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男人全不同》
第48节

作者: 冰竹居士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3 06:02:26
  86
  一直以来,中国台湾便是一个造星的地方,当然包括“作家明星”,这比中国大陆提前了几十年。揭露这样的真相背后,许就潜藏着一个不为人们所知的商业阴谋,也就是说,当你作为明星出现在众人视野的那一刻,作家便不再只是作家,还是商家谋取利益的工具,可又有谁不是工具?有谁不在为了成为工具而努力?。
  对于三毛自己来说,她的真情写作的确感动过一代人,且不说真正的现实中,三毛其人,即便她就是个生活中的卑鄙小人,最起码在写作中,她的文章里,她是极其真诚的,她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支点,关于文章的真伪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作者在文章中写不写真我的问题,其实,在她1990年11月27日所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就说过:我从来不把真实面目拿出来,为什么要让别人来伤害我呢?——作家究其本质是常人,用文字表达的那个人,她比常人更分裂,而她自己的真实面目,或许在写作的过程中,在她自己的内心里,会更加彰显和矛盾,这就是明星作家的悲剧,一方面要扮演一个读者喜欢的形象,一方面还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自我。这大概也是三毛自杀的原因之一——她痛苦,她挣扎,她不想要这个样子的,但是,她已经没有办法掌控。她在1990年曾经撰文说:人基本的心意是没有安全感,也很孤寂的,人很可怜,人又愚昧又以为很聪明,人的痛苦大半是自我的。

  不过是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把三毛带到了遥远的撒哈拉。其时的台湾,经济已经相当繁荣。就失恋的三毛来说,她不过是像她的歌词当中所写的那样“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她又“漂流过很多国家,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看够了,也住够了”,她几乎遍游所有欧洲国家,却渴望撒哈拉,以至于投进它的怀抱,流浪者在那里找到了她“梦中的橄榄树。”——在那片高度荒凉的土地上,不说人,即便是一水,一草,一露珠,都会触动她的心灵,而其地的人们,不但不是挣扎着生存,相反却过得非常安然,她的思想至此,不能不说女作家已经在荒蛮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除她的译作《兰屿之歌》和《刹那时光》和有声读物《三毛说书》。还有《流星雨》之外,当然,还必须加上她最后的剧本《滚滚红尘》,她其他的作品,都可以归于散文写作的范畴,她所有的散文都是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写就,即便是二十几年后,赵章云先生去西属撒哈拉追寻她的足迹的时候,依然找到了她在《娃娃新娘》中的姑卡。当年那个仅有十岁的小女孩子已经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但她依旧记得三毛对她的好。

  在三毛眼里,撒哈拉是“一个没有尘嚣和名利虚荣的世界”,她用超凡脱俗的姿态阅历了沙漠的单调和艰苦中的欢乐,应该说,这是和三毛女士对后工业文明的失望永远也分不开的。
  第十六章 斯人斯事斯中情,那人那物入书中。
  对子虚乌有的春天的寻觅,使你陷入愤激若狂的郁闷。
  亚历山大?勃洛克【俄罗斯】  
  87 

  写女人,没有办法绕过母亲,我的生命来自于她——她曾经非常慷慨地把她的生命劈开,分了给我一半,我们息息相关又互相排斥,这很像女性作者写故事,根本没有办法绕过自己的性别,一个人的局限,永远都在她自己的人生里。尼采就曾经说过,每个人天生都是自己的意识长度、广度、与深度的囚犯。他持续多久的时间,取决于他花多久去获得一种第四度空间,或者,以常人的语言来说,去获得自己的灵魂的本体。

  ——这是一个最让我躲不开的女人,她总是出现在我意想不到的思维中。过去的日子里,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战争比国际争取和平的战争都多,这种战争一直持续着,尽管,随着进入令人惆怅的中年,战争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是,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感到了生活的乏味和单调,原来,生活的真正乐趣也许就存在于不断地争执与打闹还有欢笑与哭泣之中的,这就是我们独特的表达爱的链条,只有这种方式,爱才表达得最彻底最到位最淋漓尽致,这很像两口子过日子,很多文人都用举案齐眉红袖添香相敬如宾等等词语形容夫妻情深,要我说,这都不是真正平等相爱的真实夫妻状态,真实烟火夫妻的真正相爱过程一定是伴随着争执而终生的。

