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
第2节

作者: 王第QQ87019347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于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为什么没走上改朝换代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笔者有着自己的解读。湘军全盛时有三十万兵马的规模,而曾国藩所能指挥和调动的不过十几万,其中他的嫡系部队唯有曾国荃统帅的五万多人;而曾国荃攻占南京时,僧格林沁和官文等满蒙大员已经分别在江北和两湖地区布放,因此曾国藩自立的胜算并不是很大。至于说到曾国藩的忠君爱国,这也是他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而是一个军政集团的根本利益。

  曾国藩为了向清廷表忠,就在攻占南京之后的一个月内遣散了湘军,自废了使他得以横行天下的武功。如此一来,清廷完全信任了曾国藩,便授予他和其他湘军大佬高官厚禄。然而,在清廷责令曾国藩镇压捻军起义时,他却不能有效指挥淮军队伍,这一历史重任便由李鸿章来完成了。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和扶持,就没有李鸿章的淮军势力的崛起,晚晴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就要改写。因此,虽然后来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的作为超过了曾国藩,但他终生奉曾国藩为师,并按照湘军的编制和操法打造淮军,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延续了湘军的政治生命。

  曾国藩晚年因处理天津教案而声名扫地,其实这是历史误读了曾国藩,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面对天津教案,就会发现曾国藩的处理方式是无可厚非的。正如曾国藩早年被人称作曾剃头,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辞和政治宣传的产物,真实的历史则是另一种样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动乱,造成了七千三百万人的死亡,假如没有曾国藩的强硬对待,那么这一灾难还将造成更大的伤亡和破坏。同样,天津教案也是一群中国流氓抢劫外国教堂并惨杀神职人员的暴行,曾国藩按照杀人偿命的司法原则处置凶手又有什么错呢?

  曾国藩本身是个文人,他在行军打仗和处理政务期间,从未放松过对于读书和写作的坚持,这是他有别于其他军政大佬之处。曾国藩终生信奉儒家理学,始终坚持按照道德规范来修身正己,但他年轻时也曾在京城放荡不羁,他在日记中完整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曾国藩有着一种绝对二元论的观点,那就是一个人不为圣贤即是禽兽,这一点对于我们今人并不具备指导意义,因为介于圣贤和禽兽之间的常人永远是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

  不管曾国藩平生有多大作为,他都无力扭转清朝衰亡的命运,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不幸,而他本人也有着难以更改的时代局限性。笔者将以曾国藩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认真叙述相关人物和事件,详细描绘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将个人的见解融汇其间,力求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来。
  日期:2013-12-29 19:29:29
  第一章 雄才出山
  第一节 耕读传家

  公元1811年,即清嘉庆十六年,曾子城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其祖父曾玉屏是位小地主,其父曾麟书是位私塾先生,其母江氏是位普通民妇。在持续的闭关锁国政策之下,满清王朝的国力和文明已经被西方世界甩到了后面,加之官场腐败、军备废弛、鸦片泛滥、财政紧张,到嘉庆年间已经呈现出全面衰败的态势。然而,清朝的衰败并未影响到曾家人耕读传家的热情,曾玉屏通过奋斗换来了全家的小康,在此基础上他一心想把后代培养成才,其子曾麟书读书也十分刻苦,其孙曾国藩更是通过科举进入了官场。

  曾玉屏在年轻时曾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后来在亲朋友好的劝导下,他才改邪归正勤恳劳作,最终挣来了百十亩水田,使曾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曾玉屏在发家之后,便萌生了培养后人读书做官的想法,可惜他的三个儿子都没能令他如愿。曾麟书作为曾玉屏的长子,他从小就立志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成家立业后更是长期醉心于功名,以教授私塾为业而不事生产劳作,可他连续经过十七次次科考,最终在四十三岁那年才取得了秀才的资格。曾国藩正是在父祖的期盼下走上读书之路的,他承载了曾家科举求官光大门楣的梦想,他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但他这条路走得相当艰难,因为他的天资并不十分聪颖。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他的四个弟弟分别是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另外他的姐妹分别是曾国兰、曾国蕙和曾国芝。后来,在曾国藩外出做官和统兵作战期间,曾国潢始终在湖南老家操持家务,而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都成了湘军将帅,其中曾国华命丧沙场,曾国葆也病逝军营,唯有曾国荃取得了攻克天京的大功。总之,曾国藩的弟弟们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为追随其兄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最终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曾国藩自称是曾子的第六十八世孙,对于此说的准确性笔者不敢肯定,但是曾国藩未曾辱没曾子这位曾氏先人,他一生的功业是远超其始祖的,他的学识、品格和地位也是足以光宗耀祖的。曾子作为曾氏先贤存在,给曾国藩潜心读书提供了精神动力,而潜心读书使他走上了一条成功入仕之路。假如曾国藩不是通过科举走上清廷的官场,那么就算他后来参与湘军的组建,也不会拥有那么高的起点。曾国藩的成功之路,就是从他科举求官开始的,为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日期:2013-12-29 19:30:13
  第二节 求学之路
  为了把曾国藩早日培养成才,在他四岁那年,即公元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其父曾麟书就开始对他进行文字启蒙了。曾麟书虽然当时连个秀才功名还没考取,但他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国学功底,用来引导儿子读书识字已经足够了。凡是了解传统教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旧学启蒙教育是与我们今天教授小学生不同的,它一般不是从识字读音开始的,而是让孩子先行背诵一些经典文辞,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之类的东西。正如笔者前文所说,曾国藩从小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读书天赋,他背诵文书的效率不高,总要靠反复吟诵来加强记忆。

  公元1816年,曾国藩时年五岁,经过一年的启蒙教育,他已经能够背诵一些基本的经典篇目,也识得了些许简单的汉字。为了让曾国藩正式走上读书的道路,其父曾麟书便把他带入了家庭私塾利见斋,让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学童。虽然教导曾国藩读书的先生仍是其父曾麟书,但是进入了私塾就要接受严格的管制,因为在这家私塾里读书的有一群孩子,如果没有过硬的规矩那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曾国藩是教书先生的儿子,这意味着他经受的管制会更加严格,这种管制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儿童来说是苛刻的,但是曾国藩很快就适应了私塾的教学环境,他总用刻苦攻读来进行自我管理。

  曾国藩爱上读书绝不是天性使然,而是一种强化训练的产物,因为从根本上讲私塾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然而,一个人一旦适应了某种东西,他就会跟着惯性走下去,甚至会终生沉醉于此,当然曾国藩也不例外。曾国藩热爱读书的动力,最初主要是家人的期待和引导,也主要是为了早日成就科举求官之梦,后来便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了他安身立命和修身养性的根本,以至发展到“不可一日不读书”的境地。如果单纯抱着功利目的去读书,那么整日读书肯定是一份很苦的差事,可是如果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嗜好,那么读书之人就会以苦为乐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曾国藩从幼年起,就成了这种旧式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书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