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秘史——揭露朱元璋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5节

作者: 山高月阔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述记载三步并作一步,把他第一次失败的出走和招收张家堡民兵、攻取滁州这三个相对独立的事情强行捏合起来,连贯讲述,把朱元璋创业的过程描述成一气呵成,势不可挡,隐没了许多事实,使我们对于朱元璋在至正十三年、十四年的作为存在许多疑问。
  《明史?费聚传》就招收张家堡民兵一事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
  文中对这一过程有详细描述:朱元璋和费聚骑着马,带着九名步兵前去张家堡招抚民兵,走到宝公河,远远望见民兵军营整齐,弓弩都外向,步卒看了十分害怕,想打退堂鼓,朱元璋制止了逃跑者,率众人来到营中,说明了来意。鉴于濠州的声望,民军首领基本同意入伙,约定三日后正式就抚,达成协议后,朱元璋回去向郭子兴复命,费聚则留在民营中继续接洽,然而个别民兵将领反对入伙,想维持独立或是投靠其它义军,费聚见状赶紧回去报告,于是朱元璋和费聚再次带着三百人去做工作,他们设计将民兵的首领抓捕,从而收复了这三千多人。

  《明史?费聚列传》一不小心掀了《明史?太祖本纪》的屁帘。从前者的记载可以看出,朱元璋招张家堡民兵是奉郭子兴之命与费聚等人一同完成的,在招降的过程中借助了郭子兴义军的名号,并往返于民兵和濠州城之间进行沟通,而后者却记述为朱元璋离开濠州后的作为,两者大相径庭。
  这是《明史》的一次明显穿帮,《费聚传》的记载显然更贴近事实,如果不借助濠州义军的名望和实力,朱元璋一个光杆司令是无法完成招降张家堡几千人的部队的。
  按照《明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招收张家堡民兵后,朱元璋又利用这支军队兼并了亲元义军缪大亨部,进一步扩大了实力,然后凭借这支部队攻取了滁州,既然第一步招收张家堡民兵的事情失实,那么后来的事显然也是靠不住的。
  《明史?太祖本纪》为了表现朱元璋的英明伟大,将他在这一时期的行动归为自主创业,和郭子兴撇得干干净净,而在另一篇不太重要的人物列传中却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事实上,朱元璋在这一时期的行动都是在郭子兴授命下完成的,是濠州战役胜利后义军乘势反弹的一部分,带有为郭子兴扩张势力的目的,后来郭子兴被赵均用挟持之后,朱元璋才乘机攫取了部分兵权,并向自立门户的道路大踏步迈进。

  官修正史对滁州战役的记载讳莫如深,这次战役的敌方是何人,参战部队有哪些,均未交待。笔者认为,滁州战役的胜利果实很可能是正史“强加”给朱元璋的,其主战部队未必是新招收的张家堡和缪大享部民兵,而有可能是郭子兴旧部,主将也未必是朱元璋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攻取滁州时并没有脱离郭子兴的领导,但他在此后羽翼渐丰并试图争脱后者的束缚,他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自立门户,而是要夺取全国政权,这一远大志向是他手下的一些谋士帮他确立的。
  在进军滁州的途中,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来投,他们建议朱元璋攻取南京,并以南京为根据地四出征伐,一统天下,为达此目的,不能像其他义军那样只顾抢劫女人和财物,需转变作风,倡仁义、收人心、树形象。稍后来投的另一位定远人李善长认为朱元璋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邻居,完全应该承纳刘邦的王气,成为一代帝王,他建议朱元璋向刘邦学习,邀买人心,做到知人善任。

  朱元璋对三人的建议十分认可,将他们留作亲信,李善长是当地的里长,有一定的才能和人望,朱元璋对他尤为信任,李善长在要求朱元璋学习刘邦的同时,自己也以萧何自居,竭忠尽虑辅助朱元璋,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冯氏兄弟带兵来归,朱元璋让他们执掌军队,兄弟二人先后担任朱元璋的亲军总指挥兼警备司令,朱元璋为什么放着濠州同来的24名亲信不用,而用半路来归的冯氏兄弟出任这一要职呢?相同的民族属性也许是其原因,冯氏兄弟和不久之后来归受到重用的常遇春、邓愈均列名“十回保一朱”传说的名单之中。

  立大志者成大事,起兵伊始朱元璋就树立了平定天下的远大抱负,这时朱元璋与众多豪杰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他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在谋士的鼓动下开始了脱离郭子兴的活动,因此当他独当一面后,十分忌讳手下大将与文人谋士结合,并采取种种措施加以监视,防止将领独立出去。
  日期:2012-12-14 09:17:07
  四、朱元璋为摆脱郭子兴束缚不惜铤而走险
  朱元璋攻下滁州时,赵均用等人正试图谋害郭子兴,朱元璋写信给赵均用说:“当初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恩情深厚。大王不能报,反听信小人馋言,剪除自己的羽翼,这样会失信于豪杰,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很不合适。况且郭公手下将士犹多,杀了他不会后悔吗?”赵均用见信后十分迟疑,朱元璋又派人贿赂其左右,郭子兴这才免祸,随后郭子兴率万余人来到滁州。

  这一事件和前面所说的朱元璋将郭子兴从孙德涯家中解救出来一样,有美化朱元璋的嫌疑,通过表现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忠心,可以把朱元璋标榜成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
  不久之后郭子兴确实来到了朱元璋的地盘落脚,郭子兴之所以能够径直进入滁州,主要因为城里的部队仍奉郭子兴为主,朱元璋的影响十分有限。
  郭子兴一到滁州,立刻将朱元璋置于自己的阴影下,着手收回早些时候给予朱元璋的资本,并打算连利息一并拿去,他把朱元璋的助手一一斥去,甚至想把李善长挖走,但是李善长并没有傍他这个大腕,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对此十分感激。
  朱元璋想脱离郭子兴的掌控,郭子兴时时加以提防,矛盾斗争再所难免。这些矛盾和斗争体现在史料中,郭子兴被描写成一个无能又狭隘的小人,遇到急事就找朱元璋商议,十分亲信,一旦事情得以解决又听信谗言疏远朱元璋,并修剪他的羽毛(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方事急,辄从太祖谋议,亲信如左右手。事解,即信谗疏太祖。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稍夺太祖兵柄。)这一点也不奇怪,只有诋毁郭子兴,才能将朱元璋拿别人家的钱开自己的店的背信弃义的做法掩盖过去。

  为了消除郭子兴的戒心,朱元璋不得不表现得顺从(太祖事子兴愈谨),马氏也从旁做工作,把士兵们进献的战利品送给郭子兴的老婆,让她暗中调护,维持郭子兴对朱元璋的信任。
  但朱元璋并没有交出军权,仍千方百计试图脱离郭子兴独立发展,为此不惜冒险。
  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元军攻打盘距在高邮的张士诚部义军,同时分兵攻打附近的六合等地,六合义军到滁州求援,郭子兴无意救援,但是朱元璋不顾郭子兴的反对,执意出兵。
  根据正史的记载,两人发生分歧的原因是:郭子兴因个人恩怨不愿出手相救,但是朱元璋有大局观念,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才出兵。事实上,郭子兴反对出兵是出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准确判断,而朱元境执意以卵击石,只是他为了摆脱郭子兴的束缚而变得不知死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