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废武功——通过做“减法”赚第一个1000万》
第10节作者:
三段或八段 即使畅销款式,也不重复出单,同样为核心战略服务。事实上,ZARA任何款式,相比较而言,都做得数量很少,这样就保证了通常不会有存货——这里不好卖,风格有点不符合当地审美习惯,反正就几件,换个区域,对上口味就卖掉了。而生产太多呢,每个卖场都有存货,可就麻烦大条啦。(在营销上,这还能“敲诈”消费者:看上了就赶紧买,否则,明天来可能就再也没这个款式了!)
ZARA为了让捕捉到的潮流信息能尽快转化为成品销售,在工厂里,就把价签挂好,然后通过完备的电脑辅助系统,迅速发货。进入货车时不折叠,挂在货车里,到地方后,直接展上货架——所以ZARA零售店铺,基本没有库房却超级大,每天到货的车,比同行多N多班次。
说到这,明白多点了么?“五星级产品卖二星价格”只是最肤浅的表面!没有强烈的时装风格,良好的设计,捕捉到的潮流灵感,你以为在五星级商场卖“地摊货”能成功啊?!
非常多的“怪异”举动,造成了ZARA的成本结构,与众不同。但这些与众不同,恰恰内在逻辑十分畅通:都是为了战略核心服务。而战略核心的那个“点”,恰恰又是最能切中消费者要害,他们肯为之埋单的,所以ZARA成功。
这时我们发现,竞争对手虽然羡慕ZARA所在的“蓝海”,却苦于学不会,没法学。因为成本结构的构成,通常是路径依赖结果,不是说调整就调整的——把外包的制造,再收回来?
不是那么简单D!牵一发动全身,根本不是某个环节的改变,而是整个链条的异同。这还是次要的,战略导致的是运营,运营改变的团队:战略、运营、团队这三者间,是互动关系,要调整,就是全面调整,单独改变哪一个而不顾其余,都会是灾难性后果。
呵呵呵,讲到这,我必须闭嘴了。因为接下来,就是我最核心的收获了,当我想通后,如获至宝,喜若癫狂——该如何入手,从细节上开始进行“蓝海战略”调整——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前天突然开始要讲“蓝海战略”的缘起。
现在打住,倒也不是卖关子,第一也许我思考错了。第二本来也不是任何企业都需要调整。所以我决定这个问题不往下说了。
嘿嘿。
日期:2006-08-26 19:07:42
还有,如国美、苏宁之类的企业,包括星巴克咖啡等,都不能说是“蓝海战略”的成功——现在很多人有一毛病,就是“泛蓝海化”——国美苏宁星巴克,和“蓝海战略”没什么关系。
这和安公公以前的“泛品牌化”如出一辙,什么企业一成功,就拿出自己的一小破尺子,生搬硬套,胡说八道。
一句话,你先弄明白,人家蓝海战略的作者,到底在讲什么!否则,仿佛开悟了,其实越来越晕。到最后,要么骗人被揭穿而丢脸(例如郑BS),要么自己的公司越高越糟。
难道国内这样的例子还不够多么?什么流行就上马什么,一会儿六西格玛,一会儿平衡记分卡,一会儿关键点考评体系……晕头巴脑,死尸一片,狼藉遍野,不学这些还死得慢点,越学,死得越快!
就仿佛一个亚健康的人,突然开始学中医了!没学三天,就“全学懂了!”然后就给自己配药吃,东吃一剂,西熬一锅,什么后果,大家自己想吧……
郑BS这种人更糟糕,人家吃死自己也就害自己一人。他可好,熬一大锅治疗非典的“清肺消炎SARS汤”,四处灌人喝,就是不问俩问题:
1、人家得非典了么?
2、SARS是病毒还是衣原体,致病原理,您那点水平,弄明白了么?
