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又呷了一口水,说:“我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说说我的心愿。尽管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正如我的名字一样,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可是为什么我却被老师们看做尖子生呢?我思考了很久,觉得不是我能力提升了,而是大多数人的能力降低了。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的原因在于老师不仅教不好学生,还会带来负面效应。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一大把。所以我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按照他的兴趣自由发展,随着他兴趣的发展而自由学习,就像孔子那样,跟老子请教道,跟师襄学习琴,等等。总之一句话,主动向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被老师强行灌输知识。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会磨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样,不仅个人的才能得到发挥,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人才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岂不是一件大好事?但怎么在现实中实现这一心愿呢?”
台下的同学都听得入迷。
平凡继续说:“我觉得还是要在孔子身上研究。自从孔子成为先师、也就是老师的始祖后,他所教育的学生,没有一个超过他。后代的人才中,也很难有几个人超越他。在没有一种职业叫做老师之前,出现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而在有了老师之后,却只能出现贤哲。那么原因岂不是很显然的吗?就是因为老师被职业化、权威化后直接导致学生僵化!所以我的心愿是学生自治,我们自己主宰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当然,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可以向别人学习,‘转益多师是吾师’,但绝不因此把别人当做老师供起来,雷池不敢越出半步。惟其如此,我们每个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模子刻出来的。模子刻出来的,跟模子一样的才是优品,跟模子不一样的就成为次品。但我要说,从来就没有次品,因为从来就不该有模子!现在是时候打破这个模子了!”
平凡高亢的声音回响在空旷的会场上。
日期:2013-01-15 06:24:15
2
曹步古从一开始就在认真观察平凡。如果说起初还是带点好奇,那么当他说出“第十一个心愿”的时候,曹步古就已经对平凡感到由衷的佩服了。等到他提出“学生治校”这一崭新的概念时,曹步古激动得差点站立起来。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手心里为平凡捏了一把汗。如果不是特殊时期,平凡一定会被当做大逆不道的叛徒的。
平凡稳了稳声音,犀利的目光扫遍会场,继续说:“学生自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实施呢?这是最为困难之处。但你们也不要被困难吓倒。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来尝试,这在勋章出现之前是无法想象的。我本人也想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在临死之前跟大家一起奋斗,做出一番事业来,所以我仔细思考过这一问题。”
台下的人员开始松动起来。
平凡看在眼里,立刻转变话语,说:“大家不要觉得此事跟你们无关。此事跟你们密切相关!你们想过没有,勋章为何迟迟不能彻底消失?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老师们不上心。一旦我们学生自治,我们成为学校的主人,我们就会毫不手软地对那些危害到我们学生利益的人事作斗争!因此我说,学生自治是实现第十一个心愿的前提和基础。”
这一番话语说出来,台下的人员渐渐安静了。
平凡心里呼出一口气,脸上却仍然平静地说:“既然学生自治如此重要,那我们就要有效地开展起来。第一步,找出制约学生发展的罪魁祸首。我觉得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在古代是科举制度,在今天是考试制度。考试制度是由科举制度发展而来。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对朋友说过,自己学习骈文只是为了考取功名,一旦考中就弃之不用,而把精力放在古文写作上。欧阳修的行为代表了大多数优秀人才。他们都抱着妥协的姿态,通过努力,享受到科举带来的好处后,转而从事于自己喜欢的事业。现在很多人也抱着这样的心态,那就是高中之前好好学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大学以后就可以自由发展了。但现实情况却是,进了大学也没有得到自由的发展,因为我们受到考试制度的摧残,自由的天性已经破损,甚至都不能自由对待我们自己了,哪里还能自由发展呢?这是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大学里也还是盛行考试制度!”
台下一些人低下了头,若有所思。
平凡继续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不举实际的例子。考试制度究竟有没有用处?肯定有。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恐怕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认为利大于弊的,就主张改革,对其进行修补。这其实也不是今天才发生的,早在北宋就进行过。欧阳修主管嘉佑二年的考试时,就对考试标准进行修改,把写古文的学生录取,引起轩然大波。后人当然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但我们深入地想一想,如果欧阳修当年没有主管考试,北宋是不是就会漏掉曾巩、苏轼这些优秀人才?再进一步想,此时的考试制度岂不成为欧阳修个人的工具了吗?尽管他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但是制度既然可以被好人使用,也自然可以被坏人利用,那么制度的保障何在呢?”
低头的人抬起了头,看着平凡,似乎在等待答案。
平凡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我不是老师,我只是跟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跟大家一起思考,希望大家不要抱着听课的惯性来等待老师的答案——我们现在没有一个老师!请大家记住,我们现在没有一个老师!”
说出了心中的即兴感想,他又转入到原来的话题上,说:“不仅没有保障令人生厌,就是有了保障也令人不快。今天的考试制度,当然不是个人可以定标准的,看起来是有保障了吧,其实弊端却更大。第一,表面上的公正不能代表操作上的公正。每个批考卷的老师,面对着同样的答案,也会给出不同的分数。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不顾人性本来的不同,而渴求一致地划一地公平竞争,这真是痴人说梦。第二,直接导致制度的僵化。今天,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教育改革。改来改去,始终没有触及问题核心。老师改不了,其他都是空话。而老师当下最要改变的,就是不把自己当做老师来看待,这对大多数只是把老师当做职业来看待的老师来说,是根本不可能自发改变的。既然如此,那就需要一个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就是学生!就是我们!”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平凡朝鼓掌的人看了一眼,继续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考试制度摧残学生心灵。其他的我不多说,我只说其中最严重的摧残,那就是让学生不诚恳。既然考试是一种形式上的选拔,那么应付好考试即可,谁会真把它当回事儿呢?这样一来,就像欧阳修那样,考出好成绩之后就把敲门砖扔掉。这就是说,学生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却要当做自己喜欢的来学,不然学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坚守自己内心的想法。连内心的想法都无法坚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坚守呢?久而久之,一切道德的底线都会突破,虚伪、冷漠、自私甚至残忍,都会出现了!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太阳,学生的心灵被扭曲被摧残,祖国的明天还能健康发展吗?”
说到这里,平凡的眼睛湿润了。他接过杜复递来的纸巾,但没有擦掉眼泪,继续说道:“同学们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给我们健全的一切,可是渐渐地,我们成长起来。我们害怕成长,老是想着要是不长大该多好。我们以为成长是残酷的,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成长就是痛苦的。其实,我们真是错怪了成长本身。成长本该是一种好的发展,之所以变得令人不堪忍受,就在于成长的环境有问题。而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的环境,无疑就是学校。学校的灵魂,就是考试制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