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29节

作者: 刁庆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淘杀人案在该县引起强烈震动。针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的现象,该县关工委已制定实施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摸清“代管家长”情况,到20多所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宣讲传授青少年帮教工作;动员志愿者在每个乡镇结对帮助至少15名以上的“留守儿童”。下一步,该关工委将通过小淘等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件,专门召开由公检法司、教育等部门参与的关爱工作联系会议。从网吧监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违法青少年帮教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形成书面的专题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然后又县委县政府制定预防措施。

  我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中心的工作者,不知道这些措施真的会有效果吗?最近电视上,看到的留守儿童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一个12岁的女孩,被18个爷爷辈的人先后**和**,一个几岁的小女孩,被一个32岁的男人**之后杀死,倒插在厕所里,一个4岁的女童,被一个60多岁的隔壁爷爷猥亵,生*器感染住院,全身浮肿,此外,留守儿童中的男孩子,被拐卖,被诱唆犯罪的,大有人在。
  即便不是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留守孩子们,普遍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更为积极的预期,这一些,难道是他们的家长千辛万苦出去打工,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第二部分:探寻
  精神分析是一门专门研究父母和孩子互动模式以及互动模式之下,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学问,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政府的这些措施都等于零。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父母在孩子最关键的成长阶段的缺位,没有任何的一种力量,能够取代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候,必须花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作用。以及替代对孩子的心理安全感,爱的投入方面的重要意义,那些对策,仅仅是毫不懂得人性与心理学的对策。也必将是失败的对策。

  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在断乳之后,大概在孩子一岁到两岁左右,就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这件事情本身,对于孩子,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创伤,孩子在和妈妈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和妈妈形成了很稳定的感情,这个年龄阶段离开孩子,孩子的一生,都可能会被分离焦虑所控制,以后遇到即便是亲密关系,也可能提前去破坏,因为他心里知道,只要我和一个人有了亲密关系,那个人就会抛弃我,那么,在他抛弃我之前,我就把他抛弃,从而避免自己出现无法应对的绝望。

  没有一个农村的妈妈,可以看到离开孩子时候,孩子的眼泪吗?没有一个农村的妈妈,能够看见孩子心灵里缺失的那一份对母爱的渴求吗?是她们知道,但是还是依然要去那样做,还是她们装着不知道?
  这么多年来,我曾经询问过无数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把孩子放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你想你的孩子吗?你爱他们吗?
  妈妈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怎么不想,怎么不爱,有时也会想到哭。
  那你们怎么不回老家呢?耕田很苦,那么做生意,老家的生意就一定难做吗?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这些农村人就是从这里流到那里,从那里又流到这里。事实上,哪里都有这些人流动的足迹,就拿四川来说,四川是个劳务输出大省,但是,在四川的广大的市场上,又同样地活跃着来自浙江,两广,两湖的生意人。所以,在哪里不能做生意呢?只不过,在外省的生意已经起了头,就一个接一个去做了,觉得不用动脑筋,不用花心思。但是,你们自己也知道,这一代的留守儿童,出现早恋,早育,网瘾,性格孤僻,不能合群,不喜欢学习,甚至犯罪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孩子。这些还只是问题的前奏,以后,这类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成长的孩子,还会在他们的婚姻和事业上再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你们出外找钱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这个家庭的幸福,那么,今后孩子有一个很差的人生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很幸福吗?

  实在不行,那就把孩子接到你的身边。
  但无数个母亲依然摇头,她们觉得,自己在外找钱已经很辛苦了,不想再带孩子,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是广大的农村父母的思想,他们让我真正地领略到了,什么是父母对儿女的情感。

  每一次孩子跟他们打电话,都哭着求他们回家,而他们呢?因为自己人性的一些弱点,而根本不觉得有和孩子在一起的必要。他们口中的想念孩子,在我听来,是那么的没有份量。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从这个群体的自然选择之中,清楚地看见,父母对儿女的爱的十分的有限。而由于我们的文化,却不会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强制这些父母,不能离开自己年幼的孩子。如同孔夫子那样,用“父母在,不远游。”来成为对孩子的经典要求。今天这个年代,面对那么多无助的幼小的心灵,有没有人可以发明一种文化,来对父母说:“孩子小,父母不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呢?

  当然,这个群体有它的特殊性,社会地位低,文化素质差,很难意识到一些东西,但正是这样自然状态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能够为孩子考虑到一些什么,父母对于孩子的感情,能够理会和照顾的层面有多少。
  小卓君是我观察了几个月的一个男婴。父母是四川广安县城的人,在云南西部的一个小县城里开了一家家纺门市已经有8年,在这8年的时间里,他们生下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一岁多之后,就送回了广安的外公外婆那里,四年以后,生下了小卓君,在怀起小卓君的大约8个多月的时候,我和他妈妈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我问,这个孩子出生以后,你还是要送回广安你妈妈家里去吗?妈妈:恩,要送回去。然后我说,你们这个门市,比较清闲,怎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呢?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大女儿来云南,要离开你们的时候,都哭得死去活来的……
  小卓君出生之后,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需要妈妈一直抱着,放不下去床上,有时吃完奶,看着他都入睡了,妈妈就想把他放到床上去,但只要一放下去,孩子就醒来,开始大哭。有时看着孩子睡得比较深了,又把孩子放到床上,但只要一着床,离开妈妈的手臂,孩子就又醒来,开始大哭,要妈妈抱。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小卓君5个月以后。婴儿长得很胖,比一般的孩子都胖,所以妈妈抱着非常的吃力,而且妈妈还要做所有的家务事,虽然是爸爸妈妈共同守门市,但因为门市也没什么生意,很清闲,所以爸爸几乎从早到晚在电脑上玩游戏,妈妈除了要带小卓君,还要去给爸爸和孩子洗衣服,做饭,所以,孩子放不下去床上,对于妈妈来说,几乎是把妈妈牵绊住了不能做事。于是,妈妈就要叫正在玩电脑的爸爸来抱下孩子,爸爸很不高兴儿子把自己的游戏中断了,所以每次都带着不耐烦的情绪。妈妈对此感到非常无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