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
第5节

作者: 秦豫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观文家棉花地的顶头,是赵岗村的地。赵岗和白沟一个大队,统称白沟大队,过了胭脂河,北面还有三个村子:常岗、张横、李横,都是白沟大队的。地里没种棉花,种的是西瓜和甜瓜。挨着陈观文家的地头,玉米秆搭座棚子,到了暑假,一个黑瘦戴厚眼镜的年轻人就来看瓜,大多时间,他捧着一本书,从地这头走到那头。姐姐的大多数时间,是在侍弄棉花,时间久了,年轻人不时放下书,向棉花地里张望。有时,陈观文在地头玩蚂蚱,年轻人就和他聊天,问他上几年级,学的咋样,陈观文边把蚂蚱串到狗尾巴草上,边爱理不理的回答。一天,年轻人拿两个甜瓜,对陈观文说,给,尝一个,你一个,田里干活的你姐一个。陈观文拿上瓜,跑进地里,塞给了姐姐,姐姐感激的冲地头笑了笑。有次突然下起了大雨,陈观文钻进了瓜棚避雨,年轻人说,光顾你,快把你姐接来。陈观文顶着条鱼鳞袋,拎起个框子就跑了,把姐姐接到棚子里时,两人身上已湿透,年轻人也在棚子外站着,浑身也没有干的地方了,年轻人把毛巾递了过来,姐姐低头接了过来,姐姐青春的身体在湿漉漉的衣服里散发出来,一团火在大雨中燃烧。

  时间久了,他们就熟悉了,年轻人叫学堂,陈观文就叫他学堂哥,赵岗村的,是县一中的学生,县一中可是全县唯一的重点,全县60多万人,就靠这个学校每年考三五个大学生,十来个中专生呢。学堂哥刚考完大学,在家里等成绩。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考了,他说考不上,就回家种地。有时,学堂到棉花地里转转,帮忙打打岔,捉捉虫。陈观文和姐姐也到瓜地里走走,掐掐头,翻翻秧,吃个瓜,瓜是青皮的甜瓜,刚熟的时候脆甜,熟过了就面了,吃起来很沙,甜味就降低了。学堂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家里三个葫芦瓢。每天早上,学堂全家把熟的瓜谢下来,堆在地头,老大骑破旧的二八飞鹰自行车,后面架两个框子,走街串巷叫卖,黑而瘦的母亲和弟弟拉上架子车,去太平镇街道上摆摊。学堂的任务是照顾三亩瓜地。学堂有时给陈观文讲讲暑假作业,更有甚者,捉刀代写,当然是瞒着姐姐的。学堂给他讲县城的趣事,去县城的路上有座大水库,水蓝蓝的,不知道有多深,鱼很多,学堂说,他曾经见人捞上一条比陈观文还高的大鱼。有时太热,几个同路的同学就脱了衣服,到水库里游泳,手碰到过大鱼,脚还被神奇的东西抓过。陈观文见过最长的鱼是在胭脂河里抓的,没有筷子长,不免有些向往,晚上,他梦到自己变成了一条大鱼。姐姐累了,就到瓜棚里小坐一阵。这个夏天就这样一天天的在流淌着,就像北面不远处的胭脂河。

  日期:2012-09-13 07:58:35
  第四章 姐姐(5)
  时间久了,他们就熟悉了,年轻人叫学堂,陈观文就叫他学堂哥,赵岗村的,是县一中的学生,县一中可是全县唯一的重点,全县60多万人,就靠这个学校每年考三五个大学生,十来个中专生呢。学堂哥刚考完大学,在家里等成绩。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考了,他说考不上,就回家种地。有时,学堂到棉花地里转转,帮忙打打岔,捉捉虫。陈观文和姐姐也到瓜地里走走,掐掐头,翻翻秧,吃个瓜,瓜是青皮的甜瓜,刚熟的时候脆甜,熟过了就面了,吃起来很沙,甜味就降低了。学堂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家里三个葫芦瓢。每天早上,学堂全家把熟的瓜谢下来,堆在地头,老大骑破旧的二八飞鹰自行车,后面架两个框子,走街串巷叫卖,黑而瘦的母亲和弟弟拉上架子车,去太平镇街道上摆摊。学堂的任务是照顾三亩瓜地。学堂有时给陈观文讲讲暑假作业,更有甚者,捉刀代写,当然是瞒着姐姐的。学堂给他讲县城的趣事,去县城的路上有座大水库,水蓝蓝的,不知道有多深,鱼很多,学堂说,他曾经见人捞上一条比陈观文还高的大鱼。有时太热,几个同路的同学就脱了衣服,到水库里游泳,手碰到过大鱼,脚还被神奇的东西抓过。陈观文见过最长的鱼是在胭脂河里抓的,没有筷子长,不免有些向往,晚上,他梦到自己变成了一条大鱼。姐姐累了,就到瓜棚里小坐一阵。这个夏天就这样一天天的在流淌着,就像北面不远处的胭脂河。

