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男人全不同》
第49节

作者: 冰竹居士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5 05:21:10
  母亲并没有走进我的作品——不敢明着写,怕挨骂,却也很有些“近乡情切,笔重如山”的情结在里面,但她的影子却遍布文字的各个角落,她的那种对于生活的阳光姿态能够影响每一个不快乐的人,但是却很难影响我,漫漫生活长河里慢慢地去参,这却是一种生活的大道,甚至,她属于生活艺术的范畴。
  就上述生活情形,也只会持续一顿饭的工夫。没多一会儿,我们就会在彼此的生活细节上开始挖掘对方的缺点或者漏洞,甚至只就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开始讽刺,打击,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当然,首当其冲的,是我这个女儿,我坐上火车或者登上飞机负气出走,我们不欢而散,被生活打败了一样回到彼此的生活中,可没过多久,我们就又开始彼此惦念,在长途电话中倾吐着对彼此的思念,电话中,我们不像母女,而像情人一样让外人感觉肉麻,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地用语言取悦对方,以便给下次的争吵留下最有力的反证据。

  循环往复,我们将在温柔的斗争中老去。
  88
  她是读女子师范的老师,对于这个女人的描述,我们必须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老师教两门课程,声乐和舞蹈,老师专修的是声乐,而恰恰那年学校里缺少一个舞蹈老师,一直没有派下来,所以,老师用了一个月时间猛攻舞蹈,虽是吃的速食饭,但她却做的娴熟有致,并没有耽误我们这些学生。不见她授课,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罢了,普通女人的长相,普通女人的穿戴,过着普通女人的日子,她的身上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可你要是听见她唱歌,或者看见她跳舞,你就会马上改变对这个女人的看法。后来,看了毕飞宇先生的小说《青衣》,我才搞明白,我的老师,她,是个典型的舞台女人,她的人生都是在舞台上演绎的,只有在舞台上,她的人生才出彩,并且,她也极其宿命地延续了那个潘虹扮演的戏疯子柳如云的命运,甚至更悲或者更灿烂。

  那是个粮油关系时代,对于家里本来就是非农业的我们来说,户口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一个本本,拿着去买粮领粮票油票就是了,可大部分同学,等于是逃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而这一点,在女老师的嘴里似乎讲的更是玄乎其玄,在我们不认真练声,不好好地跟着她“咿——咿——咿——呀——呀——呀——”,不认真地在把杆上压腿或者练习芭蕾舞把位的时候,常常遭到她愤激的训斥,用她的话说,你们就是拿豆包不当干粮,不知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个时候的我们,无论如何也解不开这其中的奥秘。那个时候的学习,在我的记忆中,也只是一种强迫性的劳动,为谁而学,为何而习,只当是给家长在做的功课,就是抱着一把六弦琴拨拉着,那也只是一种姿态——青春期的无病呻吟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对艺术的盲目崇拜。
  我几度进修之后,做的依然是教育工作——看来,上帝真的很公正——假如上帝真的生活在我们生活里的话——你不是不愿意好好学习吗,那好,给你一班学生,就让你管着他们好了,我看你把你的学生们带到哪里去。
  我工作的大学和我上学的女子师范有了一些联合办学的项目,过去的老师作为合作伙伴又重新走回了我的生活,这个时候,已经长大了的我已经能和我的老师们平起平坐,谈一些家常话,像正常人那样,而不像原来,看见老师就低头,老师是我的上级。
  我开始留恋那些青春晦涩的生活,我的那些老师们频频来到省城,和我——这个他们过去的学生一起探讨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全国的中专学校处在一个调整阶段,他们都使出浑身的解数壮大着学校的力量,以在未来的变革中 ,不至于被淘汰。
  隔了这么多年,我对老师的印象依然最深,这应该归功于她后来参加的一个全市美声唱法大奖赛,过五关斩六将,我的老师得了全市一等奖,那些日子,是在我的印象中,她最开怀,包括走路,脚底下都像在划着狐步。更有,她留给我的神秘感,一个女人怎么就可以有这样的两副面孔,在舞台上,光辉夺目,灿烂迷人,而生活中,则平淡无奇,暗淡无光。
  说起她,我的老师们唏嘘一片,细问,才知其中原由,这大约也是看在我们合作的份儿上,这是秘密,原本不能随便外说的。原本的老师不姓现在的姓氏,原本的老师就是个农民,可生在农家的她又不安于农家的日子,不安于农家的她喜欢歌唱,她们家乡的田野里,她自己家的猪圈旁,她那简陋的闺房里,都撒下了她的歌声阵阵。终于,机会来了。一所师范学院面向社会招收非在校学生,可当时的艺术系只招收非农业户口人家的孩子,老师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她也没有资格报考,日暮途穷之际,硬着头皮向当时在一所大学教书的一个远房姑父求救,最终的计策便是老师丢弃父母去给没有孩子的姑夫当孩子,然后,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加考试——要说一个孩子,儿时就抱养到别人家成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古来有之,可要说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为了考学,为了理想,为了一个城市户口而不姓自己的姓氏,这实在让人伤感无助从而感觉滑稽异常,可这没有办法,老师太喜欢唱歌了,她以为她天生的艺术坯子,她为艺术而生,也终将追随艺术而去,何况,那张城市户口的小卡片也对她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就这个样子,老师改了姓。由郑改姓伏。

  更让人唏嘘的,还在后边。我的这个声乐兼舞蹈老师又改回了她原来的姓氏,原因是她和她的远房姑夫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至于是什么分歧,我们无从知晓,只是突然的一天,她就怒冲冲地去派出所改回来她父亲的姓氏,过了不长时间,我就读的那所女子师范最终还是被兼并了,艺术门类的老师们,一部分去了半死不活的文化馆,另一部分去了社会上重新就业。我可怜的老师就被划到了重新就业的一类。

  这个女人的故事,既简单,又曲折,关于血缘,关于追求,还有人生,当然,也许更多的是命运,个人的,集体的,更有国家的。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