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河流——一个乡野青年的奋斗之路》
第20节作者:
寒江雪鹤 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严重,但牛鼻子还在张大亚这里,只要张大亚这步棋活了,全局皆活,于弘毅对涉及此事的三方核心诉求迅速做出了判断:张大亚要的是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艺术系女孩要的是永不再见到他;系领导要的是毕业季不能出事儿,只要能满足这三方核心诉求,这个问题就有解了。
于弘毅在心里设计了一个解决方案:张大亚书面承诺,永远不再找艺术系女孩,如果发生一次,立刻开除,如果毕业前实现了承诺,这笔账则不往档案里面放。当他把方案给三方沟通时,得到了一致同意,就这样,在于弘毅的帮助下,张大亚平安落地,开始进入了毕业倒计时的日子。
张大亚出了办公室,很认真地问了于弘毅一个问题:我不去找她可以,可是如果在路上遇见了,算吗?于弘毅说曹操,真要是遇见你了,你转身就跑,这个会吧?张大亚说,这个会,于弘毅说那就行了。
张大亚倒是真的长心了,他再也没有找过那女孩儿一次,自然,他所担心的“偶遇”在缺少师父马千里指导的情况下,再也没有发生过,三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脆弱的平衡,终于熬到了毕业。
正在于弘毅忙着筹备毕业晚会的时候,张大亚过来找他,先是帮着干了一些粗活,后来瞅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地说,班长你把我的处分帮忙给撤销了吧,我说到做到了,再也没有找过人家的麻烦,于弘毅笑了一声说曹操,哪里有什么处分?张大亚楞了一会说,我操,原来你是骗我的,于弘毅说你要是想要,我现在就能给你搞来,张大亚大笑起来,笑完后说谢谢你,班长。
毕业晚会的时间确定好了,校内的广播开始播放祝你一路顺风之类的歌谣,让人听了无端伤感,于弘毅组织自己宿舍的兄弟到校外去吃散伙饭,他们找了一个小酒馆,点上几道硬菜,开始风卷残云,然后是觥筹交错和杯盘狼藉,再然后就是拼命喝酒。
马千里举杯干尽,说不管到了哪里,要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我们永远是最好的兄弟,说着,马千里哭了,大家都哭了。
老九哭得最痛,于弘毅抱着他的肩头,流着泪,想把他坍塌的世界一点一点重建起来,老九说,四哥,这么多年,我跟着你,咱们一起到学府西路的菜市场买西红柿,回来躺在玫瑰堤上一个接一个地吃,最后太阳落山了,我们撑得爬不起来,那时候,咱们是多么快乐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群年轻的男人哭得惊天动地,碟子和碗洒落一地,马千里最明白这中间的痛哭各有不同,在众声喧哗之中,老九最后抱住于弘毅的肩膀,贴在他耳边说:“四哥,这些年,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你放心,我会走得很远,你要追求你的幸福,你的幸福和我有关,也和我无关,你记住了吗?”
于弘毅一句话说不出来,热泪长流,他抱住老九说:“兄弟,我不会对不起你!”
第二天,毕业晚会在露天的操场举行,在漫天的星光下,所有的同学都围坐一圈,大家唱起了各种祝福的歌谣,夜深了,露重了,大家都不肯离去,他们都知道,这一别,不知何年再见。
第三天,离校,老九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找到于弘毅,送给他一本书,是于弘毅最喜欢的古诗词,“四哥,什么时候看到这本书,什么时候就想起了我,再见,哥哥!”老九又哭了,于弘毅流着眼泪抱住他说,兄弟,咱们不哭,咱们是一辈子的兄弟,永远都是。
后来,于弘毅得知,老九去了非洲,他明白了老九的眼泪。
日期:2013-01-24 23:27:27
兄弟们都走了,于弘毅留在了这个城市里,因为学制的不同,金秋杨和吴纯还要在学校待上一年,老九走了,一切好像都可以开始了,但是于弘毅心里始终有一个结解不开,他觉得,老九这么决绝的自我放逐,是因为一种无法言说的伤害,这个伤害就来自他,他心里无法原谅自己,他想忘了这一切。
他开始了最艰苦的日子,因为没有工资,他硬挺着不给家里开口,就每天吃包子,一天三顿饭,一块钱买两个包子,三块钱就够了,吃了一个月的包子,他的口腔开始大面积溃疡,疼痛不可言说,最后久久不愈,到医院一看,医生说吃的蔬菜太少,缺少维生素。
口腔溃疡不是问题的关键,他自己毕竟还好说,硬挺着就行了,问题的关键是他这里经常有兄弟来,他们毕业以后再回来,就直接和于弘毅联系,于弘毅都带着他们到小饭馆,点上两个菜,简单地聚聚,每逢此时,他都是和郭防借钱,说好到年底一起还,因为专题部的资金年底才能到位,平日里他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幸好陆主任早就安排过,没钱借就行了。
生活的艰苦他可以承受,他难以承受的是各种无形的东西,有一次,他做了片子,负责后期制作的刘焉在做字幕的时候,完全没有他的名字,他婉转地提出署名时,刘焉漫不经心地说,你还不是台里的人,不能署名,他想了想,忍了,认了。
部门开业务研讨会时,于弘毅会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他每天都在读书,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每到此时,从县里抽上来的老记者和刘焉他们都喜欢相视一笑,然后撇着嘴在纸上记些什么,那种不屑和轻慢,深深地伤害了于弘毅。
终于,他又一次完整做好新闻时,刘焉在出字幕的时候依然没有他的名字,他发飙了,找到陆主任,话没说完,泪掉了下来。陆主任没有多说话,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你先回去,不要伤心,这都是小事,将来你会碰到很多比这还要离谱的事情。
下个周,部门开研讨会,陆主任最后严肃地说,小于是咱们部门正式招聘进来的,享受所有的采访待遇,不要觉得人家工资没有你高,就高人一等,其他部门我管不了,咱们这个部门,进门就是一家人,没有三六九等。众人肃然,莫敢出一言。
于弘毅终于明白当初那个享受采访待遇这句话的威力了,他的名字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但他也知道,这都是陆主任的关照,其实,他真的是一个二等公民,活干得多,钱拿得少,气受得多。
他心里明白这个事实,但一时间又无力改变,非常痛苦。
日期:2013-01-25 19:46:57
于弘毅的顶头上司就是方涛,方涛是地方名人,男主播,可能主持人都有晚上失眠的时候,他和央视主持人小崔一样,晚上不想睡觉
方涛对任何事情都很淡然,对任何人都很淡然,见了台长和见了保安没啥区别,都是笑一笑走过去,似乎他和谁也不争,和谁也不屑于争,他一直是微笑着,很少有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时候。
台里的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俊朗的外形,不知道他内心里还洋溢着浪漫情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自己建立一个车间,里面全是斧凿锛锯,最好还有一个小车床,他自己可以在里面鼓捣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车间的边上便是暗室,他用机械相机照来的底片,可以在这里浮出水面。这是他和于弘毅分享的小秘密,他们一起出去采访的时候,慢慢地就开始聊些私人的话题。
方涛带着于弘毅到处跑,于弘毅发现,他的身上没有老记者的油性,他识人断物入木三分,但从来不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尽管,他们的采访对象大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方涛从来都是那种淡然的友善,没有任何讨巧的说法,和他们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于弘毅从内心里敬重他,什么心事也愿意给他说,当他是自己的哥。
他孤舟一样地漂浮在这个城市里,方涛就是他的锚。
日期:2013-01-25 19:59:1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