  突然有几天,学堂没来,是他母亲和弟弟轮换着看瓜,陈观文有种失落落的感觉,姐姐也是。他俩还小声嘀咕,是不是考大学考走了,也得打个招呼走嘛,太不够朋友了。五天后,学堂又来了,像是大病了一场,本来就瘦弱的身体又缩了一圈,衬衣明显地肥大了一截。头几天,无精打采的,失了魂魄般盯着满地的瓜发呆。时间是最好的药。后来,陈观文和姐姐才知道,学堂分数刚好是录取线,但他的志愿没有报好,居然没有被录取上,家里又不同意他复读,故恓惶了很长一段时间。学堂也开始在地里干活了,刚开始看起来不太专业,还不时向姐姐请教,不过很快就掌握了。

  学堂家的瓜卖完了,拔了秧子,种上了玉米,棉花正开的娇艳,红红白白,掩映在绿叶之间。学堂有事没事,到玉米地转转,当然也到棉花地转转。某天,陈观文突然在学校看到了学堂哥,他正在往办公室搬运桌子,陈观文忙跑过去给他帮忙,好奇的问学堂哥,你来学校做啥?学堂说,教你啊,以后要叫我赵老师。学堂哥成了赵老师,多年以后,陈观文才知道,大队小学干了一辈子民办教师的王金才过年时,房子被大雪压塌,砸死了。王金才无儿无女,一生未娶,伶仃一人,村里出面,把他埋了。一年级就没人教了,想来想去,村支书想起来村子里学历最高的高中生,赵学堂。于是,学堂就成了民办教师。陈观文常常去学堂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虽然学堂哥不教他,

  日期:2012-09-14 07:51:09
  第四章 姐姐(6)
  棉花收获后,拔掉秧子,地里播上了麦子,几场秋雨之后,农村的冬天来了,冬天是清闲的一段时间,那时还不时兴外出打工,男男女女就在家里猫冬。半大姑娘三五个聚在一起,学裁样,学做针线活,学踩缝纫机。愣头小子大多被拉到胭脂河边劳动去了,修堤坝,栽树,每家都要出工。没事时,愣头小子练武功,走村串镇看电影。姐姐和几个女孩在家缝鞋垫,报纸上画上线,裁好,旧布层叠起来,用彩线在面上绣上各式各样的花纹,第一双是给陈观文的,绣得牡丹画,虽说第一次绣,还是蛮漂亮的。之后父亲母亲都有了。第四双还是按父亲的脚绣的,是两只鸟儿,陈观文那时不认识是啥鸟。缝好后,姐姐把鞋垫塞进陈观文的书包,说姐缝的鞋垫暖和不?陈观文点头。帮姐个忙,姐姐又说,把这双鞋垫带给赵老师。陈观文说,这个太容易了。第二天,陈观文把鞋垫给学堂哥时,发现他的眼睛很亮。

  姐姐突然喜欢赶集了,常岗有集,每逢农历的二五八,四邻八乡的人就涌向这里,卖自家产的瓜果菜蔬,买针头线脑。姐姐来买针买线,甚至拿了几十双鞋垫来卖。去常岗赶集,要过赵岗,过胭脂河,过白沟小学。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例如学生放学时,姐姐会顺便等会陈观文,大多情况下,会碰到学堂老师,近了就打个招呼,远了就远远的盯上几眼。十一岁的陈观文不知道,这是爱情的力量,在他单相思麦健,一见钟情王红时,他才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力量,这力量可毁灭一个人,也可让一个人走向更高。

  过年时,家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提了两盒糖果子,是嫁到赵岗村的秀梅姐,秀梅姐嫁过去五年,四岁的儿子蛋蛋,鼻子上挂着两串面条般的鼻涕,跟在她略显臃肿的屁股后面。清秀的秀梅姐,五年的婚姻生活,已使她成功的剥离了秀气,满身是被生活雕刻的痕迹,时间是最好的雕刻师。她出嫁时,陈观文扣眼里系条红布,作为娘家代表去吃过酒席,席上他吃到了拔丝红薯,这是他第一次吃到,也是到秀梅姐来家里之前的唯一一次,因为对拔丝红薯印象深刻,所以他对秀梅姐印象很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