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封神榜』的华丽盖头:暗黑帝国探秘》
第26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16 22:08:44
  @老夫无奈  37  西岐真是世外桃源?(1)
  把《封神演义》从头看到尾,对西岐的歌颂都是响彻云霄,老百姓的日子,比神仙快活多了,这里就不必举例说明了,反正,整个就是尧舜再世,甚至尧舜在地下,也得好好跟文文武王好好学学,简直是好得没办法再好了,但是,仔细一看,却又完全不是那回事,作者还是那个调调,明里把你夸得天花乱坠,通过一些细节,骂得你昏天地暗。他拿出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情态:愿意不愿意上钩,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老人家可没有拽着你的嘴唇,给挂到钩子上。

  第四十一回的篇目叫《闻太师兵伐西岐》,明面上,这是两个政权的高层对决,实际上,作者慢吞吞静悄悄地把西岐政权勾勒得体无完肤。
  咱们还是耐下心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耍贫嘴的吧:这闻太师一出兵,就犯了个天大的战术性错误,这老东西不走大路,改抄近道:
  大兵离了青龙关,一路崎岖窄小,止容一二骑而行;人马甚是难走,跋涉更觉险峻。闻太师见如此艰难,悔之不及:“早知如此,不若还走五关,方便许多。如今反耽误了路途。”一日来到黄花山……
  看官,这又是一个陷阱。这陷阱,咱们不跳,好吗?作者是个陷阱专家,跳得多了,谁都会长心眼儿:
  第一,咱们千万不能把视线和心思都用在疑问闻太师会不会打仗上,以为闻仲真的只是个文臣,遇到姜太公,事先就趴窝了;
  第二,咱们也别把思维空间都留给“闻太师的参谋部的参谋们没有把案头工作搞扎实”这种军事上低层次的技术层面,因为,这是殷商政权和西岐政权的边界,闻太师不可能对这里的地理那么混沌,何况,西岐也是殷商的辖区,如果殷商连自己的辖区里哪里根本就不符合行军条件都一无所知的话,它根本就无法领导华夏六百年;
  第三,咱们更不能因为闻仲的一句“早知如此,不若还走五关,方便许多。如今反耽误了路途”,而就此判定闻仲不是姜太公对手,原因也很简单,什么时候到达西岐城下,闻仲说了算,早到早打晚到晚打,西岐不会因为闻仲来晚了,就开门纳降。
  四十一回:话说闻太师看此山险恶,传令安下人马,催开黑麒鳞,自上山来观看。见有一程平坦之地,好似一个战场。太师叹曰:“好一座山,若是朝廷宁静,老夫来黄花山,避静消闲,多少快乐?”……正看此山景致,忽听脑后一声锣响……原来是山下走阵,走的乃是长蛇阵,阵头一将……闻太师探看走阵……士卒竟不走阵,来报主将:“启大王千岁!山上有一人,探看吾等巢穴。”
  这里可以当战场——这是一个军事家的眼光;
  这是个修道的好地方——这是一个修道者的看法;
  这里是一个山寨,正在训练阵法,还有山大王指挥——这是现实。
  看官想一想,这是一帮多么正规的训练有素的山贼?竟然训练一字长蛇阵,他们的首领们,看来本领甚为高强,国家军委给他们颁发一个军事家证书,让他们享受高级将领待遇,似乎也不算优待得过了头。
  四十一回:且说喽罗来报辛天君;辛天君正在山坡后收粮,忽见小喽罗来报:“二千岁,祸事不小!”
  “辛天君正在山坡后收粮”,并不是说这位辛天君家里有几袋子粮食,他在那里晒,晒干了,现在收起来,那是小喽啰们或者山贼的家属们的勾当。这是说,这里的山贼,已经具有了政权的雏形,或者干脆就是一个政权:士兵在训练,老百姓在缴纳农业税,领导核心之一辛天君,在“事必躬亲”。得了,现在,可以下一个阶段性的结论了:闻仲未见西岐政权,先见黄花山政权,这个政权还大得天时、地利、人和。

  四十一回:邓忠曰:“此黄花山,俺弟兄四人,结拜多年……”
  四十一回:闻太师问曰:“黄花山有多少人马?”辛环答曰:“此山方圆有六十里,聚喽罗一万有馀,粮草颇多。”
  这个政权还挺富裕,养了一万多人的军队,还认真进行军事训练,开销一定不小,既没有遇到美国政府碰到的金融风暴,更没有财政悬崖的困境,况且,人家还是“收粮”而不是抢粮,更没有养什么媒体加劲忽悠,来欺骗老百姓。
  请注意,哪怕是这个政权用暴力胁迫老百姓缴粮,也是缴粮、收粮,而不是抢粮,如果有人就此颂扬这四位山贼是尧舜再世,也不见得有多么过分;“俺弟兄四人,结拜多年”,透漏出一个重要信息:这四位在这里建立山寨政权很可能已经年深日久了。
  四十二回:闻太师即日起兵,又得四将,不觉大喜。把人马过了黄花山,径往前进……话说闻太师人马正行,忽抬头见一石碣,上书叁字,名曰:“绝龙岭”……一路无词。人马报入中军:“启太师!人马至西岐南门,请令定夺。”
  请注意这段话里的时间,从“即日起兵”——从黄花山起兵——到“西岐南门”,只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
  那位叫辛环的山大王,曾经这么告诉闻仲:“此山方圆有六十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黄花山十分险恶,行走困难,有的地方还只能单人通过,而闻仲的三十万人马,还带着军粮辎重,却只走了一个白天,就围住了姬发和姜子牙的西岐城门。
  闻太师的大军要路过灵台吧?文王有时间造灵台,没时间查一下灵台再往南走几里路,就是一个山寨版西岐政权?西岐政权和黄花山政权(也就是一群山贼)和平共处?文王在这里向上苍捧出了自己的一颗心,就不怕让那个山寨政权冒名顶替?家门口就有这么个政权,文王甘心与虎狼同穴?是甘心与虎狼同穴,还是大家本来都是虎狼?或者说,大家都是尧舜再世,在这里互不侵犯,天天演练“哥儿俩好”?

  作者为什么让闻仲走小路而不走大路?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这就是文王和武王的西岐?这就是明君西伯侯治理下的社会生态?明君就是这么管理国家的?这“上天垂象”,“垂”得有点儿太不着调了吧?
  圣人说:听其言,观其行;我狗尾续貂,加一句:听其名,探其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