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并没有解释道安和朱序的动机各自是什么。我们可以稍作推想。
从道安这方面来说,既然道安在襄阳久居十几年都没想过派徒弟到外地传教,可见外出传教并不是遣散徒弟的主要原因。等秦军兵临城下了才想要出城,多半是担心刀兵误伤了徒众,或者是对苻坚政权的宗教政策没有信心。其动机和他之前在北方四处躲避是相同的。
朱序这边呢。道安来到襄阳之后深受举国权贵的敬仰,道安又是个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人,自然不应该和权贵结下什么矛盾。朱序也没有理由对道安产生敌意。因此我觉得朱序的动机只能解释为,他把道安看作了晋帝国或者他自己的政治筹码。不让道安出城是怕他被秦军俘虏。朱序只禁止道安一个人出城,对其他僧人不加阻拦,也佐证了这一点。
日期:2012-07-19 15:33:34
109
不管朱序如何对待道安,他作为守将算得上极为称职,以悬殊的兵力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襄阳南200多公里的地方,驻扎了7万人的东晋军队。但是军队指挥官恐惧前秦帝国的兵力,按兵不动。直到襄阳城被围了近9个月,在朝廷的压力下,才派了一支8千人的部队前去增援。这区区8千人也畏战不前,根本没上前线。
苦守了10个月后,朱序手下的一位将领叛变,襄阳城被攻破。朱序和道安都成了秦军的俘虏,被一路押送到前秦帝国的首都长安。
对于道安来说,这一路行进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他从此开始了身处前秦帝国的新生活。而在于他正在命运的安排下离鸠摩罗什越来越近。
道安的徒众在围城期间都安全的离开了襄阳城。那么如果朱序没有扣押道安,道安也会安然出城。为了躲避战乱,他只能往更南方走,也就不可能被秦军所俘前往长安。那样的话,道安只会离西域越来越远,恐怕连听说鸠摩罗什的机会都没有了。
道安和朱序等人作为俘虏来到长安,见到了天王苻坚。
和石勒一样,苻坚也是少数民族首领。不同的是,苻坚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他极为热衷儒学。
热衷到什么程度呢,苻坚掌权之后,下令在官员中普及儒学。儒家的各个学科都找到了老师,只有《周礼》没有人会讲。最后发现一个大臣的母亲会讲,可按照儒教,内眷抛头露脸不合适。于是苻坚就让人在这位老太太家拉起一个纱帐,让老太太隔着纱帐给大臣们上课。确实做到了求知若渴。
我们说过,儒学是在古代最适合统治中国的学问。熟读儒学的苻坚和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相比,在政治上占了不少便宜。这也是秦帝国能迅速壮大的一个原因。
苻坚尝到了儒学的甜头,就对儒学推崇得有些过分。
儒家礼教里面的“三纲五常”,第一个就是“君为臣纲”,忠诚是最大的大事。所以苻坚一见到朱序手下那个叛徒,就下令拉出去杀了。他反倒认为朱序忠贞不二,是儒家道德的楷模,重用朱序为帝国的财政部长。
对于道安,不怎么读书的石勒尚且能明白佛教国师对统治的重要,用功甚勤的苻坚自然就更加明白了。苻坚以国师之礼对待道安,待遇和之前的后赵帝国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日期:2012-07-19 15:51:44
110
关于这点有两个小故事,未必是真事,您就这么一听。
据说苻坚打下襄阳后曾对属下说:“我用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只是为了一个半人而已。”
属下自然知趣的问:“那一个半人都是谁啊?”
苻坚回答说,一个是道安,另半个是道安的一个朋友,也是很有学问的习凿。
有些佛教史对这话信以为真并津津乐道,我觉得这就有点不现实了。
对于政治家来说,战争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征服领土、消灭敌人。道安固然重要,也不至于需要发动几十万人的大战。联系前秦帝国前后的行动来看,占领襄阳不过是一连串有步骤的军事行动中的一环而已。
退一步说,假若苻坚真的想要道安超过襄阳的话,那在发动战争之前一定会先通过外交手段要个试试。以当时东晋帝国那么点儿实力,也没理由不给。
因此,假如这话真说过,也多半是苻坚说便宜话来收买人心。
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天苻坚带着道安同坐一辆车出游。道安不是长得很丑么。就有大臣进谏说:道安相貌丑,出身低,您贵为天子,不应该和他坐一辆车。苻坚听了很生气,说:能和道安先生同坐一辆车,是我的光荣!还命令那进谏的大臣亲自扶道安上车。
这两件事,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夸张的程度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安在前秦帝国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这再次证明了佛教对于少数民族政权,远比对汉人政权更为重要:道安在襄阳15年,都没进入东晋帝国的朝廷。但他刚一到前秦帝国就受到了国师之礼。
日期:2012-07-19 15:52:48
111
更妙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道安来到长安的那一年。有两位到西方求取佛经的中国僧人也回到了长安。
这两位僧人到过西域的龟兹国。他们向苻坚报告了龟兹国佛教的盛况,特别提到已经闻名西域的鸠摩罗什。
我们不知道,道安此时是不是意识到这个小他20岁的外国僧人,就是那个他苦寻不着的翻译人才。反正道安在苻坚面前极力推荐罗什,希望有机会能把他迎接到长安来。
苻坚表面上当然不会拒绝,多拥有一名高僧对他也没什么坏处。但是龟兹离中原太远,又未臣服,苻坚听了这么一耳朵,这事也就算了。道安自然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办法。
但事情很凑巧,道安来到长安三年后,西域的几个国家发生矛盾。有两个小国的国王亲自来到长安向苻坚称臣,甘当带路党,说愿意为苻坚的军队带路,去征服西域的其他国家。
苻坚如果理智的话,他不应该答应这个要求。
纵观中国历史,西域对于中原的重要性并不是很大。自然,占领西域可以获得贸易的便利,从商路上抽取一些赋税,获取来自西方的稀有商品。但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一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西域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要控制西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只有强大如汉唐的时候,中原政权才能把影响力延伸到西域。
而此时的前秦帝国还没有统一中国,南方还有偏安一隅的东晋帝国。现在去占领西域太早了。
苻坚的弟弟就劝阻说:西域那个地方又遥远又荒凉,也种不了庄家。汉武帝征服西域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你占领那干嘛?
日期:2012-07-19 16:03:42
112
但是,苻坚这辈子实在是太顺了。前秦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迅速壮大,统一了北方不说,国力比东晋帝国多出十倍还不止。
因而苻坚的志向不仅仅是统一中国那么简单。他希望能建立像秦皇汉武那样的千秋功业。
既然西域只有在中原政权极其强盛的时候才能控制,那么反过来说,占领西域也就成了帝国强大的标志。苻坚决定步子迈大一点儿。他不听从众人的苦劝,决定派大将吕光带领7万军队攻打西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