日期:2006-08-27 00:44:26
既然在,我就讲,嘿嘿。
前面啰里啰唆讲了那么老半天,都是说,制定一个战略,要考虑的外部环境,例如消费者认知啦,竞争对手威胁啦,等等。但一个好战略,必须还要从内部审视,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
技战术分析再到位,中国男足那批臭脚,也永远踢不出好球。
所以,这时我们就必须强调了,怎样制定战略,必须要考量你的“运营”和“团队”因素,因为这两个因素和“战略”一起,都在影响着“执行”。
110啦、630啦几位现实中做生意的家伙,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的创新,怎样才能持续保持领先呢?”例如安公公在鞋子款式上做了极大突破,可没几天就被对手抄袭了!优等生在营销方法上做了良好革新,同样没几天隔壁也做同样促销……
总感觉竞争对手的鼻子,就在你后脖颈子喘息,就是甩不掉!咋办?!
到底是不是我的战略还制定得不够完美?
呵呵,我必须说出来了:其实,什么款式上更新、营销方式上突破,根本不能算是战略!懂吗?那都不叫战略!(所以我说郑博士连什么是战略都没搞清楚。)
战略确实会包括创新等因素,但那些单独的因素,绝不等于是战略——战略,首先是一个“系统”的观念。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表现形式。
而事实上,好战略,是能够“自我强大”的。例如西南航空,这些年下来,谁不知道那几个招数?竞争对手为什么不学?反而还越追越远?戴尔电脑不也是吗?“直销”难道是杀手锏?错,“直销”谁不会啊?联想也搞企业客户直销,HP也搞,为什么学不会?戴尔却靠着所谓“直销”,越来越大。(所以郑BS根本不配谈戴尔案例。)
有点感觉了么?
战略,首先就是一个竞争对手无法完全模仿的系统!
单个点子的创新,好模仿。但整个“创新的系统化”,竞争对手还容易模仿么?某个环节降低成本,好模仿,但整个公司“降低成本的系统化”运行,竞争对手可能看都看不明白了。
所以这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好战略,会“自我强大”。创新,就不是某人拍脑袋创新,而是基于这个战略系统的“流程化创新”——变偶然为必然。降低成本等因素,也是这样,都不再是偶发事件,而是必然发生的事件——这样一来,通过时间沉淀,优势越来越明显,不断被加强,竞争对手离你越来越远。
630兄,出冷汗了没?
(多补充一句。例如拍脑瓜的创新,事实上是自己甘当小白鼠:创错了,竞争对手也不学。创对了,被印证后,三天不到,竞争对手都抄袭个99%——有人有发自内心的感叹么?
哈哈哈哈哈哈)
(而基于系统化、流程化的创新战略呢?就是一个“上了发条的兔子”在自觉往前蹦,即使创新结果有错有对,也不妨碍大方向的始终前进,而竞争对手总有个观望期,则导致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终,拥有良好战略的企业,都会获得先发优势所带来的壁垒优势,保证其获得“创新红利”。)
日期:2006-08-27 01:23:12
落地!落地!
就拿我现在住的酒店来说,世界联号的五星级。其总裁制定了一个战略,叫“完美睡眠”。这是个差异化战略,对吧?鼓鼓同学?
但问题是,这是否是个好战略呢?我们上面说了,这问题,没法单独看!从外部竞争角度讲,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住酒店,能够得到“完美的睡眠”,是个不错的诱惑。OK,我们先把外部环节暂时放在一边。
可是不是“完美睡眠”战略,仅仅是换套豪华大床那么简单呢?——注意!换套豪华大床,就是个“点子”,而不是战略,因为这个点子,如果管用,随时被竞争对手抄袭去。
630同学比较用功,可以简单罗列罗列,你心目中酒店能提供的“完美睡眠”,还包括哪些?
我先说一点,看你有没有经历过:枕头!
每个人家里的枕头,或多或少和酒店不太一样吧?我现在看了看身后,一共六个枕头!但,他妈的没一个让我满意!一个枕头太低,把俩叠起来呢,又高了!而且软硬也不合适,我喜欢硬一点的,可酒店破枕头,都软得跟棉花团似的,难受!
每个房间,一模一样的六个枕头,五百间房,就是三千个枕头。酒店老板难道脑子有水么?为什么把三千个枕头买成一样的?三分之一薄而软,三分之一厚而硬,再三分之一取前两者之中等——总成本会增加么?但我睡觉,不就离着“完美”挺进了?!
这个小小的枕头案例,就决定了该酒店“完美睡眠”战略,是否能成功,因为,所谓战略,一定是N多环节组合搭配的结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