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后来发展到了十万水陆大军的规模,成了清朝国防军队的主体,但它最初只有六七个营的规模,总共不过数千人。淮军最初的底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直接来自湘军,比如杨鼎勋的勋字营,郭松林的松字营;第二部分来自李鸿章在庐州(即今合肥)一带招募的乡勇,比如张树声的树字营,周盛波的盛字营,刘铭传的铭字营,潘鼎新的鼎字营;第三部分来自太平军投降清军的队伍,比如程学启的开字营。淮军最初人数虽少,但是由于它的装备先进和军饷充足,加之李鸿章的英明领导,所以很快就在上海、苏州、常州一带打开了局面,并借助上海和江苏的富庶和清廷的支持迅速得以发展壮大。
笔者写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曾国藩因怕清廷的猜忌而裁撤湘军,而李鸿章无须担心清廷的猜忌呢?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淮军最初的规模并不庞大,但是战力十分强劲,清廷正好可以利用它来牵制湘军和镇压捻军;淮军后来虽然发展到了十万人的规模,但是它分驻各省区,且受八旗和绿营的牵制,难以形成对抗清廷的力量;李鸿章具有出色的政治和外交努力,他一方面成为了清廷不可或缺的军政大才,另一各方成为了慈禧太后牵制恭亲王奕的工具,所以他得以掌握重权二十多年,这就为淮军的持续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淮军最初的几个大佬,其命运和结局也都是很不错的,除了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的职位以外,其他将领也大多谋得了锦绣的前程。比如,张树声后来官至直隶总督,刘铭传官至台湾首任巡抚,潘鼎新官至云南巡抚,郭松林官至湖北提督,杨鼎勋官至浙江提督,等等。后来成名的淮军将领,还有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和聂士成等人,其中吴长庆曾是袁世凯的顶头上司,丁汝昌是在后来甲午战争中自杀的北洋水师提督,叶志超和聂士成均曾担任直隶提督。
日期:2013-12-29 19:53:54
第十一章 两江任上
第一节 发展文教
督率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卸下了钦差大臣和督办四省军务大臣的职衔,专任两江总督的本职,坐镇南京主持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政务。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兼任了协办大学士的虚衔,再加上他受封一等侯爵,这就使他成为了封疆大吏的首领。本来,清朝的第一督抚是直隶总督,但是以曾国藩的功业、威名和地位,加之两江地区财政资源的雄厚,所以他这个两江总督的份量是盖过了直隶总督刘长佑的。
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不管军旅生涯有多辛苦,日常政务有多繁杂,曾国藩都未放弃修身、读书、著述,他始终把发扬儒家精神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如今暂时安定下来了,曾国藩便把治理农桑、发展文教和兴办洋务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事项提上了日程。在这些工作中,曾国藩最为重视的就是文教事业,这也是他一生奋斗的主旨所在。在曾国藩看来,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民众追随叛匪,不仅是因为社会黑暗和生活困顿,而主要是由于人心的溃散,而拯救人心的途径主要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科举制。
公元1865年初,曾国藩在处理日常政务之余,精选并辑录了汉唐以来历代名臣的经典奏疏,共计有十七篇,编为《鸣原堂论文》。曾国藩的这部作品,与他的其他著述一样,都广为发行并流传后世,成了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曾国藩还主持整理了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的作品,就是《王船山遣书》全集,然后交由南京的金陵书局出版发行。曾国藩一生撰写和整理的作品十分丰富,这两套文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儒学经义发扬光大。
为了发展科举文教事业,曾国藩在整理和出版图书的同时,还修复了多家被太平天国烧毁的书院,借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正统教育。在革命年代的人们看来,书院里的经史文化大多是封建性的糟粕;但就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来说,修复书院是非常重要的正义事业。除了修复书院之外,曾国藩还收养了八百多名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把他们送到各个书院和学堂中区。为了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曾国藩还从自己的养廉银中拿出钱来,对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励。
曾国藩资助学子是一份功德无量的义举,也是他发展儒家文化事业的重要一环,这是他有别于一般官僚的地方。曾国藩平生以做官发财为耻,他非但不贪墨一分公款,而且曾经立下决心,绝不把做官所得的俸禄传之子孙。曾国藩不但说到了而且做到了,在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都生活得十分清苦,尤其是他的小儿子曾继鸿穷得连治病抓药的钱都凑不到。与曾国藩的清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弟曾国荃的贪婪,他虽然是一名非常能干的文武全才,可就是改不掉贪财的毛病,连曾国藩也对他无可奈何。曾国藩以清廉自守闻名于世,可是以曾国荃为首的曾氏一门却成了湖南湘乡的首富,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日期:2013-12-29 19:54:27
第二节 奉旨剿捻
曾国藩本来是想在两江总督任上医治由太平天国造成的历史创伤的,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平天国的附属武装捻军在北方闹腾得不可收拾了,连一向能征善战的蒙古大佬僧格林沁都被干掉了,公元1865年5月底清廷下旨让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直隶、山东和河南三省军务,全权负责剿捻事宜,同时让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俗话说英雄不可自剪羽翼,此时曾国藩尝到了裁撤湘军的恶果,他所能调动的湘军只有鲍超和刘松山这两路人马了,而要想剿灭风头正盛的捻军,必须动用张树声、刘铭传和潘鼎新所部淮军势力以及陈国瑞所部僧格林沁残余势力。可是,不管是湘军或者淮军还是蒙古旗兵,士兵都听将领的,而将领只认一个统帅,所以曾国藩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指挥淮军和旗营也是不灵的。
曾国藩明知自己指挥以淮军为主的军队剿灭捻军是很难办的,但是为了效忠清廷,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份差使。与之前剿灭太平天国一样,曾国藩制定了一套剿灭捻军的方略,即十六字方针: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曾国藩的这套方略是正确的,后来李鸿章也是按照这套方略剿灭捻军的,但是由于曾国藩不能有效调动淮军,所以他的剿捻工作没能成功。曾国藩之所以不能有效调动淮军,是因为淮军只听李鸿章的,而湘军的力量已经大部凋零了。
公元1865年秋,曾国藩抱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从南京向北进发,经过扬州抵达徐州,正式踏上了剿捻的征程。捻军基本与太平军同期举事,他们主要活动在北方各省,由于实力弱于太平军,所以成了对方的附庸。在僧格林沁被杀后,捻军还剩下张宗禹、任柱和赖文光等几支武装,当时捻军的总兵力有十余万人,而且大多是骑兵;曾国藩所能调动的总兵力只有八万人,在军事力量对比上是不占优势的,只在装备和后勤上略占上风。为了扩大官兵的规模,曾国藩曾经在江苏一带张榜招员,但是结果收效甚微,并未达到预期目的。于是,曾国藩只能运用现有的兵力,对捻军进行围追堵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