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帝王的秘籍掀开 — 解读 周易》
第37节作者:
苕木匠 日期:2007-5-24 14:28:50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47)
以史为鉴知得失
“君子有攸往”
“君子”:贤明的领袖。
“攸”:《说文》:“攸,行水也”段玉载注﹕“水之安行为攸。”“凡可安为攸。”“攸”字的本义应是水平静地流动时的状态。注意,这个“攸”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在运动,塘水不攸,那是死水。二是外表平静,溪水不攸,那是湍流。对于人类来说,这两个条件就是既要能生财,又要和平安宁。穷乡僻壤不行,战乱纷纷也不行。“攸”字在此正是形容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
“往”:去、到(某处)。
“君子有攸往”的字面含义应为“贤明的领袖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去处”。
“先迷后得主”
“先”:时间或次序在前。
“迷”:困惑、失误。
“后”:本义为时间较晚,与先、前相对。
“得”:得到、获得。
“主”:石文写作“”。《说文》:“主,灯中火也。从,象形。”
《玉篇••部》:“主,家长也。”
《正字通••部》:“主,宾之对也。”“主,大夫之臣称其大夫曰主。”
《广雅•释诂一》:“主,君也。”
“主”字的本义为灯火,后被加火旁的“炷”字取代。夜晚看不见,灯一点燃就明亮了,故“主”字又引申为明亮的意思。与“迷”相对,又引申为国中和家中明事理的人,如主人、君主等义。这时用明亮、明事理、正确的主张等义。以此,“先迷后得主”的大意为:
“开始的时候迷惑,后来才明白了。”
这句话是针对前一句的“君子有攸往”而言的。伟大的领袖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居住环境,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刚开始对生存环境的问题很迷惑,不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对自己有利,后来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什么样道理呢?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朋”:王国维《说珏朋》:“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其用为货币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贝而有物焉以象之。所系之贝、玉,于玉则谓之珏,于贝则谓之朋。”
《广韻•登韻》:“五贝曰朋。《书》云武王悦箕子之对,赐十朋也。”
《广雅•释诂三》:“朋,比也。”“朋,类也。”
“朋”字的本义为串连在一起的贝壳。贝壳是古代的钱币,五个小贝壳连成一串称为一朋。所以,“朋”字实际上是大钱的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元大钞。同时,因“朋”字所具有的串连、聚集之义,又引申为性格相投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和政见相同的组织,称为朋友或朋党等。这里用其本义,即聚集在一起的钱币、财富。
“丧”:失去、丢掉。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字面大意为:“利于在西南方向得到钱财,而在东北方向丧失钱财。”
占卜的人如果遇到这一卦,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行程。譬如大学毕业了,本想到沈阳就业,结果占得这一卦,看来沈阳是不敢去了,只好往西安找出路。其实这一句话是针对前面的话而言的,以预测无关。前一句是“先迷后得主”,先迷后得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在什么地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这句话的行文特点看,作者在此所讲述的应该是周族的“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的一段史实。
周族有过许多次迁移,但史书上记载得最多、在周族人心中最深刻、对周族历史影响最大的却只有两次:
一是夏未时,周族的祖先不窋失官,为逃避商族的打击而放弃肥沃的周原,逃往狄族的居住地、贫瘠的山区豳避难。
二是古公亶父时,重新迁回周原故里。
这两次搬迁对周族的最大改变就是经济实力的兴衰变化。第一次搬迁后,周族放弃了肥沃的泾渭平原,也随之放弃了其所擅长的农业生产,从而使得周族由过去拥有的经济上的旺族地位一落千丈,成了在狄戎民族和周族之间苟延残喘的小族。而第二次搬迁的结果正好相反,使周族在短时间内就恢复了活力。不仅经济上强盛起来,而且军事和政治上也随之强大起来。这正是作者在此所说的“先迷后得主”的含义。
山区豳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周原的东北向,所以,这里的“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也就是指的这两次搬迁的史实。《坤》卦的主题也就是土地的问题。
“安贞,吉。”:
“安”:安定、安静。
“安贞,吉”的大意为:“对安居乐业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这句话是对《坤》卦卦辞的总结,是周族十几代人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坤》卦卦辞大意为:
“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肥沃土地,是国家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利于对此养育我们的生成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贤明的领袖现在拥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但开始的时候却曾经感到迷惑,后来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西南方向安定的环境和肥沃的周原土地有利于发展经济,而东北方向有争议的贫瘠山区不利于发展经济。对安居乐业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现在这样完满的结局。”
《坤》卦卦辞可以分为三段或四段来看:一是“坤,元亨。”提出了土地的问题;二是“利牝马之贞。”对受教者提出了要求;三是“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讲述了一段周族过去十几辈人的曲折之路换回的历史经验,以使受教者对此问题更为重视,更为清楚。这一段也可以将“安贞,吉”分出来,视为对《坤》卦整个卦辞的总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