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襄阳城,沿汉水向南,一直到宜城这一百多里的一段,是汉末名士聚集之所。据《荆州记》记载,岘山到宜城,依山傍水,到处是名士和权贵们修建的别墅,一个个修得很漂亮,绵延不绝(雕墙峻宇,阁阖添列)。最多时,其中住的担任过九卿、刺史一级二千石的高官就有数十家。
人们路过这里,看到朱轩軿辉、华盖连延,掩饰于山峦之下,无不由衷赞叹,称之为“冠盖里”。
西晋史学家习凿齿曾在此为官,他著《襄阳耆旧记》对此也进行了记录,据他详细考证,汉末冠盖里最多时曾同时住着四位郡太守﹑七位都尉﹑二位卿﹑两位侍中、一位黄门、三位尚书、六位刺史,这些大都是“省部级”高官,人数多达二十五人。
中原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居住在那时的人们,无论你曾经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在战乱中,朝夕之间生命都将会陨落。
为了保全性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人也随着大批避难的人们来到荆州,他们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汉水两岸修建了豪华住宅,过起了悠闲且富足的生活。
这似乎与大家印象中避难的场景有所不同,但这是在史料中有据可查的事实。《荆州记》还记载,能在这一带修建起别墅的富贵之家,生活很奢华。南阳郡有一种菊水,其源头满地芳菊,此菊很特别,花枝短,花朵大,食之甘美,边上的水也都很甘馨。生活在这里的三十余家,没有井,平时即饮此水,高寿者能活到一百二三十,中寿的也一百多,活到七十就算是夭折了。王粲的爷爷王畅、袁绍的叔父袁隗等担任过南阳令,天下太平之时,县里不忘每月送三十石水到京师,做饭、洗澡都用这种水(饮食澡浴悉用之)。
日期:2013-11-24 20:52:58
连载1-13 第一章 一个郡丞的儿子
6、游学交友(2)
京师那边现在没法送了,离该地更近的襄阳郡冠盖里,成为这种水最大的消费者。
《襄阳耆旧传》也有记载,这一段的汉水里出产一种鳊鱼,头项短粗,弓背,身体扁平而宽,鳞细而银白,味道极其鲜美,但产量有限,官府便禁人采捕,以槎断水,捕上来的鱼供少数权贵们享用,人们称之为“槎头鳊”。
喝着菊花水,吃着槎头鳊,没有战火,不担心杀戮,住在豪华别墅里,悠然自在地生活着,令很多人趋之若鹜。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既是高官也学者。综合各种史料记载,在此时期由中原一带前来避难的北方知名学者,包括王粲、和洽、杜袭、赵俨、裴潜、韩暨、司马芝、繁钦、梁鹄、傅巽、邯郸淳等人,他们的研究专长,不仅涉及传统经学和儒术,还有诗赋、艺术,其中当时天下最知名、最顶尖的书法家、音乐家都在其中。
当然,这些人是否集中居住于冠盖里已无法考证,但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他们除了观山看景,也读书调琴、聚谈雅集,使汉水两岸成为百里文化走廊。
诸葛亮把家没有安在岘山以南的这个走廊地带,不是没有这个物质能力,而是他更喜欢安静,不愿凑这个热闹。但是,如果他想游学访名师,此处无疑是必去之所,何况他的老师庞德公也住在这里。
入蜀后诸葛亮手下有一个人叫习祯,曾在蜀汉任太守,虽然事迹较少,但《襄阳记》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庞统,但却在马良之上(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
习祯的先祖习郁,称臣于光武帝刘秀,被刘秀封为襄阳侯。据《襄阳记》记载,习家就住在襄阳城南至宜城之间的冠盖里一带,家里有一处很大的鱼池,是习郁效仿范蠡养鱼所筑,池边有高堤,种有竹子及长楸、芙蓉等,是名士们饮宴的佳处。
习祯的妹妹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庞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从兄弟,论起来习祯跟诸葛亮还带点转弯的亲戚关系。
前面提到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杨氏。蒯氏、庞氏已作过介绍,诸葛亮与他们都有亲戚关系。黄家的代表人物是黄承彥,诸葛亮娶的妻子就他的女儿,这件事后面将述及。
诸葛亮与蔡氏虽然没有直接亲戚关系,但由于岳父黄承彥又是蔡家的女婿,所以诸葛亮与他们也有间接关系。习氏家族里的习祯,刚刚说过,剩下马氏和杨氏,诸葛亮和他们也有交往。
先说马氏。襄阳一带有句民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说马家有五个俊才,他们的字里都有一个“常”字,其中眉宇间有一撮白毛的那个最优秀,此人叫马良。
马良字季常,比诸葛亮小六七岁,和习祯一样,也是宜城人,出身于大族,他与诸葛亮很早便相识,诸葛亮曾在信中称他为“尊兄”。“尊兄”常用来称呼同辈中比自己年长者,裴松之由此推断,马良可能与诸葛亮结拜为兄弟,或者有某种亲戚关系(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
马良有个弟弟叫马谡,也是“马氏五常”之一,就是后来被诸葛亮挥泪斩掉的那个。
杨氏家族至少有两位与诸葛亮有关,一个叫杨颙,一个叫杨仪,入蜀后他们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诸葛亮当丞相时,杨颙当过他的办公室主任(主簿),杨仪更有才华,诸葛亮一度想把他当接班人进行培养。
深居于隆中的诸葛亮,眼界一点儿都不闭塞,他可以经常向庞德公、司马徽两位名师求教,平时与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挚友聚会切磋,或者岘山一带拜师求学,平时还可能与庞统、庞林、马良、习祯、杨颙、杨仪、向朗、尹默等一批本地才俊有广泛联系。
正是因为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开放的学习方式,加上诸葛亮过人的天赋,才最终成就了诸葛亮的丰厚学识和过人眼界。而良好而广泛的人脉关系,也助力了诸葛亮日后事业的腾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