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2-27 07:21:05
这个故事,既简单,又曲折,关于血缘,关于追求,还有人生,当然,也许更多的是命运,个人的,集体的,更有国家的。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在我过去的文字作品中会有关于姓氏的描写刻画转变以及斗争,在我看来,这不偶然,因为,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酝酿得太久,挥之不去,我没有办法不去思考,就在我的老师安心学校生活和改回姓氏之间的那段空白,那是想象,任意发挥,我的老师,这个女人,一生都没有结婚,这一切都是谜。
89
去看望一个疯子,让人伤感,又无助,去看望一个女疯子,加上心痛,还有心酸。如果,这个疯子曾经是你的老师,在你离开之前,她还好好的,意气风发,而当你从异域归来,她却住进了精神病防治中心,你会做何感想?
算起来,她应该算是同乡。读大学的日子,她经常邀请我去她家吃饭,解决我远在他乡的馋痨。
她的家住在校园里,房子很大,四室两厅,作为校领导,可以说一呼百应,这不只是她的行政职务带给她的殊荣,最重要的,是她的学术建树,相当年,这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放弃了留在老家上海的机会,追随爱情,来到古城济南府。
先生是个画家。他们结婚的时候,他却还不是,典型的乡村学生,对于爱情,却燃着艺术家特有的热情和执著,乡村小伙抱着追不到手誓不休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信念,终于用他一腔热血一颗沸腾的心感化了高才生。水做成的女人心,原以为锲而不舍的追求里面就是永恒不变的爱情,殊不知,男人的爱情里,更多的则是征服,重在过程,与爱情有关,却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女人。
老师的职务越做越高,画家先生却不是越来越如意,出了几副画作之后,他就没了创作的灵感。包括,她领我们去她家吃饭的时候,他的失意都是挂在脸上的,同样,他对老师的不满,也不假掩饰,可在我们这些学生眼里,老师是麻木的,她似乎没有感受到先生对她的不满。画家先生的失意慢慢地开始转移,过了不长时间,就爆出了他和一个叫做模特的女人的丑闻。
如果画家自己也以为是丑事,假以掩饰,即便我的老师就是最后知道的那一个,亦不会带来痛彻心扉的伤害,相反,据说,那个画家先生不长时间就提出了离婚,他把握地特别有分寸,他并不是真要娶那模特,而是他最了解我的老师对他深沉的爱,这爱成了他伤害一个女人最好的利器,在他的眼里,这正是和这个世界最好的对抗方式。
用老师的道德伦理和社会地位去处理这件事情,她是永远也不可能离婚的,她坚守着古老中国的滑稽信念,她步步退让,所以养就了画家的越来越猖狂越来越地肆无忌惮,一个个模特在她校园的家里出出进进,俨然是她们自己的家。听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画家就开始在老师面前频频展示他的战果,以示在这个世界上,男人的胜利和控制世界的手段。
要离开济南前夕,老师刚刚参加一个世界性女性会议回来。她带了一套她从来不舍得买的化妆品送我。看老师日渐憔悴的面容,我特想鼓励她做一个全新的决定——这却是个禁忌,尤其是师生之间,何况,她有着自己严格到死板的人生准则,这一点恐怕任谁也无法改变,长入肌理,成了她可怕的所谓知识。
当我也伤痕累累地回到这个城市,我们却在马家庄(精神病防治中心)相对无言,我仿佛从来没有在她的世界里出现过,我成了她的陌生人。那本抱在怀里的书,永远地在那一页上止住了,第二天,还是这页,仿佛那张普通的白纸上写满了破译女性人生的密码,再就是满地上拣拾她遗落的头发,曾几何时,老师的满头黑发早已经被岁月漂白?
