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放歌:我在海上40年》
第34节作者:
大海文侠 日期:2015-01-22 11:30:25
张婆婆的“健骨汤”果然奇效。根来子吃了五服后,没过多少日子就打掉了胳膊和腿上的石膏,扔掉架拐,竟然能自己走路了!这孩子扔掉架拐后,就想帮助家里干活。干娘当然不让他干。什么事情只要根来子一沾手,像动了她的心肝儿似的,赶紧就把他搀回书房,叫他坐下来看书,好好养伤养神。
孩子来了快一年啦,长进得真是快。高中的课程,用十个月就补习完啦。他一边读书,一边学手艺:学会了修理复印机,开大卡车,操作电脑,甚至还学会了给我理发。
我在海上吃风喝浪了二十多年,辞职后打算自己干,当然离不开航海。根来子跟了我,肯定也要吃这碗饭。吃哪个行业的饭,就得钻研哪个行业。你拥有的财富同你对你所干的行业的认知程度成正比。而航海这个行业,既有其专业性,又有其国际性。所以对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英语都有相应的要求。可以说,航海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这年头各行各业都竞争的这么激烈,如果只有一样特长,生存起来肯定艰难。除非到了你会的别人不会的程度,比如像陈景润那样,能证明出一加一为什么能等于二的“哥德巴赫的王冠上的猜想”。
我对根来子说,社会竞争得这样激烈,你应该成为复合型人才。我打比方说,假如你是个出租司机,只会开车,那你就靠扫马路挣辛苦钱吧;如果会开车,又会英语,那就到大使馆区去挣美金欧元;如果又会开车,又懂英语,还会少林武功,那就能成为国家领导人的保镖,跟着领导出访各国!
为了使根来子成为航海的专业人才,我为他开了书单,让他学《欧洲简史》,《希腊哲学与神话》、《美国史纲》、《中国文学史》、《航海英语》、《商务英语》、《船舶结构》、《船舶积载》等知识。在商业运作方面,学美国管理之父汤姆.彼得斯的《乱中求胜》等等。
我期待根来子成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登上我给他搭建的舞台——我要真的让他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报答我那客死他乡,葬身在大西洋的哥。
我做了二十多年海员,遍访欧美各国,考察过英国、美国、瑞典、丹麦等国家的教育,知道怎样将根来子教育成人。况且,我这一辈子就教了一个学生,就是哥的长子——根来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让根来子尽享我的月光和春光吧。
这么多东西根来子都要学,也是够难为他的。这些陌生的知识,对于这个黄土高坡上走来的孩子来说,学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船舶结构》和《船舶积载》,这两门专业课。孩子学得脑袋都大了,还是弄不清“绑扎力学”、“自由液面分割”和“船舶重心计算”。
根来子不住摇头,有些泄气。
“干爹,你说我能行吗?”他指着那几本书,却生生地问我。
“能行吗!我的儿子怎么不能行?你棒着呐。”我拍着他的肩膀,轻轻地按着他。想让他通过感觉,知道他一定能行,知道我给他的力量。因为信念决定人生。一个相信自己能行的人,才有勇气对付一切困难,才能孜孜不倦地朝着目标努力。我要传递给他这个信念,强化他这个信念。
“那船舶重心和自由液面分割我怎么老学不会呀。”
“你不会?别说你啦,干了多少年的船长,大副也有不少不能马上做出来的呐。干爹当年过这个专业的时候,还过了两次呢。你学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啦。别灰心,有你会的那天。”
“哪天呀?我急死啦。”
“就你这股钻得劲头,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能行啦。”
我的根来子真的肯定行。因为人的可塑性可大了。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说出来,能让人惊得目瞪口呆。要不,怎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我想起荷兰鹿特丹的那位侨商小孙。
“来,根来子,你看外边的太阳多好,我们出去溜达溜达,干爹给你讲个故事。”
我搀着根来子下了楼。
我们的楼下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不大,却是绿色满园。不然,去年那条人们怀疑是黄土高坡跟过来的蛇,怎能跑到我家的阳台下?
这个小花园里有一架葡萄,一棵古藤。古藤的年岁,同出家人小庙中的那棵差不多。花园的中央砌着一个花坛,花坛种着一棵有着四十年树龄的石榴树。那是城里的厂子开发成房地产后,工人老刘不忍让这么一棵老石榴树被砍掉,就用三轮车蹬回来栽在院里的。而今,这石榴树越活越茂盛,上面开满了红通通的石榴花。石榴树下有一排木椅。木椅的背后,是一排绿篱。进出花园的门是月亮门。门两边有两棵挺大的碎梅,挂满了白色的米粒般大小的花朵。再就是几棵高大的柿子树,开着淡淡的黄花。
我和根来子坐在石榴树下。暖暖的太阳照在我和根来子身上。根来子显得更加阳光和英俊。
“干爹,什么故事?是船上的事吗?”根来子问。
“这回不是啦。但也和船有关。故事发生在荷兰。”于是,我给根来子讲了起来。
“荷兰的鹿特丹港,是欧洲的第三大港,与德国的汉堡港和比利时的安德卫普港齐名。这几个港口我经常去。在鹿特丹,我结识了一位侨商小孙。咱家的电视就是小孙帮助买的。”
这是十五年前的事。那时国内还没有液晶电视。我从国外带回这种高清晰度的电视,周围的街坊都惊艳不已。每逢有好的电视节目时,街坊们总是挤到我家来看。
“怎么是小孙?年纪不大就做了侨商?”根来子不解地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