见他圣祥的双目中满含泪水时,陈乔知道自己死得值。他悲壮地转过身去,义无反顾地辞别自己的君主,走出金殿大门,与他那位相识已久、但刚刚心交的同僚。
两人来到政事堂,这是平日里内阁大臣们议事的地方。陈乔解下身上金带作为赏赐交给身边的两名随从,嘱托二人埋好自己尸身。两名忠心耿耿的随从知道主人去意已决,含泪掩门而出。
屋里只剩下陈乔和张洎。刚才向圣上辞别,心情激荡之中陈乔没太注意这位同僚的言行,依稀听到他同自己一样向圣上倾诉忠心和以身殉国的志向。即将赴难之际,看着空荡荡的屋中这位唯一的同伴,这位与自己同样悲伤、同样绝望,又同样忠心不二的昔日同事、今日知交,陈乔有了一丝安慰。两人心意相同,无需多言,相互拜了一拜,毅然把大好头颅伸向垂悬于房梁之上的凌娟之中。
陈乔走了,他走的那样悲壮,那样从容。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忠臣义士的应尽之义,不仅仅是自己,任何一个像他一样的人都会这样。一同赴难的同僚张洎就是证明。临别之际,陈乔并不觉得自己有何不同。
有不同,张洎就与他不同。
当陈乔将凌娟向屋梁上悬挂的时候,张洎也装模作样的搬凳找梁,挂带系圈。当他用余光看见陈乔把头伸进凌圈中 并用力踢开脚下板凳时,他并没有做同样的动作,而是又把脑袋从布圈中抽了出来,然后跳下板凳,冷冷地看着陈乔微微扭动的身躯,默默等着陈乔的生命一点点的消失。等到差不多了,张洎拍拍身上的灰尘,打开房门,在站在门口等着为主人收尸的两名随从惊愕的目光中,从容不迫、淡定自如地走了出去,仿佛刚刚参加完一个朋友的宴会。
陈乔看走了眼,这位他临终前还觉得相交恨晚的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人。
李后主的“忠”臣
看走眼的并非仅仅陈乔。
南唐国主李煜,这位诗词书画闻名后世,治国理政却乏善可陈的著名“后主”,此刻正为他庸劣的治国政绩带来的灭国灾难而后悔不已。万般悔恨自责中唯一让他感到些许安慰的就是刚才陈乔和张洎决心殉国的悲壮之举。两位忠臣临别之际的肺腑之言一直萦绕在李煜耳边,甚至一度让他忘记了所面临的危难处境。
两人都是李煜倚重的大臣,特别是张洎,更是满朝大臣中最受李煜宠信的人。
李煜是在做太子时认识的张洎。当时父皇李景(916-961)迁都豫章(今南昌地区),时为太子的李煜留守金陵,张洎被朝廷任命为记室(相当于秘书科长)派往李煜处任职。张洎知识渊博,博览群书,通晓古史,尤其是谙熟道释经典,通晓禅寂虚无之理,更兼丰度姿容能言善谈,每每讲禅论道能够昼夕不断,令信奉佛祖的李煜大为折服。两人虽为君臣,但李煜实际上早已将张洎视若良师益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