每次去精神病防治中心,我都忍不住流泪,可这仿佛与我的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又流的什么泪呢?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我是个疯子。我只是在哭我自己。
【待续】
日期:2013-03-03 06:06:54
每次去精神病防治中心,我都忍不住流泪,无语凝噎,可这仿佛与我的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又流的什么泪呢?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我才是个疯子。
我只是在哭我自己。
——不很喜欢流泪的,也不那么容易被感动,在我的疯子老师面前,我再也端不住了。
我曾经很多事,以为自己能量无限,可以挽回或者说改变某些故事的结局。
事实并非如此,反而起了诸多的反作用。包括老师的女儿在内,都以为她的妈妈即便待在精神病防治中心,那也是她和爸爸对于妈妈最大的恩赐。
《小蝉女》中,我塑造了一个贯穿始终的老师,那个叫芜言的作家,让人爱,更招人恨,更多的,应该是怜。我怜惜他的人生,也尊重他的人格。他始终坚持一点:无论生活如何变迁,都不要戳穿底线,那是死也要坚守的,所以,他作为一个精神符号,永远引导着他的学生,终生不去。
尽管在他的生活中受到了所谓爱情的绑架,但他极力周旋或者说步步退缩而不是前进,保全着他自己纯真而又洁净的人格。
或许,在男人们的世界里,只有得不到的,才称得上真爱,或者,此种谬误真言,亦应该应用于女人。
写作的过程里,我有时候会恨他,恨他的生命不能自如不能放大不能游刃有余不够勇敢,而又有谁的人生是真正自如的呢,能做到他那样的内心自如已经非常艰难了。
我的心里就又爱上他,他的人生愈周折,愈抵达不到,我便愈爱。
文姝的原型来自一个大学女教师,她自己总以为自己极其聪明,她的那种自以为是的感觉曾经让我这个她的同事极其讨厌,那种感觉很微妙,现实生活里,我们曾经很近,我几乎天天都在看她表演自己的小聪明,但写出来的文姝却又相去甚远。我强行塑造了一个聪明到拙笨的荒唐艺术家的形象,她玩弄爱情人生等等等等于她的股掌之间,与各色人等的交往游刃有余,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她做了最善于控制时局人生以及世界的那一个,尽管在开放式的文章结尾中,我并没有点明她的结局,但结局很显然在过程中早已注定。她在她的人生历史中走丢了。当然,这都是后来,是生活的后来,没有结束。
——故事,从来都不可能有真正的结尾。
《小蝉女》中,芜言没有疯,相当于疯了,他把自己封闭在往事中,眼镜子疯了,确定是装的,因为爱的虚无和荒诞。我想,这不无我的理想在里面,算是换角度思维对于男权的思考。实际上,在这个看似很女权的作品里面,我给予男性一种女性共同期许的怜悯和同情,尤其在生活的潮流裹挟之下,我们对于生活的思考。
我咨询过神经内科的专家,他们一致认为,不管是哪个类别的精神问题,无论采取何种万能的治疗方式,所谓痊愈都是假象。
90
有年春季,我被派去北京主攻三项全能(英语,计算机,驾驶)。因为学习时间较长,为了节约学校支出,起先选择住在亲戚家,感觉不协调后迁出,就又选择了鲁迅博物馆旁边的一家很便宜的地下旅馆,这里交通方便,离学校近,离阜城门地铁和公交车站都很近。
教英语的是王教授,祖籍山东,一直生活在皇城根儿。我们第一天便熟知,因了我的“突出表现”。由于大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授就采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的方式来摸摸底。一进教室,教授先逡巡了一圈,问的是谁有勇气第一个先自我介绍一下。为了占尽心理上的优势——因为那天,我一走进教室就感觉到了,一张张笑脸都是青黄瓜般嫩嫩的带着黄黄的细绒毛,只有我,脸上和心上的皱纹都有了大把。再者我的英语水平的确已经不算很低,为的是纠正发音而去,从我嘴里吐出来的,是典型的山东味道的英语。我举手说我看可能我的年龄最大是个大姐姐我就带头吧。我站了起来,做了一个极其详尽的自我介绍。
从那天,我和教授成了忘年交。
教授的先生也是教授,就职于北京某所著名大学。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席纱,二女儿席绢,席纱在一所成人院校教计算机,席绢在国家财政部某司。她一度很为自己的女儿们自豪。
她们的家在东便门附近一所二进四合院,是教授祖上的房产。
没用多长时间,我就基本上是长住教授家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我就是那种有谁对我好,我甘愿把头都给人家的那一类女子,这是母亲对我的评价,我自己从不如此认为;二是教授,她坚持地下室太阴湿,家里闲置那么多房子,我们算是同乡应该互相照顾,不是外人,你要是感觉不好意思,就做我的第三个女儿好了,女儿住妈妈家合情又合理,可她的两个亲生女儿却都不住在家里。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