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胜雪》
第42节

作者: 雪花与火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6 09:46:06
  (接上)
  但是,无论如何,我仍然要感谢着这种阅读。它给我的赏悦,是巅峰般的,与列夫·托尔斯泰所给我的一样,是东西方双峰并峙的一种巨大的完满与充实。
  西方人,可以在他们的著作中,直抒胸臆地伸达理念、抒发情感、臧否人物、评判生活;而《红楼梦》,通篇只是琐细而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叙述与描绘。
  作者,只是把他的伟大的情怀,灌注与融铸在他笔下那饶有生趣、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而美不胜收的生活里。只有一个圣者,一个具有伟大灵魂与悲悯的人,才会如此巨细靡遗、深入毫端地亲爱着生活与生灵。

  在第三十五回的开头里,林黛玉一大早就站在花阴下,向着怡红院那边张望。她所关心的人才受过棒笞。她嗤笑宝钗、盘算人头、自怜身世、向紫鹃使气,紫鹃的不以为意、真心关情,回院时的鹦鹉相扑、林黛玉责骂鹦鹉、又关爱鹦鹉,院子里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竹影映入窗纱、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林黛玉吃药后无可释闷、又调弄鹦鹉……一切皆是多么美!多么美的少女,多么美的少女的心事、情怀与情谊,多么美的少女们日常生活的形景,多么美的大自然的时气和光影……

  《红楼梦》的通篇里,每一个行间,都能读出这种天地、人间、生活、生命、性灵、情意的大美,都能读出作者广大而深厚的情怀。
  高鹗的续书,不可谓不用心、不耗费心血,只是他的胸怀勿届,而又没经历过生活;他只是抱着一个平常人的愿望,而不愿生活完全倾覆罢了。他哪里看到过生活的真实与残忍,哪里明白到曹雪芹的怀柔、高远与悲悯呵!
  曹雪芹所看到的生活,是完全倾覆了的,而且一败涂地。只有在这种霄壤云泥般的倾覆、跌荡里,才能表现出,人,之更成其为人。
  生活,是真实的、残酷的,其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轨迹。只有伟大者,才能钟情、正视、深惜与爱抚它。

  (待续)
  日期:2013-03-04 08:19:51
  (接上)
  我深信,林黛玉是最后自己沉湖而死了。
  没有人会是凤姐那样,拙劣地设计害死她的,在卑下阶层或村户人家私下设计或可,但绝不会发生在代表中华文化的贵族家庭的大堂里。那样众目睽睽地设计算计、害死一个亲人,尤其是一个多病的孤女,其一直深痛着女儿早逝的外祖母参与主持,这在大观园里那些温情脉脉的人们中间,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中华文化里,是被诛绝的。
  贾家只是两难罢了!

  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的第五十五、及以后的第五十六回“识宝钗小惠全大体”里,其实我们已非常地明白,贾家需要一个怎样的媳妇了。家境趋衰、治家艰难,他们实在是太需要了!
  在凤姐生病的时候,他们便房中乏人,无人理家。家事庞杂、家人险恶,王夫人无奈推出李纨后,明显不行,又增加探春。探春威信未立,力量仍不够,只得舍近求远地,请宝钗来帮忙,协助各处巡查。这是一次最自然的选择,注意,是宝钗,而不是自家抚养长大的黛玉。
  凤姐是借来的,不可能永远借下去;而且凤姐毒辣,家人畏而不服,家里暗涛汹涌,非为治家正道;又因逞强争胜,坏了身体,看书中的光景,是不可能回复如初了。
  勉强有了一个探春。看探春与宝钗治家的光景,她们有文化有理念,境界远在没有文化的凤姐之上。探春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她先天不足为庶出,母亲与兄弟,是书中最为嘲笑与诟病的赵姨娘与贾环。赵姨娘愚浅,不会在上流社会中处世,又怀着被大家轻视、被凤姐欺压的忿恨。虽然大家百般围护,赵姨娘仍常常为探春招来难堪,如纵使丫头偷玫瑰露、为了蔷薇硝与戏子打成一团等。探春总是能不失身份、而又只有至亲至情的人才能做到的那样,责备、教导、指点母亲,道理一经点拨,赵姨娘常常哑口无言。探春一当事,就能从家政管理中的积弊下手,甚至能排除母亲的干扰与兄弟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家治理下去,并实行新法,革除宿弊。探春是了不起的。

  但探春是毕竟要嫁出去的。贾环还小,更兼人品不济;贾兰更小。是不能指望、更等不及他们娶媳妇回来料理家事的。
  贾家亟需一个管家的人,而这一个人只能落到宝玉媳妇的身上。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