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惊起转嗟吁-----宋徽宗收复燕云始末》
第11节

作者: 南山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讲议司的设置,充分表明宋徽宗决心继承父志,走变法改革之路,同时,这也给了蔡京一个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机会。
  蔡京由此崛起。
  蔡京的崛起,是他多年追求与奋斗的一个结果,也是当时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一个结果。
  蔡京崛起如此之迅速,反映出宋徽宗变法图强的心情很迫切,愿望很强烈。
  这年,蔡京五十六岁,踏入仕途已整整三十二年。
  从1102年七月(崇宁元年)蔡京任相,到1120年六月(宣和二年)蔡京致仕,这十八年是蔡京主政的时代。虽然这期间蔡京也经历了几上几下,但朝廷基本上还是在实行蔡京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应该说这是宋徽宗时代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讲议司是一个推行变法改革的权威机构,类似于当年王安石变法时设置的三司条例司。
  这是一个拥有几百名官员的庞大团队,在蔡京统一指挥下高速运转起来。
  简单来说,蔡京变法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经济体制即茶、盐、酒、货币等领域;二是教育体制既学校、科举等;三是民生保障体制即养老、医疗等。
  蔡京踌躇满志,信心满怀,他对各项变法事业都成竹在胸。但他也清醒地知道,变法面临的阻力很大,他要吸取王荆公当年变法的经验教训。他觉得要想赢得变法成功,必须从政治入手,大刀阔斧地彻底清除反对变法的元祐党人势力。
  元祐是宋哲宗亲政之前的一个年号(1086----1094),所谓元祐党人,又称旧党,是反对变法的政治派别,具体来说,就是指元祐年间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任用的一批大臣,他们以司马光为首,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
  与元祐党相对立的,是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支持变法的一派,时人称他们为元丰党人,也称新党。

  宋哲宗亲政后,用元丰党人章惇为相,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皆遭流放。
  宋徽宗继位之初,向太后垂帘听政,曾启用过元祐党人。1101年向太后去世,元丰与元祐两党即新旧两党斗争激烈,宋徽宗本想调和两派,走中间道路,但后来发现此路不通。
  1102年宋徽宗将年号定为“崇宁”,意思是推崇熙宁。
  熙宁是宋神宗用了十年的一个年号(1068---1077),这十年是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时期,所以也称熙宁变法。同时,这十年也是宋神宗向西开边的十年,宋神宗将宋朝边境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
  日期:2014-10-05 09:21:28
  宋徽宗使用这样一个年号,很显然是在以此表明心志,即决心推行新法,继续走父皇开创的变法开边之路。
  其实,曾布在担任右相期间,就已经开始动手清算元祐党了。但与曾布相比,蔡京对元祐党打击的力度更大,态度更坚决,手段更狠毒。

  1113年(崇宁二年)正月,蔡京迁升左仆射。他又将矛头对准那些曾经弹劾过自己的台谏官员,有十几个人遭到除名勒停等严厉惩处。
  从1102年(崇宁元年)夏天到1104年(崇宁三年)夏天,蔡京组织力量,花了两年多时间,对元祐党进行了一次政治上的彻底大清洗,总共有三百零九人被认定为元祐党成员。
  宋徽宗下诏:凡是属于元祐党籍之官员,活着的,一律降职流放;死去的,一律削去官衔,而且不许元祐党人子孙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举。
  蔡京请宋徽宗将这三百零九人的姓名御书刊石,置于文德殿端礼门外东壁之上,播告天下,“永为万世臣子之戒”,碑上所列之人“永不录用”。
  这就是所谓“元佑党人碑”。

  蔡京还遵旨手书元祐党人姓名,发至各州县,要求各地仿照京师“立碑扬恶”。
  蔡京对元祐党及其政敌的无情打击,可能包含有泄私愤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我认为还是在为变法改革开辟道路,清除障碍。
  蔡京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日期:2014-10-05 09:51:26
  蔡京最大的擅长是理财,他思路开阔,并且很有创新。
  在他拜相之初,有六七个巨商上门讨债,他们拿着借条说,哲宗朝时,朝廷出兵攻打西夏,曾向我们借钱三百多万缗,至今未还。
  蔡京向宋徽宗做了如实汇报。

  宋徽宗面有难色:“辱国!且奈何?”
  蔡京很有信心地回答说:“臣请尝之。”
  蔡京下令,盘点皇城诸司库藏,将那些多余而无用的东西,打包作价抵债。不出半年,欠款全部还清。
  蔡京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变法,尤其是茶法盐法的变革,很快就见到成效,源源不断的税收财富汇集到京师。
  蔡京洋洋得意地向宋徽宗报告说:“今内外泉货所积为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

  宋徽宗闻听大喜。
  于是,蔡京向宋徽宗提出了“丰亨豫大”的治国理念。
  丰,就是丰裕,治国首先要抓经济,要让国家财政充盈富裕,这是治理国家的经济基础。
  亨,就是亨通,要确保政令畅通,这样变法才能见到成效,这是政治基础。
  豫,就是安乐,要创造安详和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这是社会基础。
  大,就是弘大,要树立大国风范,要体现大国气派,这是国家形象基础。
  蔡京的治国理念就是建立在这四个基础之上,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涵丰富。这让宋徽宗感到耳目一新。

  蔡京的“丰亨豫大”治国理念,源自于他对《易经》丰富哲理的认知,也反映出他对理想政治的思索与憧憬。
  可是,这些治国理念却一再遭到误解和批判,被列为蔡京的罪状之一。
  有人说,他这是以此粉饰太平。有人说,他这是在“倡穷奢极侈之风”。甚至还有人说,他这是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在极力鼓动宋徽宗大肆挥霍。
  这些说法,细细想来,让人感到既荒唐又可笑。
  蔡京的政治作风,一贯雷厉风行,有时候气势咄咄逼人,这让宋徽宗感到很不舒服。宋徽宗开始怀疑蔡京有专权之倾向。
  对蔡京的强势政治,一些大臣也感到不满,但苦于找不到攻击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1106年(崇宁五年)正月,西方天空出现了一颗彗星,尾巴很长,横亘于天际,每当夜里,照得皇城宫殿窗户一片明亮。
  宋徽宗有些惊慌不安。
  一些大臣借机上书,说朝廷政策有阙失。
  中书侍郎刘逵劝宋徽宗毁掉元祐党籍碑,停止蔡京推行的变法举措,这样天象就会正常,人间就会太平。

  宋徽宗采纳了刘逵的建议。一天半夜时分,他派出一群宦官至文德殿,将东壁上的石刻全部毁掉。
  第二天早晨上朝时,蔡京忽然发现石刻被毁,遂厉声说道:“石可毁,名不可灭!”
  蔡京的激烈对抗态度,让宋徽宗实在是无法容忍。
  二月,蔡京罢相,任中太乙宫使闲职,留居京城。
  赵挺之被任命为右仆射,刘逵继续为中书侍郎。他们二人紧密配合,将蔡京推行的各项变法改革事业全部废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