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
第34节

作者: 王第QQ87019347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李鸿章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抒发了自己的豪迈情怀,其中有两句诗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李鸿章后来虽然鄙视寻章摘句的旧学,但是仅凭这一首诗,再加上他的书法,就足以证明他在国学方面的根底和实力。
  李鸿章顺利通过了此次乡试,成为顺天府第八十四名举人,但他在次年举行的会试中落第了。李鸿章这次落第并未令他深受打击,因为会试是全国精英荟萃之地,谁也难保能够一举成功。李鸿章会试落第后,先是回乡与周氏成婚,然后其父李文安把他引荐到曾国藩门下,让他接受了正统而高端的教育培训。在这段时间内,李鸿章不但跟着曾国藩学习四书五经,而且跟他学到了不少经世致用的学问,并且师生二人建立起来良好的私教和感情。曾国藩非常欣赏和器重李鸿章,他坚信这个弟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曾国藩称李鸿章“才堪大用”),后来他们师生二人果然都成就了盖世奇功。

  李鸿章在曾国藩门下治学时,结识了同在曾氏门下的郭嵩焘、陈鼐和帅远铎,他们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相砥砺,被曾国藩成为丁未四君子。李鸿章与曾国藩的思想和行为是有所不同的,李鸿章的天份是高于曾国藩的,他主要是凭借个人聪慧读书的,他还没来得及像曾国藩那样把儒家理学深入骨髓,天下大乱的局势就要形成了。
  公元1847年,即清道光二十七年,时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第二次参加了会试,他这次总算不负众望,顺利成为第二甲第十三名进士。在李鸿章的同年之中,有个后来同样响当当的角色,此人就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沈葆桢。在此次会试之后,帝师翁心存接见了沈葆桢和李鸿章,他一眼就判定沈葆桢是个将才,同时认定李鸿章将来会超过他自己。当时翁心存已经是协办大学士了,李鸿章后来果然成为了文华殿大学士,在地位上超过了他。因为翁心存在学界的辈分太高,所以他就成了李鸿章的太师父,而他的两个儿子翁同书和翁同龢便成了李鸿章的世叔。

  通过会试之后,李鸿章又通过殿试和朝考,被选入翰林院充当庶吉士。笔者在写曾国藩时讲过,翰林院庶吉士虽然官职不高,但它是进士的最佳出路,将来也最有前途。李鸿章在此期间,继续致力于文史知识积累,同时系统性地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三年后,即公元1850年,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时,李鸿章因成绩优异,被留在翰林院充当编修的职务,而后又充任了武英殿编修。
  日期:2013-12-29 20:08:13

  第三节 投身军旅
  公元1851年,即清咸丰元年初,以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为首的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号曰太平天国,所部武装力量称为太平军。这支起义军迅速击溃了前来围剿他们的八旗和绿营兵,然后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建立起了正式的军政编制。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由湖南开进湖北,先行占据了长江上游重镇武昌,然后沿江东下攻克了南京,并在此建都号称天京。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又分派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进一步蚕食满清王朝的统治地盘。其中西征军于公元1853年占领了安徽省会安庆,并且杀死了该省巡抚蒋文庆,然后很快就把战火蔓延到了李鸿章的老家。咸丰帝深知,仅凭八旗和绿营等传统正规军是无力镇压太平军的,要想扑灭太平天国,必须号召各省汉族士绅利用本地宗族关系编练民团。于是,咸丰帝便任命了多个省份的团练大臣,其中就有湖南军务帮办大臣曾国藩。

  眼看太平军的气焰嚣张,为了化解君父之忧,也为了保卫桑梓,李鸿章动员安徽籍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清廷,主动请命要求回乡办团练。吕贤基并不是军事专才,但是局势恶化至此,他应该向朝廷表达他的效忠之心和杀贼之志。于是,吕贤基让李鸿章草拟了一份奏疏,然后由自己上奏咸丰帝。李鸿章的奏折声情并茂文采飞扬,令咸丰帝大受触动,他当即任命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同时,咸丰帝任命楚勇祖师爷江忠源为安徽巡抚,让他与吕贤基协同作战。

  吕贤基拿着李鸿章的奏疏上奏,无非是想向清廷表现一个积极的姿态而已,他并未做好上前线的准备。可是,既然咸丰帝的谕旨下来了,吕贤基也只好遵命而行。吕贤基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走上这条险途,都是拜李鸿章所赐。于是,吕贤基便上奏咸丰帝,请求让李鸿章随营帮办一切军务。咸丰帝随即批准的吕贤基的请求,让李鸿章随同前往,从此李鸿章便走上了一条从军之路。
  李鸿章随吕贤基回乡编练民团时,太平军正在安徽境内攻城略地,吕贤基率部与太平军在舒城打了一仗,结果被对方打得兵败如山倒。在这种情况之下,吕贤基怀着对太平军的惊惧,以及他对李鸿章的怨恨,投水自杀了。与此同时,李鸿章率部与太平军在和州裕溪口一带交战,他第一次见识了战争的惨烈和血腥。
  江忠源最先从湖南老家招兵编练了楚勇,他出山比曾国藩还要早,在太平军起事之初就曾追随钦差大臣塞尚阿南下作战。江忠源久历战阵,手下楚勇也是百战铁军,但是此时太平军风头正盛,安徽的局势正在持续恶化。鉴于这种形势,庐州知府胡元炜暗中叛变了,他与太平军里应外合攻破了庐州城,并将江忠源的军队置于全线败退的境地。
  江忠源在城破兵败之后,拔出腰刀准备自刎,结果被手下马良勋给拦下了。马良勋救了江忠源一命,然后背着他疾走;可是江忠源抱着必死之心,猛咬马良勋的耳朵;马良勋被迫放下了江忠源之后,江忠源效法吕贤基投水自尽了。与江忠源一起死难的,还有布政使刘裕珍、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雍、副将松安、都司马良勋、戴文澜等。

  吕贤基自杀时,李鸿章没有与他一起死;江忠源与一大批忠臣自杀时,李鸿章仍然厚着脸皮活了下来。李鸿章认为,自杀殉国固然值得尊敬,但是对于挽回安徽的颓势并无帮助,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随后,咸丰帝任命满员福济为安徽巡抚,李鸿章便率部投奔了他,成为他的主要幕僚之一。
  李鸿章成为福济的左膀右臂之后,俩人齐心协力对付太平军,但是安徽的局势日渐复杂化,一方面太平军继续攻陷各州府,捻军也乘机活跃起来,另一方面满族大将和春与割据分子苗沛霖,以及团练将领袁甲三也把手伸入了皖北一带。
  李鸿章在一系列的防御战中,接受了之前兵败的教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摸索出了一套兵法要诀,并用它打了一些胜仗,收复了巢县与和州等地,因功被清廷授予按察使的职衔。另外,李鸿章在战斗生涯中,与上司福济结为至交好友,后来他发迹了还提携过这位前上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