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
第39节

作者: 坑苦的小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后脑壳挨了一巴掌。
  “你个王八羔子,反了你咧。”刘德武又打他一耳光:“叫谁滚?”
  春生的头嗡嗡的响,喉咙发痒。他爹还想说什么。他转身就揍了爹一拳,气得刘德武直哆嗦。
  他转身出了家门。
  日期:2014-07-20 20:13:19
  临近傍晚的时候,刘春生骑车载着维修好的电视机回村。这家伙不知从谁家借了钱,去乡上修理了他家那台电视机。他在村口又遇到了刘春远,春远问他这是干什么去了。春生说是去乡上修电视,娘的换了很小的一个熊零件,就花了十五块钱,比我卖两天力气赚钱多。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春远的眼前一亮:对呀,我现在干吗不去维修电视呀?!既能赚钱,而且以前自学的那些电子知识也派上了用场!他有些兴奋起来。维修电视这个门道最早还是李小慧给想出来的,这段日子他没有心思去谋划这件事,他都快把这事给忘干净了。现在,想起这事,他也想起了李小慧,眼下李小慧怎么样了?她过得还好吗?刘春远的心里变得有些难过起来。

  日期:2014-07-20 20:13:47
  春生娘打听到一个让全家人感到兴奋的消息,东边的柳庄村有一个专门从四川、云南等外地领媳妇的,邻村有几个光棍儿已经操办了婚事。春生娘专门跑到那几家去打探,消息已经得到了证实。春生娘打听好了,打算给春生领一个媳妇回来。那些领来的媳妇,多数是偏远山区的人家,当地日子很苦,这些女人能吃苦耐劳,这点让春生娘很满意,只是她们说起话来嘟嘟噜噜的,口音难懂,来了能不能长期住下来,她心里没底。春生娘就跟老伴儿刘德武商量,刘德武有些疑惑,怕给人骗了。春生娘说,这事我也想过,我打听了好几个主儿了,人家先把媳妇领来,看好了以后交钱领人,再说负责联系领媳妇的那家也是临近庄村的,要是骗来骗去的根本不会这么长久。刘德武想了想,觉得春生找个当地的媳妇怕是没戏了,真要能找个外地能干的媳妇,那也算烧高香了。

  春生娘就去跟人家柳村的说好了,托付人家给春生领一个媳妇回来。一家人在家期盼了半个多月,终于从柳村捎来口信,刚从云南那边领来一个媳妇,让他们去相看相看!
  一家人又是高兴又是紧张,还让春生从头到脚特意打扮了一番。春生穿了一件白的确良上衣,头上是一顶小草帽,还佩戴了一副墨镜,脚蹬一双新凉鞋,里边还穿了新尼龙袜。刘德武瞅了他一眼,说:“怎么看怎么像反面人物。”刘春生自己照了照镜子,自己也觉得不妥,就把墨镜收起来。
  傍晚时分,一家人早早地吃过了晚饭,娘俩就一起去了柳村。柳村那户人家住的有些偏僻,她们走大街穿小巷,七拐八拐费了半天劲总算找到那户人家。

  “就是这咧。”春生娘来过这里,她同儿子一起站在了门前。这家的门庭看起来有些破落,低矮的门楼,有两扇黑漆的木门在里边关着。春生娘回身给春生整了整上衣,生怕有什么闪失,又嘱咐了一番,随后拍响了木门。
  一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儿男人开了门,他先打量了他们一下,然后看了看她们的身后,见胡同里再没有他人,就把她俩让进了家,重新把门关上。
  娘俩一进了屋子,看到床沿上坐着三个女人,正在那里叨叨地说话、嗑瓜子。她们说了些什么,春生娘俩儿一句也听不懂。矮个儿男人给娘俩儿让了座后,开始向那几个女人做介绍。她们的眼光落在了春生身上,把刘春生看得很不自在。不多一会,刘春生头上、身上开始出汗了。他摘下草帽,在自己胸前扇了起来。眼睛在三个女人中间寻摸,他弄不清哪个是给他领来的媳妇。媒人向他介绍说右边那个女的就是。刘春生打量了那女人一眼,觉得还不错,挺耐看。那女人看上去大约三十来岁,中等个头,双眼皮,大眼睛,脸上还有一颗美人痣。她穿了一身黑衣服,头发盘在脑后,面容看起来有几分忧郁。

  媒人介绍说,这女人是云南昭通人,原先的丈夫是个司机,出了车祸之后成了寡妇。寡妇在当地很难再找到象样的人家,因为当地的习俗认为找寡妇不吉利,会给家庭带来晦气。这样的女人在村里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所以想来咱这里找个人家住下。

  春生娘也觉得这女人不错,就跟媒人说,女人到了我们家不会让她吃亏,结了婚,将来是一块儿过日子还是愿意分家另过,随女方的意,家里盖房子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像沙子、砖、木头都置备齐了,就等着村里划宅基地。你把俺家的情况尽量给人家女方交代清楚,抽个时间让人家去看看。
  矮个儿男人就把情况跟那女人说了一通话,那女人瞥了春生一眼,冲春生浅浅地笑了笑。
  春生望着女人的笑脸,心里一阵阵发热。他觉得那女人笑得真好看。
  日期:2014-07-21 04:42:35
  第十八章 中秋节
  进入农历八月以后,村子周围的田地里,玉米开始陆续成熟。有些玉米皮已经变白了,它们的茎杆虽然还挺立着,叶子却开始干枯起来。到了夜里,村子里静悄悄的,秋风吹动庄稼的声音就从四面八方传过来,这声音沙沙啦啦的,像有人在小声喳喳,听来有点沙哑,却非常清晰。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做好准备,要收获庄稼了,也把院子、街道扫得干干净净,再寻找出丢放起来的镰刀、镢头,该修理的修理,一切准备停当。这样一来,每个庄户人都感到一种隐隐的紧张,一种心忙。
  刘德仁老汉三天两头向地里跑。其实,在这段日子里,也没有多少农活可做,但庄户人只要一走进庄稼地里,看到他们亲手种出的庄稼,心里就觉得踏实和温暖。刘老汉把几个白了皮的玉米剥开,看到玉米粒子黄灿灿地透着亮,老汉心里就感到舒服和妥帖。不过,今年的庄稼产量肯定不行,风灾让他们减去了不少收成。
  刘老汉向庄稼地里跑得这么勤快,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担心有贪小便宜的人偷掰他家的玉米。尤其是村里的一些婆娘们,她们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一早一晚的瞅人不注意,顺手就把几穗玉米棒子塞进随手携带的包里或是自行车筐里,只要不是当场抓住她,谁家的玉米又没有标记,你还不能说什么,只能眼睁睁地吃个哑巴亏。刘老汉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一早一晚地勤转悠着点。他承包的沙滩地被村里收回以后,这四亩口粮地的玉米就更显金贵了。今后盖房、娶亲都需要不少的花销,这一季玉米卖掉后,毛收入差不多能有一千来块钱儿,对庄户人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没过几天,村子周围的庄稼地里,开始人影晃动,都是掰玉米棒子、砍玉米秸的人。站在村头望去,说不上打哪儿就看见镢头的白光耀眼地一闪,也能看见阳光下的那些人,时隐时现出没在玉米丛里,有男人也有女人,女人的头上罩着围巾,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各种颜色的围巾都显得挺新鲜的,就像刚刚洗过似的。土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运送着收获的庄稼、土杂肥。路面上碾起了一层厚厚的浮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