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蜃楼》
第12节

作者: 帅小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0 19:50:37
  太阳从东方破晓而出,当苏途起床的时候它明媚地悬挂在半空中。南方海面上吹来的水汽依然凝重,阻滞呼吸,遮蔽毛孔,使得春日可能带来的好心情打了不小的折扣。苏途嗦地最大限度拉开窗帘,阳光四十五度斜射进来,整个室内空间豁然开朗,墙壁,桌子,被褥,甚至墙角的垃圾袋都呈现出不同往昔的生机与活力。
  昨晚的一吐为快,酣畅淋漓的睡眠,一切都预示着我们的主人公以愉悦的心情开始了全新的一天。他十分利索地洗漱完毕,然后开始找吃的,只翻出一包饼干,但他不觉得丧气,他就着一杯热水将之消灭干净,然后准备去超市集中采购些吃的和用的。
  金穗村北入口的对面就有家大超市,中间横亘着有护栏的交通要道,正身处北入口的苏途有两个选择:左拐然后越过红绿灯口,右拐然后穿过立交桥底。好心情让他小时变得累厉风行,不潜意识地不希望有任何行动上的阻碍,包括小小的交通灯,所以他选择了右拐。他边走边抽出皮夹子,意欲翻出一块零钱,没找到后他专而把一张五块的纸炒撰在手里。在经过立交桥地的时候,他爽快地将之丢进一只多处脱瓷污迹斑斑的盘子里,然后旁若无人地扭头就走。

  日期:2014-09-20 19:55:13
  这只盘子的主人像往常一样背靠着大圆柱,左在一块多处爆棉的皮垫上,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阅读手头那本不知从那里捡来的旧杂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乞丐,七十来岁的模样,把一条萎缩仅剩皮包骨头的左腿搁在盘子旁,直愣愣地考验着每一个路人的同情心。他已把这座立交桥看成安身立命的大本营,立交桥西起桥处的水泥台就是住的地方,跟乞讨的地方隔着一道铁栅栏和一块草埔。虽然被执著于创卫创明的城管赶过几次,但风声一过马上回来。他的乞讨时间比上班族还有规律,每天早上八点多就会出现在柱墩旁,迎接上班族高峰人群,每天晚上八点多收摊。

  苏途给过他几十回的钱,每次路过都会给,大多是一块钱。立交桥的桥底并不是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只有做公车下班时经过这里才是最近的路途选择。老乞丐已经习惯了他的施舍,从最初的磕头,到口说谢谢,到后来的点头示意,如今则看一眼就算了事。苏伟明对此并不在意,对老乞丐说不上同情和怜悯,他后来继续给钱也主要是出于习惯。
  刚好是周六,超市里比平时拥挤了许多,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苏途没有像往常那样感到不适。看着一对对结伴购物的夫妇和情侣,他想到了相亲姑娘,心头涌现久违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甚至晚年才有的安详感。
  这是浪漫爱神的隔空垂青,还是苏家祖先的冥冥庇护?
  日期:2014-09-20 19:57:45
  【四】
  我们告别了母体的喂养,我们从温暖的子宫里瓜熟蒂落,最终我们别无选择地降临到这个喧嚣躁动的世界,我们别无选择地在家人和长辈的指引下立足。我们自小享受着爱,享受着呵护,是父母手中的宝贝,但我们又一直被忽视,被粗暴地接受外界给予的一切。谁又曾真正理解过我们,我们何曾真正跟外界融为一体过?一旦出生,永远孤独;一旦死亡,归于无物。
  苏途对这个世界最早的记忆可追溯到自行车的后座上,像是在一个黑压压的大森林突然出现在一道明亮开阔的下坡路上,他突然看清了前后左右。前面是父亲那宽厚的背膀,一边是葱茏的高山,一边是翠绿的稻田,因车速而产生的风在耳边直呼而过,像激动人心的号角,阳光洒满了整个天地,温暖而舒适。一辆三轮农用车在拐弯处迎面开来,灰尘在阳光下舞蹈,泛着金光,迸射出的柴油烟雾闻起来香喷喷的。被拘束在婴儿凳上的他兴奋得手舞足蹈,最大限度扭转身体目送农用车消逝在坡顶,在烟尘弥漫中,他对这条当时还未铺水泥的村道的另一头充满了想象,它通往远方,通往世界的尽头。

  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一直是在父亲的悉心照顾中长大的,以致于在他更懂事的时候看到其他的小孩子主要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妈妈照顾而感到吃惊。他跟着父亲吃饭,跟父亲睡觉,洗澡也是父亲帮他洗的,还常常被父亲带到他供职的学校。他小时候是以神童的形象出现在村子里的,这得力于父亲对他进行高强度的早教,这也是苏父还未结婚时就有的念头:只要自己的孩子是男的,就一定要培育他成材。当苏途长大后知道还有胎教这一事物存在后,他觉得父亲年轻的时候一定不知道,不禁为母亲觉得庆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