  ——其实,我们争执的内容,也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
  前些日子,和家人谈及老祖母,我一句“因为你太刻薄!”差一点就惹火了母亲,祖母去世快二十年了,我揪着记忆中母亲的小辫子,死死不放,嫌母亲亏待了奶祖母,我一如既往地不依不饶,看着母亲眼泪都快掉出来的样子,我赶紧来了一句“所以我刻薄!”,她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了下来,原本,她并不是那种特斤斤计较的女人,恰恰她是不太在意话是怎么说的,尤其像我这种口无遮拦言语刻薄的孩子,在她的眼里,和我这种人致气,那简直是天底下最傻的聪明人才干的事情,返老还童的她似乎从我的那句“所以我刻薄”里面得到了一点平衡,或者说,人一旦进入老年,她的知识系统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在发生着本质改变,她自己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颠覆着她曾经拥有过一切。许是她感觉已经快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我不太清楚,这是她反应到表面上极其细微的变化,因为,母亲一向是乐观而又达观的,从我童年的视野开始,就开始忍受她那种不知道忧愁的生活,人家都活得灰灰的,尤其是我,天天都深陷在忧郁和伤感里面无力自拔,你凭什么就活蹦乱跳地呢,大家同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吃的是一个锅里的饭,拉的是一样臭的屎,受穷的时候一样受穷,挨饿的时候一样挨饿。据父亲所说,就是在那场文化浩劫中,她也这样,即便灾难来了,她的表面上也没有伤感。

  日期:2013-02-23 06:03:30
  他们住老家的时候我回去,一向坚持老作风——不通报,不打电话,就搞突然袭击。掏钥匙,打开门,进家,蔫儿悄地放下微薄的行李,像小偷一样潜进母亲的卧室。她正在甜甜地午睡,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脸上荡漾着满足的笑容。我又吹又挠,拽一根头发直戳她的鼻孔,最终是捏着她的鼻子,她才睁开眼睛,仿佛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看见我,她一点也不吃惊,或者她根本很早就醒了,有意在享受着我的虐待,我的折磨就是她的幸福,我趴在她的耳朵边上大声喊,起床了,太阳晒着腚了家里的东西都被小偷偷走了再不起就让人家抬出去卖了等等等等,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你倒我的母亲怎么接,她说,有太阳就要晒哪个小偷愿意偷看好什么就拿什么谁喜欢抬我我就跟谁走,她也连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可怜我六十多岁的母亲,老了老了,都走下讲台好多年了,却还能够和她女儿打这样的文字擂台。我一边向洗手间跑,还一边大声喊,我饿了,要吃!

  坐在马桶上,我听见母亲边起床边嘟囔:改不了的毛病,都三十大几的人了,和读幼儿园时一样,只要是进家门,就两件事情,不是吃,就是拉,不是拉,就是吃,这个家,不是厕所,就是旅社,不是旅社,就是厕所,好像进了家门,连排泄系统也跟着放松了,这要在种田的人家就好了,人家会说这个孩子特会过日子,攒肥料呢!吃什么,说!我已经从厕所的书架上摘下了一本书,开始看《聊斋》了,——这也是习惯,只要进了厕所,我就成了喜欢读书的人,外人一看,或许博士学位早就拿了十几个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这与读书无关,只是癖好,我去厕所似乎也不是想排泄,只是去延续过去在老家的一个习惯,以证明我还是这个家里的孩子一样。我大声喊着“鸡蛋面”,母亲那边就问几个蛋,我顺嘴就说四个,我又听见母亲在小声嘀咕,猪!猪!都多大人了,也不知道减肥。我是猪,你就是猪妈妈啊,懂吗?我大声喊。

  坐在马桶上看书,早就忘了吃饭这回事,不一会儿,就听见母亲喊,喂——!我说,要不要我把你的面和你的四个蛋送进厕所啊!
  ——看吧,这就是她,母亲——生我的那个女人。
  我赶紧喊,行啊,端过来吧,你陪我吃。
  这大致就是我这几年和母亲对话的模式了,要写室内喜剧的话,母亲一天能演好几集,我相信,这并不比那些喜剧专家们绞尽脑汁的拼凑在一起的那些生硬的你不笑硬去咯吱你的所谓喜剧差,她说的很多话都富有动感和活力,充满了比喻和想象,她的这个能力与生俱来不是后天修炼。我曾经告诉她说,要跟在她身边,把她掉了的那些话都拣起来,然后发表出去挣钱,准大赚一把。她说你还是算了吧,还不等记的呢,我先给你气死了,这么好的日子,我还想多活几年,你甭惦记着。

  母亲并没有走进我的作品,却遍布各个角落,她这种对于生活的阳光姿态能够影响每一个不快乐的人,但是却很难影响我,漫漫生活长河里慢慢地去参,这却是一种生活的大道,甚至,她属于生活艺术的范畴。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