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秘史——揭露朱元璋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29节

作者: 山高月阔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元璋留在龙凤体制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邵荣为代表的郭子兴旧部宁愿奉韩林儿为共主,奉其正朔、听其册封,而不愿拜倒在朱元璋的门下。朱元璋虽然位居诸将之上,但是如果脱离龙凤政权,很可能会出现分裂的局面,渡江后朱元璋急需人手扩张地盘,对付元军和张士诚,因此他没有和龙凤政权决裂。
  但是龙凤政权对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为了更好地掌控这支队伍,他们培植邵荣,任命他为平章,使其地位仅次于朱元璋,以便牵制。不仅如此,龙凤政权还企图削夺朱元璋的军权。至正十九年五月,龙凤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邵荣则被升任为行枢密院的最高官员——行枢密院同知,行中书省主政,行枢密院主军,这样邵荣名义上成了义军的最高军事统帅,似乎可以对朱元璋的地位和声望构成威胁,但这一威胁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朱元璋掌握了占有绝对优势的军队,他越过行枢密院直接指挥将领,邵荣虽名为义军第二把手和军事首脑,但实际上只是朱元璋手下一名战将,不仅要听从朱元璋的调遣率部出征,而且还要遵从“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不许搬取出外”的规矩,这让邵荣很不满。

  至正二十一年初,朱元璋将行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命其养子朱文正为大都督,邵荣被任命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经过这样的调整,从表面上来看,提高了邵荣的职务,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把他从相对独立的行枢密院调入行中书省,成了朱元璋一名真正的手下。与此同时,行中书省里又有李善长等一干朱元璋的亲信文吏处理具体事务,邵荣实际上是被架空了一切权力,邵荣对此是十分不满的,《明实录》记载:“(邵荣)常愤愤出怨言”。

  《明实录》所谓“部将有欲告之者,荣惧不自安”,是激变的典型套路,朱元璋因阅兵时风吹旗帜触身而易服从他道还,恰好就有人来告变,难免事先设局之嫌。
  在听到宋某的告密后,朱元璋让廖永忠请邵荣吃饭,于席间将二人抓捕(平章廖永忠、都护康铎邀饮擒之),廖永忠为巢湖系将领,康铎为元朝降将,两人都不是濠州故人出身的亲信将领,由他们请客可以打消邵荣和赵继祖的警惕性,可见一切都是精心布置。
  大局已定,朱元璋开始以置酒相询来显示自己的无辜和对方的忘恩负义,“不欲即诛”展示自己宽大为怀的胸襟,同时让诸将表态以考察亲信的忠诚度,还顺便玩弄“泪下”的把戏让邵荣动侥幸之心。结果,只有赵继祖看透了必“床下死”的下场而“惟痛饮”。
  平定这次叛乱后,郭子兴后人、旧部的独立势力不复存在。朱元璋尽管在强大的外部压力面前一度陷于危境,却再也没有遇到来自内部的挑战,直至顺利完成统一大业。邵荣叛乱事件,是朱元璋陷杀郭天叙、张天祐和诛杀郭天爵的后续手段,也是其清洗策略的典型体现。由此可见,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头的阴险政客。
  日期:2013-01-21 08:52:53

  三十二、朱元璋军事胜利的背后是卓越的管理能力
  朱元璋的阳谋和他的阴谋一样出色,在与各个时期的不同对手较量的过程中,朱元璋均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当初割据群雄山头林立,其中最成气候,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是张士诚与陈友谅,张士诚所占据的地盘是东南——江浙膏腴之地,是当时乃至今天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号称天下最富,陈友谅占据的是荆湖——即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大片土地,号称土地最广,国力最强。朱元璋的绝大多数部下对凶悍的陈友谅心怀畏惧,希望先拿下张士诚,以便过上好日子。但是朱元璋坚持先打陈友谅,后打张士诚,可见他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为蝇头小利所动,对对手肺腑和战略态势具有极强的洞察力。这样的战略头脑、眼光和气魄与其他那些目光短浅的草头王们不可同日而语。

  建国后朱元璋曾不无得意地对部下说:“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略,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朱元璋在战略关键期的真知灼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安排部署,对于军事上的胜利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明史》给了朱元璋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文治武功远超唐宗、宋祖以及汉武(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但朱元璋的有些说法也有些自诩。首先,灭吴和汉灭的顺序并不是朱元璋主动设计的,而是时势所迫,因为陈友谅总是不停地挑起事端,他不得不去应付。虽然朱元璋多次打败陈友谅,但他并没有乘胜消灭陈友谅的决心,以至于后者一次又一次恢复元气并重新发起进攻。可见,战略的顺序并不像他所说的:“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略,故先攻友谅”。

  此外,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鄱阳湖大战双方只是打了一个平手,如果陈友谅没有中流矢而死,回到武昌后还可以重振旗鼓,再次顺江而下,就像他前几次做得一样。
  陈友谅的死,不仅使汉政权灭亡,也使得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导致张士诚的灭亡,这一偶然事件的影响远大于朱元璋所谓的战略,它的发生也不是陈友谅和张士诚所以预见到的。从这个角度看,张士诚临死之前所说:“天日照尔不照我!”有一定的道理,而朱元璋所谓“友谅志骄,士诚器小”之说并不完全能够成立。

  北伐战争中,朱元璋否决了常遇春直捣大都的建议,采用了“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即先断其两翼,再黑虎掏心的战略,这个战略没有任何问题,在攻打张士诚时朱元璋就采取了这一战略,先攻取湖州、杭州,再进围苏州,这是朱元璋一惯的战略思维,其长处在于稳健。但是这一战略并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当明军攻陷大都后,盘距在山西的扩廓部都来不及救援,遥远的陕西方面又怎么可能作出有效反应,又何必花大力气去堵潼关,防止陕西援军逸出呢?如果按照常遇春直捣大都的战略,元朝很可能会更快被消灭,或许元顺帝都来不及逃出大都,明朝也省去了后面的许多麻烦。

  战略战术虽然重要,但是实力更重要的,如果实力不济,再好的战略战术也难免失败,如果实力超强,不按常理出牌也可取胜。
  朱元璋的长处不是战略战术,而是他不断自强的本领。朱元璋军力的强大主要体现在人数上的优势。
  至正二十三年军事改革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的直系部队被划分为17个卫,按照每个卫5000人的标准,他手里有一支将近10万人的大军,这仅仅是他的亲军,不包括在各地征战和防守的军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