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封神榜』的华丽盖头:暗黑帝国探秘》
第22节作者:
老夫无奈 日期:2013-12-12 22:17:00
@老夫无奈 33 武王,我们的政治家(1)
文王遗言,确实给武王带来了麻烦,这纣王,伐也不是不伐也不是。到后来,万事俱备,就等着武王一声令下,去夺取全国政权了,武王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最后,还是那个文化人散宜生头脑转得快,解决了这个难题。自然了,十三年才转过来,真的有点笨头笨脑,不过,比之于他们同阵营的人,确实算得上快。
六十八回:“……以臣愚见,不若依相父之言,统兵大会孟津,与天下诸侯,陈兵商郊,观政于商,俟其自改……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可称万全之策,乞大王思之。”武王听得散宜生一番言语,不觉忻悦,乃曰:“大夫之言是也。不知用多少人马?”(根据看官旨意,翻译大意:散宜生说,咱们就带着军队,联合天下诸侯,一起围住京城,就说是来检查皇帝的工作的,根本就不是来杀皇帝夺政权的。这么一来,武王您就又是忠臣又是大孝子了。武王听了散宜生的忽悠,不由得打心眼儿里往外高兴:哥们儿,还是你脑子好使。不知道包围京城,需要多少军队?)
“陈兵商郊,观政于商”。大家瞧好了,我们是来检查工作的,不是“伐纣”来了,这叫忠孝两全,什么事儿都不耽误。至于后边这一句“不知用多少人马”,大家尽可以屏蔽,别关心就是了;至于说用大兵压境的态势来“观政于商”就可以做到“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甚至还可以称之为“万全之策”,这是什么狗屎逻辑,那就全凭读者自己去琢磨了。
一般情况下,人们骗别人都有一定的难度,但要骗自己,其实很容易。
六十七回:武王览毕,沈吟半响,王曰:“……昔日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今日之事,天下后世,以孤为口实。况孤又辜先王之言,谓之不孝;纵纣王无道君也,孤若伐之,谓之不忠……”(武王说……老爸临死有遗言,大臣无论如何不能打、杀皇帝。现在咱们这么杀过去,恐怕天下人说我是个奸贼。不听老爸遗言,那是不孝哇;再加上带着军队去杀皇帝,那就是不忠……)
六十七:维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伯遣上大夫散宜生,敢昭告于五岳四渎名山大川之神……伏惟尚飨!(某年某月某日,武王派散宜生向五岳四渎的神灵宣示……)
六十七:维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
六十七:大周十三年孟春月,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臣姜尚言……
请注意后面三段话里的“十有三年孟春”和“大周十三年孟春月”,这是武王姬发的年号,也就是说,他从上台那一天起,就已经不报中央政府批准,自称武王、自立年号,用事实和行动宣布了西岐已经从殷商分裂出去,这不忠不孝,已经悍然坚持十三年了,现在再弄那个“观政于商”,什么“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咧咧什么“纵纣王无道君也,孤若伐之,谓之不忠”,不是画蛇添足吗?
更为严峻的是,“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的官名,是谁批准的?这颗大印,是谁命令铸造出来的?“扫荡成汤”和“观政于商”的字面意思,好像不是太容易混淆吧?武王同学,哪怕是自己糊弄自己,咱们不是也要勉强糊弄得有点层次吗?咱们把天下人都当小孩子来骗,是不是刚好证明了自己智力低下人品低下?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关于武王的年号,我们最好从明代的纪年习惯来理解,因为小说的作者是明代人,他的习惯和意识是:地方政府绝不能自立年号,那叫分裂国家,自然,看官如果按春秋时代来理解天子和诸侯国君的纪年习惯,也不能说完全错了,不过,“大周十三年孟春月”,不支持这个看法,因为,它是“大周”,西岐认为自己是中央政权而不是一个地方政权,上面的那句“这不忠不孝已经悍然坚持十三年了”,对武王没有任何歪曲。
那么,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去伐纣,尽快解民倒悬?答曰:没准备好,去了就是死。
没准备好为什么自称武王、自立年号,背叛中央政府?答曰:这是我的愿望,不光背叛,我还要取而代之呢,云中子云部长都已经“垂象”了,在天文台上哼哼唧唧老半天,那是教导我们死磕,我们没有理由不往前冲。
现在怎么又想起了以臣伐君,就是不忠不孝?
答曰:脑残呀?怎么问出这么缺心眼儿的问题?这不是要忽悠别人吗?再说了,我的这些臣子们也跟我玩儿起了不忠不孝,我受得了吗?我想“扫荡成汤”,可没准备让别人扫荡自己。
政治讲究的是政治正确,至于里面包了些什么内容,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至于是不是自己不经意间把自己底裤给扒了个精光,很多时候,也是只能顾头不顾腚。
看官,那句捉襟见肘的成语,更多的时候,指的就是政治和政治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