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31节

作者: 刁庆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厨房几乎就是她的阵地,别人很难插手进去,在我们的回忆中,妈妈几乎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厨房里,似乎有永远也忙不完的事情,有时我们会好心地去问她,需要帮忙吗?她的回答永远是不需要,在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心里会充满着对她的歉疚之心。
  除了厨房,在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也是她在洗,她几乎把一个家的家务全部大包大揽地揽了过来,把我和妹妹以及爸爸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那个时候,在我们的心中弥漫着妈妈是非常的爱我们的温馨感觉。
  妈妈55岁以后,眼睛有了白内障,洗菜不再看得清楚,小脑逐渐萎缩,思维逐渐迟钝,由于几十年来养成的重口味,辣椒吃得太多,也还可能是因为得了糖尿病,她的味觉也几乎消失了,弄出来的菜,既不卫生,也不再可口,而且,她几十年来的大油大荤的习惯,到了这个年代,我们这些做孩子的,都不敢吃大油大荤的时候,她依然要坚持弄出大油大荤的菜,所以,全家人一致反对她再进厨房,但是,在她的脑海中,厨房是她的一个阵地,她很难从那里撤退出来,于是,家里每天上演着厨房争夺战。

  现年70岁的妈妈,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市场,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她几十年来不变的一件事情,大包小包地提回来,即便是在四川最炎热的夏季,她也依然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个事情,有一段时间,她的糖尿病造成了心血管病变,出门去买菜的时候,经常突然昏倒在地上,我们就让她不要再去买菜了,但她依然执着地要去,当然后来给她找了个名中医,治好了她的头晕病,但看着一个这么老的老人每天去菜市场,背那么多沉重的菜品回来,我们做孩子的,对她如此地执着,也是觉得奇怪。

  买菜回来之后,她就几乎霸着厨房不愿意离开,从拆菜到洗菜到把原材料给我们弄好,其实如果按照她的本意,应该是把一切都弄好,我们做孩子的,依然是象几十年来一样,一到吃饭时间,坐上桌子吃现成饭就好了,但是,她不断地尝试过很多次,她弄出来的饭菜,都不再有人下筷,她才不得已改为把原材料给我们全部弄好,然后等我们来烹调。
  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就算是做一顿饭的前期工作,她也已经完全不能胜任,她洗菜的菜盆,永远都是那么油腻,她洗过的菜,看起来象是被洗衣服地那么洗过,菜的成色都已经变了,就象被揉搓过,而且也洗不干净,她切过的肉,会把油腻布满所有她用过的器具,她进过的厨房,没有任何人愿意再进去做任何烹调,因为在做烹调之前,需要打扫干净她的菜盆,菜刀,菜板,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的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且,一旦你清洗干净了,在下一餐饭之前,只要她进过厨房,做过一些准备工作之后,一切几乎又恢复原样,所以,清洗的人的心里,会非常地绝望,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无用功。

  于是,一个家庭的厨房争夺战就开始了,每天,我们都要对她说,你买菜就买菜,买菜完,你放在厨房里,我们自己来弄就可以,她听完也不说什么,我们只要离开厨房或客厅一下下,她就又钻进厨房了,然后我们又进去把她撵出来,这样的游戏,在我们的家庭里,每天周而复始地上演着,做孩子的我们,感觉非常的疲惫。
  前几年爸爸去世之后,我们曾经对她开玩笑地说过,要不要再找个老伴,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找什么找,找了来又得服侍他,这一辈子服侍你爸爸服侍够了。我们心中,对于这样的逻辑,简直奇怪到了极点,难道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模式里,就只有服侍与被服侍的关系,而没有彼此照顾的关系吗?
  她这一辈子,都心高气傲地,从来没有对别人开口求助,需要别人的帮忙,相反,对于自己能够帮别人做点什么事情,却不余遗力地全副投入,尤其是对待家里的人。只要家里的人提出任何要求,她都会尽力满足,她虽然现在弄东西非常难吃,有时候,为了调口味,还不惜加上大量的味精或鸡精,但是,只要我家里小的那个四妹,在半夜三更,玩麻将回来,对床上的她说一句,妈妈,我要吃面,已经睡得呼噜声大起的她,似乎还有另外一双耳朵,在听着别人对她的求助声似的,立马从床上翻滚起来,跑到厨房去给女儿下面吃。

  这样的合作关系里,女儿的年龄是30多岁,妈妈的年龄是接近70岁前后,但这样的合作关系,也可以涵盖更早之前的时间,或者在未来以后的时间。
  据我对妈妈的观察,她骨子里并不是勤快的那种人,在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感的事情上,她恨不能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她的行为已经非常的退缩,她一个人的卧室里的卫生状况,都已经糟糕到了一种程度。当然,我们这么多年的分析做下来,我知道你对我妈妈的精神状况的鉴定是什么,我只是在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她的人生成为这个样子的。
  第二部分:探寻
  这位妈妈,我们姑且叫她小芝,大约是在2岁或者3岁的时候,被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大哥,抱到长江边上,准备丢到江里淹死的时候,被人救了回来,因为一介富商爸爸的两个老婆的战争的白热化,亲身妈妈不敢再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就送给了自己的麻将坛子上的好友曾太太抚养,抚养到7岁的时候,解放了,两房太太分家过日子了,亲身妈妈又执着地去曾太太那里,要回了自己的女儿来抚养。

  但就是这样的一段叙说,也是小芝那根本就不清晰的记忆里的一段往事,回到妈妈身边之后的小芝,发现妈妈依然沉迷于赌博,白天还是要上班,才能供养还在身边的几个小一点的孩子,晚上就去玩麻将,她在医药公司里没有完成的那些活路,小芝就拼命地去帮妈妈做,然后妈妈就不打小芝,小芝有个姐姐,就不象小芝这么乖巧,妈妈的梳子,就经常地打在了姐姐的脸上,小芝是看到了这一切的,她要怎么去做,才能重新获得妈妈的爱,她心里是很清楚的。

  小芝的妈妈生下来10多个孩子,都是一出生就抱给保姆或奶妈去抚养,妈妈即便在坐月子的时光里,也要去玩麻将,所以,小芝的第一次被抱养的原因,究竟是她道听途说来的原因,或者是亲身妈妈加工之后的原因,还是真实的原因,根本就是不知道的,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事实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具体小到什么时候,其实一直都是个谜,是被自己的妈妈遗弃过的一个孩子,在养父母家呆到上小学的年龄,妈妈又执意地要把她从养父母那里要回来,在这个事实里,这个孩子实际上遭到了第二次遗弃,就是被迫离开已经建立起关系和感情的养父母。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两次遗弃,这么小的孩子,她是没有选择能力的,她只能被选择,在两个家庭之间转换不同的抚养人。实际上,在短短的6年或7年的时间里,她遭遇了三个家庭,原生家庭,养父母家庭,单亲妈妈的家庭,因为当她解放后回家的时候,爸爸被关进监狱,分家后的妈妈,是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