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19节

作者: 刁庆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心理咨询要解决的任务就是找到困扰人的情绪背后的情感因素。这是因为情绪反应通常带有自发性、自然性、生理性,即便不通过人的意识(言语觉知)也能有所反应,而人的情感部分,由于受社会文化、人生目标目的的束缚,通常具有隐蔽性、隐藏性,(传统心理学中界说情绪也有此特性,实际首先是情感具有这种性质才要求情绪的相应的非自然流露,但情绪通常是个蹩脚的演员,很难成功地胜任这一角色,因为这是与自然做对。)

  正是因为情感的复杂性,人的真实情感被压抑、转移、隐藏、否定,最后导致的是人的情感的异化,人与真实自我的疏离,人的真实情感进入了无意识部分,人的生存力量反而受到削弱,没有对这部分的重新挖掘,人就会受到伤害,靠自我不断的检索、反省、心理医生的咨询,重新找到内心真实的力量,应对生存。
  如果说情绪具有无意识的特性或部分,还不如说是情感的那部分进入了无意识地带。
  情感所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人和对象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情感反映的,是人和社会、和自然、和他生命中一切有关联的东西的关系。

  情绪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关系体验给人带来的生理心理反应。
  其实有很多的情感,是不能语言化的。比如说我们对一个人一见钟情的时候,你能够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吗?你体验到了情绪,但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好感,按照精神分析的原理,其实这是一种移情,他一定是象你曾经很熟悉的一个客体,而你是喜欢这一类型的客体的,当一个陌生的人的身上,呈现出那个客体的气质来的时候,就能够莫名地吸引你,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的情感,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并不能否认情绪的背后一定是有情感做支撑的。

  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说,情感只是一样东西,它有表现在大脑认知的部分,有表现在植物神经系统的部分,有表现出行为倾向的部分。而人们为了认识的方便,把这三部分做了分别的命名,第一叫情感,第二叫情绪,第三叫态度。由于混淆不清楚,有时我们统称为情感,有时统称为情绪,有时却叫态度,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层面。
  如果要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这么来界定一下:
  情感:源于人自身生理、心理的需要,经过了认知的作用,产生的对特定对象的程度不同的喜好或排斥的心理活动。

  情绪:由于情感的作用,(或以情感为基础,)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引起相应反应的心理活动。
  依据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也就是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它们所规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总和。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外部表现方式。
  情感是内容,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任何情绪的背后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内容,不管是你可以觉知的或难以觉知的或根本就不能觉知的;任何情感内容都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哪怕主体想要掩饰,在其植物神经系统或可观察到的一些躯体表现上也会反应出来。
  感情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种需要,人类进化到今天,很多情感内容已经固化,也就是说不必全过程地经过人的认知活动就可以快捷地进入情感活动;情绪也是如此,很多基本的情绪已经在大脑的相应部位有了固定的神经连接,遇到相应情景时,无须经过人的情感意识亦即情感认知就已经自动提取进入心理生理反应中了,但这些情况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情绪与情感的界说与关系。他们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情感是内容,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情感,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情绪,没有脱离得了情感而存在的情绪,也没有脱离得了情绪而存在的情感,情感居主要的、决定性的地位,但情绪也可反作用于情感。

  一般来说,情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并且同样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情绪可以是不那么稳定的,甚至是多变的。
  所以,在对情绪与情感这样的认识之上,现在的教科书里的某些内容,就可以做下相应的修改。
  “赞叹”不是情绪心理,而是满意这样一种情感诱发的外显行为。“哭泣”也不是情绪和情感,而是悲伤或难过引发的外显行为。 “害羞”是一种性格,情绪性性格。“惊讶”、“奇怪”、“好奇”、“怀疑”、“坚信”、“恳切”这些属于态度。

  教科书里在描述情感的时候,用了高级情感这样的词汇,然后说了关于人的三种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事实上,人的情感的种类有无穷之多,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情感,而且,在这些情感之间,去区分出什么是高级的,什么是低级的,意义不大。爱情,亲情,友情,博爱,对祖国的爱,这些都是很高级的情感,但是,日常生活中,喜欢美食,逛街,购物,喜欢小狗,小猫,喜欢干净,整洁,这样的一些情感,也是人的正常的生活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的情感,都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存,更愉悦地生存而诞生的,对他们的级别的区别,没有什么意义。

  另外,以前的教科书里说动物没有情感。其实这是不对的。动物也是有情感的,一只小狗,看到主人回家的时候,表现出的那种欢喜和热情,比一个人见到另外一个人的感情还要浓烈,至少小狗敢这样表现。对主人的喜欢就是情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就是小狗的情绪,摇尾巴,扑到主人怀里,就是小狗的情绪的外显的行为。相反的,见到一个陌生人,小狗会狂叫,这里面也有对陌生人的敌意的情感和不高兴的情绪以及外显行为。

  一只老鼠妈妈,发现自己的一窝孩子被房主人烫死之后,自己绝食而死,一只名犬,在主人死亡之后,为主人做出一些人都难以做到的忠勇之事……动物怎么可能没有情感呢?
  至于感情和情感的区别,从这两个词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其实基本没有区别,如果实在是要说有,也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想把感情作为一个总指称,把情感和情绪作为它的下属组成部分。还有一个细微的区别是,感情是一个口语化的词汇,而情感是一个比较书面化的词汇,仅此而已。
  抑郁是一种情绪,不是情感,抑郁后面所对应或所隐藏的情感是:对于过去的自己的心理或行为的否定,排斥和拒绝接纳。
  焦虑是一种情绪,不是情感,焦虑的后面所对应或隐藏的情感是: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期的忐忑不安或者说就是一种不太明朗也无法明朗的不好的预期。

  恐惧是一种情绪,不是情感,恐惧的后面所对应或隐藏的情感是:那个东西是对我不利的,将会来迫害我,整我,收拾我,让我失去生命,失去健康,失去一条腿或胳膊。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我排斥这个东西,我希望离它越远越好,这,才是恐惧的背后的认知所构成的情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